快訊

蔡政府「最久政務官」傳將退休離開公職 友人:沒有官職更能說建言

桃園爆校園霸凌!女高中生被連甩巴掌、剪髮 校方曝原因:持續輔導當事人

百想60/離婚5年終於同台了 宋慧喬、宋仲基反應曝光

戴口罩爬山行不行? 帶小孩戴口罩走步道的心得與小訣竅!

前言我們是一群很習慣走步道的老師和學生。三年來,每週五都會去拜訪一條步道,做為一週課程的結束。我們度過了寒風和酷暑,也在雨中學習了與自然共舞(當然,天氣惡劣還是會乖乖待在家)。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終究困住了我們喜歡行動的心。居家防疫三個月之後,終於,又可以回到我們喜愛的山林啦!然而,等待我們的不只是居家期間退步的體能,還有難以想像的戴口罩爬山!究竟,我們該如何帶領這群六、七年級的小孩適應這些變化呢?(相關的小訣竅和心得在文末唷)

走訪路線我們的教室位於台北101附近,因此首選就是走路即可到達的象山步道啦。然而很遺憾地,結論是:體感溫度40度,加上連續向上的階梯,不行,實在太熱、太悶、太多水氣了。所以接下來我們選擇了涼爽的陽明山系,體感溫度降了五度。

詳細行程:捷運劍潭站(13:00)→紅5或260公車→公車錫安堂站(13:35)→紗帽山陽明湖登山口(13:40)→熱身(13:50)→紗帽山頂(14:20到達;14:25離開)→原路返回,途遇暴雨→紗帽山陽明湖登山口(14:55)→公車陽明山總站(15:05)→紅5或260公車→捷運劍潭站(來回距離2.40km/行走時間1hr/總爬升228m/總下降228m)※ 此路段來回皆可搭乘大眾運輸(捷運和公車)。而且僅要搭一次公車,轉乘時間較好規劃。建議在15:30以前搭到下山的公車,以免遇到嚴重堵塞。

戴口罩與平常呼吸有何不同很容易走一小段路就喘了,尤其在上坡的時候特別明顯。不僅是吸氣容易不順,喘息的時候會大量換氣,呼氣產生的氣味會更加強烈XD 更麻煩地是,呼氣產生的水氣讓口罩很容易濕掉,加深吸氣時的溺水感。因此一定要多準備幾個備用口罩,適時地替換。可以試著使用口罩支架,維持口罩緊密度的同時,增加口罩和臉部的距離。口罩不直接接觸流下的汗水,可以維持較久的使用時間。或是試試我們其中一個小孩想到的妙招:先用毛巾圍住臉部,再戴上口罩。讓毛巾持續吸汗,口罩就不會那麼容易濕掉了。

戴口罩對於行走速度的影響因為喘息頻率增加,體力消耗的速度也同時變快,戴口罩爬山難免感覺容易疲憊。但根據我們的實測,對於健康、沒有相關疾病、體能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短距離的步道並不會影響太多的行走速度。反而是心理因素可能會影響更多,當覺得戴口罩會走比較慢的時候,就真的會越來越無力,然後越走越慢。當然,戴著口罩爬山畢竟跟敞開大口呼吸不同,一定要特別觀察自己和同伴是否有頭暈或胸悶的情形,一旦不適就要立即停下休息。並且戴口罩運動會更加悶熱和流失更多水分,因此補水頻率需要提高

戴口罩後,你改變哪些登山習慣出發前需要思考清楚,這次走步道的目的是什麼。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單純的擁抱山林適應戴著口罩運動。因此重點不是拚速度、比距離,而是觀察自身狀態、享受當下、好奇於這些新變化。並且為了因應未來都還是可能有一波波的疫情,因此找出可持續配戴口罩爬山的長期策略就非常重要了。一、根據氣象預報,不要去太炎熱潮濕的地方。二、走步道前要更確實地熱身。以免踏上階梯後,戴著口罩的情形下,身體溫度一下上升太多。三、休息和補水頻率要更高,以小步伐方式前進。不求快,但求穩。四、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讓身體慢慢習慣。五、補水和吃行進糧時,習慣性地保持社交距離。(還可以苦中作樂,享受成為「孤獨的登山家」的美感。)

實際照片分享6cca81758408abc8a7e9001fe9d5bddd.jpg

超久沒有這樣解說步道圖啦~同時也讓小孩們心中有個底,以免被想像中的恐懼嚇到,也可以更好的幫自己訂立目標。

e1a6ecf2605aae280755b75559f2954b.jpg

孤獨的登山家1號

0e13c8c191bb18042b095770ddee7825.jpg

孤獨的登山家2號

fbebc489068b071e9e27ed9b14cf6683.jpg

本來走到陳何界石就很棒了,沒想到他們都希望能繼續往山頂前進!

f02752b727938c67c16ae66664514175.png

激勵自己,我可以!

63515a37cfa4f6078ca8e83c614fa6fc.jpg

到了到了!!!

e4457a7e8f44b29bf21387392e9857bf.jpg

好久沒有這樣登高望遠、倘佯在大片的綠色之中~

e19625fd78b472cfc6125f88fac0180e.png

我們做到了,proud of you!

