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有誰要掉腦袋? 桃園警破地下兵工廠 驚見大批國造制式槍彈

收服3山!出發「南湖群峰+馬比杉山+巴巴山」 運氣爆表驚見「長鬃山羊」

因為是比較臨時才申請,所以需要自備帳篷,外加行程比較壓縮所以太管處那邊到出發前幾天才真的通過,對於太管每次審核行程都要等到時間快到才開始動的作法不是很能認同,通過審查之後才開始聯絡方便屋。

平常日而且我又一個人所以很簡單就訂到,事前準備都完成就等著時間到出發。前一晚先到方便屋過夜,那時候剛好寒流到來,抵達南山時汽車儀表板顯示3度,抵達勝光的時候溫度剛好來到0度,每次經過勝光都懷疑車子到底要停哪,因為橋兩側紅線都不能停,前後好像也沒有停車場,不像思源至少還可以擠個五台車,刀方便屋之後車子開進去四周都停滿,剩最後一戶前面的空地還能停,不過完全沒人停所以也不知道是否有開放,只好把車子迴轉出來,往山下一間鐵皮屋的對面位置可以停在紅線外,只是要冒著低溫步行前往方便屋。

第一次住這裡,完全無人看守,找一間空位棉被攤開就躲進去睡,屋子很通風所以室內室外溫差不大,把握時間好好睡覺,天亮接近六點的時候屋子裡的人也都起床整理,不過天氣還是非常之冷,雖然稍稍可以看見太陽出來但是勝光感覺溫度還是很低,整理裝備的時候看到別團要去中央尖的跳上菜車直接開上去,原來還有這種服務阿,只是我的現金都留在車上,就慢慢踢上去好了。

IMG_4285.JPG
D0結霜的車頂

IMG_4288.JPG
水池登山口附近,這邊紮營是可以的嗎?

從勝光到水池全程都是堅硬的土路,上坡還可以,回程下坡走很傷腳,往上接到勝光山都是樹根路,天氣乾燥的時候走還不錯,不過下雨應該就會很滑,勝光山之後走一小段林道接高繞路線,高遶路可以直接上到松風嶺,不用再下切回林道再爬上去,這段相當好走地上也都是松針,高度來到2600m左右就可以看到水池結冰,可見前一晚溫度真的很低,出發時我擔心溫度太低所以多帶一件排汗衫跟一件軟殼衣,當下就是穿著兩件排汗衫跟軟殼在爬,不過事後看應該原本的一件排汗衫+風雨衣就足以應付這種乾爽的低溫環境,雖然在出樹林之前蠻涼的,但是身體有在動的情況下不太會冷,即使是在新雲稜山屋停下來吃東西時靜止會冷,但是有太陽光直射都不太有問題。

IMG_4290.JPG
結冰的水池

IMG_4289.JPG
大倒木

IMG_4299.JPG
早上10:30新雲稜山屋內的溫度

IMG_4493.JPG
新雲稜山屋似乎要擴建營位,有遇到搬水塔的協作

出了樹林就看見審馬陣草原,上次來是霧雨什麼都看不到,這次天氣非常好不過我不覺得有「大」草原的感覺,這天可以直接看見南湖主峰,連飛機殘骸都看得見,回頭一望就是整片的聖稜線,每個山頭的形狀都清楚可見,配上底下的雲海真的很美,到岔路口轉向南湖北山,原路來回後過五岩峰,五岩峰的路線都蠻簡單好走的,雖然還是有山友怕怕的會卡住,除非天候真的很差不然都是好走,特別是相較往南峰和巴巴山的路,是相當好走的。

之後就是碎石溝直下圈谷,邊找路跡邊走邊滑,滑下去就是圈谷山屋,我抵達的時間大約是接近下午四點,抵達後先去看山屋有沒有空位,因為沿路上只看到其他三個人是要直接到圈谷,超車一隊六人應該是從新雲稜要到圈谷,以為空位還很多,畢竟大多數的人聽到寒流要來都會怕吧,沒想到山屋幾乎是滿位,只好趕快找地方搭帳篷,當天下午風向一直在變也找不到很避風的地方,就在山屋附近靠著樹叢搭起帳篷,然後趕快去水桶取水準備應付入夜的低溫,大約四點多太陽就會被山擋住,圈谷溫度驟降,五點多太陽下山溫度就更低,我回到帳篷開始整理的時候就發現水袋外的水珠已經結成冰了,有預感晚上會很精彩。

