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3、0056、00878「存成飆股」漲贏大盤!專家:獲利了結將面臨3風險

台股。圖/本報系資料庫
台股。圖/本報系資料庫

大家應該都有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今年幾乎檔檔高股息ETF都像是沾到了當前最火燙的「AI題材」,特別會漲,甚至超越了大盤的表現

強勁的漲幅,使得我們不時看見「哎!本來要存股的,卻存到飆股」之類的無病呻吟,甚至開始有了「要不要先賣一趟」的聲音出現。

我們先來聊聊這些高股息ETF吧,事實上,它們還真的是沾到了AI題材。

自從NVIDIA執行長在3月下旬的公開演講上高喊「人工智慧的 IPhone時刻已經來臨」的那一刻起,不少「牛皮股」自此蛻變成「瘋牛」,頻頻衝擊台股漲幅排行。

這些牛皮股有幾個特色,像是過去股價波動不大,配息特別大方,過往業務主要圍繞在消費性電子、尤其是筆電上。

例如緯創(3231),今年以來漲了140%,這個數字差不多是過去6年的累積,可以說是漲1年抵6年。另外像是廣達(2382)、光寶科(2301),也都分別有75%、45%的漲幅

這3檔股票有2個共通點,其一是他們近年來積極轉型,剛好搭上這輪AI浪潮,踩在出風口上;再來是他們同時也是高股息ETF的最愛

像這張圖表我統整了今年表現最好的高股息ETF,在前10大成分股中幾乎都可以看到這幾檔股票的身影。

弄明白這些高息ETF上漲的原因後,下一個問題是,有沒有必要逢高獲利出場一趟?

我的看法是,相信會買進這些高股息ETF的投資人,大多是為了累積資產,而不是賺價差。如果因為股價的短期上漲就忍不住獲利了結,會面臨到幾個風險:

1. 賣掉後的股價繼續漲,這樣子心態肯定不好了,通常後續有高機率挑一個還在低檔,但是指數編制規則不是那麼理想的標的,這樣倒不如不要賣

2. 大家都希望高賣低買,問題什麼時候是低點?如果沒有一個清楚的回補邏輯,很容易發生抽出來的錢不知道如何運用,或是投入到其他屬性更波動的商品上,最後演變成「憑運氣賺來的錢、憑實力虧完。」

3. 更重要是,存股就是要領現金流,憑感覺賣光後面又要重新再存一遍,原來的現金流也斷了,還不如維持原來的計畫

所以AI來送禮,你就大方地收下吧,也不要去想什麼獲利了結或減碼停扣的問題,你的目的是累積資產,而不是抓漲停板。再來高股息ETF本身就是會持續調整成分股,某方面也是一種「獲利了結」,既然設計都已經這麼貼心了,就不用你來瞎操心了。

◎本文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 ETF 0056元大高股息 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 AI 緯創 廣達 光寶科

延伸閱讀

勞退少領2百多萬…因「舊制一規則」!專家:他還以為晚半年退休能爽領50萬

勞保老年年金幾歲領? 明年起要滿這個年齡才有資格領

短線獲利贏存股好幾年…還堅持什麼? 他:這些人有財富自由嗎

00878把股東當韭菜? 他疑「籌碼互相丟接」詭異:外資賣投信接

相關新聞

00922內扣費用更低、00923選股池大! 兩檔低碳+市值型ETF要怎麼選?

今年3月才剛上市的2檔市值型ETF,00922和00923,規模已經悄悄突破百億元大關,都是以低碳為主要訴求,也完成首次配息,一張股價不到20元,又以市值進行篩選,成分股大多是重複,小資族想要入手布局,要怎麼選呢?

00919為何要將配息金額拉至0.55元? 專家:存下近56張每月領1萬多現金流

現在通膨日益嚴重,投資人必須要有危機意識,將來才不會「吃不起、活不起、住不起、養不起」。只有靠投資才能夠打敗通膨,高股息ETF同時持有一籃子績優股,非常適合投資人。

月開銷30W!他想當躺平族賣掉4800萬房 網籲投資00929每月領息280K

有網友為了擁有穩定現金流,因此打算賣掉台北市的電梯大樓,約4800萬,然而一家五口每月開銷高達30萬,所以必須買股以維持收入。其他網友建議,可以選擇投資每三個月發一次股利的ETF或股票,若投資三檔ETF,每年股息約可領250到300萬,另有人建議投資00929,每月被動收入28萬。

00713、00919、00929會怎麼選? 她卻鍾愛0056和00878:若只能三擇一挑它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00929)誰最好?

00878納入統一、世界先進、聯電背後吃豆腐獲利好簡單? 專家:賺短線也不一定了

看到ETF成分股納入股票,想去賺短線,現在也不一定走得通了...

00937B「溢價過高」買貴了吃虧是自己! 他:00933B則很穩定在1%以下

00937B前幾天掛牌上市,當天成交就爆23.6萬張破紀錄,熱度超級驚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