16c0619df7f9016e254640eddced2e2f.jpg

下山還遇到暴雨,這個下午真的是老天爺給的開學禮物啊XD帶領小孩戴口罩爬山的-小訣竅和心得分享(本次同行的為六、七年級的學生)

  1. 安全第一。如果平常就沒有在運動或爬山的小孩,絕對不要太勉強。可以先從附近公園進行低強度運動開始習慣。或是以台北來說,可以從最平緩的二子坪開始。
  2. 事前說清楚這次的步道目標。避免好強的小孩沒注意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一下子衝到山頂。避免較沒信心的小孩,一下子就被感覺很難的目標給嚇到。
  3. 以我們來說,出發前我就很明確地告訴他們,這次僅是一個體驗。沒有一定要登頂,我們就是輕鬆的上山25分鐘,下山15分鐘,走到哪邊都沒關係。
  4. 條件允許的話,相信你的孩子。悶在家裡這麼久,他們會想要探索、會直覺地享受大自然、會好奇自己的身體狀態。如同上述,上山25分鐘後,當他們發現山頂只剩300公尺時,即使小孩A在出發前就說他最討厭走步道,小孩B在路上一直說他只想走15分鐘,讓我們很驚喜地,最後他們竟然都自發地想要多走。踏上山頂的那一刻,那種成就感、那種好久好久沒有看到的廣闊景象,我相信這些經驗,都烙印在他們心中了。
  5. 鼓勵他們創造遊戲和小活動。如同上面提及,戴口罩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影響運動表現。因此適時地搭配一些鼓舞自己的小活動就很重要了。以我們來說,有的小孩提議短距離衝刺(那天步道上基本沒有旁人),有的小孩比出二頭肌的姿勢激勵自己,有的小孩告訴自己下一個休息點要吃點心。老師們則是積極地跟他們閒聊,轉移注意力,畢竟聊天的時間一下就過去了~
  6. 設身處地的體會小孩們的心情。除了苦中作樂地讓大家試著提出戴口罩的好處,更重要的是,要允許他們抱怨,不攻擊任何人地抱怨。並同理他們,專注在他們已經做到的部分。(例如:你看,你已經走了10分鐘了呢,你每多走一步都是新的紀錄。)
  7. 如果小孩本身就有自發的動力,尊重他們提出想要休息的時機。確保身體不會冷掉的情形下,增加休息頻率,但每次休息時間不要過長。
  8. 當遇到沒有戴口罩的山友時,事後可以跟小孩們討論這件事情的不同面向。當他們都乖乖遵守且深感戴口罩的不舒服時,看到有人沒有遵守,心中一定會感到不平衡。這時,我們不能逃避這個議題,而是需要好好回應他們的疑問。這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最後以上所言,僅是我們觀察到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還是要以自身狀況為準唷。

我們是位於台北市的一隅之學實驗教育團體,歡迎追蹤~一隅之學實驗教育 | Facebook每次遇到山友,好多人都會跟小孩們說:「你們好幸運唷!如果小時候我們學校也可以常常帶我們出來走步道就好了!」呢XD

步道 登山 陽明山

延伸閱讀

福隆福容大飯店日出SUP立槳體驗行程 悠遊雙溪河迎曙光

寵物知識+/口罩滴薄荷油好涼快 主人舒服卻小心害貓貓喪命

嘴唇乾裂別用舌頭舔?醫提醒:小心蜂窩性組織炎

守護金門學童 在地業者贈逾2萬枚口罩

相關新聞

都四訪了!苗栗「馬那邦山」 眼前美景令人永生難忘

《四訪苗栗的花果山 - 小百岳#037 馬那邦山、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回首前塵往事】 馬那邦山有三處登山口:東興村的兩處登山口為南線/天然湖線的天然湖登山口、北線/東興線的上湖登山口,以及泰安鄉細

重中之重是「神木群」!一線之遙北雨南晴 千年扁柏的神祕綠色能量

接駁車離開新竹不久,開始下起雨來。一路到宜蘭太平沒停過,看起來也不會停。711停下,心情還是非常猶豫。到底是要改行程?還是怎樣的天人交戰! 小雨沒有想要停下的意思,在這種狀況下爬山只是自虐。繼續往南

綠林中的一抹紫紅!初見「蘭花有長角」 長於原始林的台灣特有種

一見鍾情 、 一見傾心 熱情不減 2023 D1217 小鹿角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風、冬有雪,韶華易逝,不負初心 妳好美!綠林中的一抹紫紅 珍惜幸運的相識

山中小威尼斯!雙溪區「柑腳城」故鄉隨拍 喚起成長的美好回憶

旅遊日期:112.09.27 天氣:晴天 她美就美在雲淡風輕、她美就美在山城水綠、她美就美在野花遍開、她美就美在煙雨濛濛。柑腳城人稱山中小威尼斯在雙溪鄉西南處,柑腳溪的南岸。柑腳溪及崩山坑溪由柑腳

心曠神怡!雙溪八景之「蘭溪消夏」 優美溪谷瀰漫淡淡花香

旅遊日期:112.12.07 天氣:晴天 雙溪鄉境內四面青山環繞,溪水清澈交流、空氣新鮮,是一處山明水秀、景色怡人的桃花源地!而位於丁蘭溪中上游的丁蘭谷(坑),自古即以「蘭溪消夏」而名列「雙溪八景

台版「比薩斜塔」!嘉義觀光秘境景點「振興宮」 拍照玩創意考驗平衡感

因88風災兒造成的傾斜廟被稱為台灣的比薩斜塔!位於嘉義梅山鄉太和村振興宮,風災造成地層滑動,已致廟的結構位移、傾斜約30度~45度,而成的傾斜廟成為嘉義觀光秘境點⋯吸引不少人前往探險觀看! 振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