在帳內濾水濾到一半發現水沒繼續流,原來瓶口處已經結冰水流不下來,趕緊把濾水器收回睡袋,希望不會因為這樣就壞掉,這天晚上不僅氣溫度風還狂吹,羽絨衣、毛帽、魔術頭巾、手套全部穿上再裹上睡袋,睡袋是keepon 945,在這種天氣下稍嫌不夠力,腳有點冰冰的熱不起來,睡袋造型又不方便把腳縮起來,就這樣半睡半醒撐過了一夜,唯一慶幸的是我有把睡覺用短褲換成長褲,不然這種風直接碰到皮膚就有刺痛感很可怕,據山屋的山友說戶外溫度有到零下10度以下。

IMG_4309.JPG
審馬陣草原看南湖大山,還能看見飛機殘骸

IMG_4313.JPG
往北山岔路

IMG_4319.JPG
回頭拍聖稜線

IMG_4326.JPG
北山上的雲海

IMG_4343.JPG
路邊的小羊

IMG_4345.JPG
圈谷山屋與上下圈谷

天快亮的時候隔壁帳篷的人照原定計畫往馬比杉山出發,在低溫而且狂風吹拂下還能夠出發讓我實在很敬佩,雖然我也要去馬比杉山但是這種天氣要摸黑出發真的很困難,大約六點天微亮我才整裝出發,出發時發現昨晚取回來放在帳內的水變成大冰塊,幸好放在背包中的吸管水袋以及濾好的水都只有碎冰,東西就放在附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有水能喝就至少還能出發,這天的行程是從東峰到馬比杉山,從溪谷回來南湖山屋,魯地圖上有一條直上東峰的路線,起登點有綁布條不過不是很明顯,摸黑走應該就會錯過。

爬上去之後接東峰三角點的路也有點亂,還爬到山的東面找路,最後看離三角點應該很近就直接往上翻回西側才找到東峰三角點,建議還是從太管處有立四岔路的指示牌那邊順著走會比較簡單,走完東峰沿著稜線經過三岔路往陶塞峰前進,這裡路也是亂亂的,不知道是不是我太久沒爬路感不太準,有很多小路就不小心走偏。

最後也是跨過箭竹硬切回主路才從樹林中出來看見陶塞峰,回家讀紀錄才知道原來陶塞峰也是可以上去的,這裡我拍完照就匆匆通過沒有去找攻頂的路線,通過後是白色岩石的南湖東南峰,連續兩座都是很有特色的山頭,在東南峰沒有看到不銹鋼基點,下到三岔路口後換成草原景色,接著就是鑽箭竹前往馬比杉山。

IMG_4354.JPG
陽光照向南湖大山

IMG_4355.JPG
上圈谷的北側

IMG_4356.JPG
上圈谷

IMG_4359.JPG
碎石坡上東峰

IMG_4361.JPG
東峰看南湖大山

IMG_4375.JPG
陶塞峰

IMG_4379.JPG
東南峰

馬比杉山的途中沒有甚麼景色,都是在箭竹林裡面鑽,如果天氣不好或前晚有雨真的會很濕很崩潰,馬比杉山三角點的四周是開闊的草原,視野很好,不過走到這邊有點麻痺了,在想要不要趕時間順便去南湖大山,這樣明天可以早點離開,所以沒有很悠閒的晃,回到三岔路之後轉往陶塞溪谷,往溪谷的途中景色就蠻特別的,箭竹草地上座落著幾顆巨大的石頭,下切到乾溝溪後感覺好安靜。

除了風聲好像沒有別的聲音,心情上不再執著要今天去南湖大山,因為其實也蠻累了,馬比杉山真的很遠,放鬆心情後去看看石洞獵寮,原本想再更深入但是考慮到時間還是卻步下次有機會再來,沿著乾溝溪往南湖山屋的方向前進,開闊處可以看見剛剛走過的稜線,回憶不久前的路況從低處看起來的樣子,進到溪谷後順著布條跟疊石走,時而高遶時而沿溪,路線都算清楚但是盡可能避免摸黑。

當然下雨天也是不建議走,畢竟石頭濕滑而且暴雨的話無處可閃,接近四叉路口整段路都結冰,因為沒有日照所以都是很厚的冰塊,丟石頭去敲結果石頭裂成兩半,不過稍微繞路不用踩到冰也能輕鬆通過,回到上圈谷之後稍微晃晃,趕在日照消失前回到帳篷繼續面對寒冬的考驗,這種天氣還是住在山屋比較舒適。

IMG_4388.JPG
馬比杉山風景

IMG_4390.JPG
往溪谷前進

IMG_4392.JPG
乾溝溪底

IMG_4393.JPG
石洞獵寮

IMG_4396.JPG
被群山環繞,右邊是東南峰,中間的好像是陶塞峰

IMG_4399.JPG
溪谷路照布條跟疊石走

IMG_4402.JPG
碎冰層

IMG_4410.JPG
回到上圈谷

IMG_4411.JPG
回南湖山屋

第三天想要走巴巴山跟主峰再回家,所以決定要摸黑出門,有了前一晚的經驗,把所有的水袋都收進包包中,應該能避免完全結冰,不過吸管處的水還是結冰,只能邊走邊等太陽把它融化,摸黑出門的壞處就是要比較注意路線,天亮的時候看覺得往南湖的路很清楚,不過摸黑就不是這麼一回事,走不到5分鐘我就鑽進一條獸徑,沿路都是水鹿大便,而且路徑還蠻清楚的,等到發現坡度不對的時候我已經爬升40m了,想要硬切回步道但是灌木叢太密集,最後只好放棄從原路回步道,明明摸早黑是為了要省時間,結果花更多時間在找路,接上步道後因為是走乾溝溪路所以有些地方還是會遲疑。

如果是天亮走就會看得很清楚,來到主南峰岔路之後先去南峰,順著碎石坡接著陡下繞過一大片的植披,切進樹林之後路線都算清楚好走,最後踩著大石頭往上爬抵達南峰,石頭上有噴漆跟疊石可以辨認行進方向,下雨或是石頭濕滑的話不建議前往,這邊跌倒或是失足很容易受傷,巴巴山距離南峰只有0.65km,不過中間要踩過一片石壁,有繩子輔助而且大部分腳點都有突出的石頭可以卡,但還是有一兩個點是腳必須踩在石壁上沒東西卡住,算是風險比較高的地方,天氣不好也不建議前往。

回程上主峰的時候意外捕捉到一隻長鬃山羊就在步道旁的一個凹洞吃東西,我就在大約1m左右的地方看著他吃草,原本以為是段奇遇,不過登頂完經過同個點才發現牠站的位置留有小白花,可能是聞到登山客的尿味才在那邊吃東西的,上到主峰後不只可以看見圈谷山屋,也可以清楚的看見上下圈谷的輪廓,因為這幾天看到圈谷的時間都是下午接近傍晚,太多地方被陰影壟罩,上午的時候陽光正好,才終於覺得自己對南湖圈谷的地形有一點了解,我認為這邊的景色在台灣其他地方真的找不到,連雪山圈谷來比都有輸慘的感覺,南湖的風景真的是超級漂亮。

IMG_4419.JPG
金色陽光照在南峰巨石陣上

IMG_4421.JPG

IMG_4427.JPG
可以看到往中央尖溪的路

IMG_4433.JPG
回拍往巴巴山的拉繩

IMG_4448.JPG
南湖池森林的奇特岩壁

IMG_4450.JPG
廢棄的南湖池山屋,小小的,比起其他山屋結構還在

IMG_4451.JPG
結冰的南湖池

IMG_4452.JPG
主峰岔路往南峰的碎石坡,看起來可怕其實很好走

IMG_4463.JPG

IMG_4466.JPG
上主峰前拍圈谷

IMG_4469.JPG

IMG_4475.JPG
五岩峰下切圈谷的路

IMG_4476.JPG
上下圈谷

IMG_4479.JPG
主峰回圈谷山屋

回到圈谷山屋煮午餐收拾一下後起登,這天應該是圈谷天氣最好的一天吧,躲在帳篷裏面都會有點熱,出發時看見山屋協作躺在地上作日光浴,感覺很舒服,下山就是一連串的趕路,我是12點多出發,預計下山是一定要摸黑了,但是天黑後會變非常冷,所以能走少算多少,下山從北山岔路口到審馬陣叉路這一段走起來很舒服,緩下坡而且步道很平順沒有太多大石頭要分神去選擇腳點,能夠很專注的在享受走路這件事情,走這段是個很棒的體驗,希望大多數的步道都能這麼好走啊。

回程趕路最痛苦的就是要先下到新雲稜山屋,大多數的人都只要推到這邊過夜,這裡下坡又很陡不好超車,再來是上多加屯山的上坡,已經很累人了還要拖著老命往上爬,下午在走這邊的時候就有感覺到冷風吹拂,太陽一下山就會冷得不得了,途中遇到的人我都提醒他們要趕快到山屋,不然天黑會冷到不行,傍晚六點多終於衝到水池登山口,看著方便屋的燈光緩慢的走出勝光登山口,上車之後發現儀表板還是0度有路面結冰的可能,沒想到在勝光的高度了還是零度,難怪這幾天晚上圈谷這麼冷了。

IMG_4484.JPG
離開圈谷,中午的陽光正好

IMG_4487.JPG
往北山岔路

IMG_4490.JPG
五岩峰這段有兩條路可走

IMG_4492.JPG
跟前幾天相似的景色

IMG_4494.JPG
背水塔的協作,超級辛苦,水塔還會卡到樹枝

IMG_4498.JPG
天黑了

爬山好棒棒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unHiking/

PCT2017全紀錄:https://bunhikingpct2017.blogspot.com/

台灣高山紀錄:https://bunhikingtaiwan.blogspot.com/

步道 登山

延伸閱讀

難上加難!「嘉明湖」慢活四天三夜,多1天多很多~

高雄夢時代跨年明天登場 紙箱、野餐墊及帳篷進場卡位

密集恐懼慎入! 苗栗「豪華露營區」被爆帳篷、枕套發霉 網友噁:太誇張了

沿途風景太美麗!南投奇萊三天兩夜 草原夕陽+日出雲海「金色奇萊」美得讓人說不出話

相關新聞

偏冷門路線!「鳥洗縱走」難度高,爬升1800公尺再下降1100公尺不簡單

鳥洗縱走是一條長約20公里又要爬升1800公尺難度較高的縱走路線,因此走的山友較少屬偏冷門路線,從泰安溫泉停車場起登走約3.3公里爬升約840公尺到鳥嘴山(又稱上島山海拔1438公尺),再走約2.6公

隱藏版黃金瀑布!北投「松溪瀑布步道」靜謐幽雅,磅礡瀑布震撼人心

松溪瀑布步道 景點介紹 半嶺古道,位於北投區,或稱半嶺水圳步道,雖不若天母水管路知名,但歷史卻更為悠久,在西元1904年的臺灣堡圖中即可看到這條水圳路,半嶺步道串連半嶺古道與橫嶺古道形成環型一圈,

上切又下切!久違再訪「絹絲瀑布步道」,收穫視野極佳大草原

本來預定走小段絹絲瀑布步道後,又下切走山徑、接竹篙嶺(山)古道,抵竹篙山後,再續走、、、;也許是太久沒來走絹絲瀑布步道,不知於下切點處已被帶刺的白鐵鋼線圍住,看似不給過,只好走到絹絲瀑布道稍事休息,續

稜線好風景!台中北屯「大坑3號登山步道」 圓木相思棧道與樹型優美台灣五葉松

位在台中市北屯的大坑風景區, 有台中的後花園美稱周末假日, 會有不少同好, 家庭, 攜家帶眷來踏青健身, 最為知名的有1-10號,3-1, 5-1, 共計12條步道。 其中1-5, 5-1, 及10號

三度光臨!久違的「南橫三星」:氣勢磅礡碎石坡,壯麗景色讓人忘卻辛勞

關山嶺山—久違的南橫三星 恩仔2023/01/09 關山嶺山我們第一次去是1988/2/4,隔了18年第二次全家於2006/1/31登臨,第三次又隔了17年於今日2023/1/9阿全與我三

無法抗拒這出其不意的邂逅!「境界山+結城山」跨出超越自我的第一步

尼采說:「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Yes, 「我的世界, 我主張」有些地方, 你以為很遙遠, 其實, 只要跨出第一步, 就能抵達 「超越自我」的境界 我喜歡的歌 : Da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