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台積電(2330)靠價差賺了7年配息!專家卻說:股息比資本利得還重要

最會存零股的華倫老師出新書「慢步股市:給存股族的12個致富心法」於《投資嗨什麼》分享幾個重要「存股投資心法」。不論理財小白還投資小白甚至存股族通通都適用。
以下為影音內容:
股息比資本利得重要?
趁股市下跌的時候,去布局更多的股數,之後才能夠有更好的股息收入。
但就有人好奇,如果遇到大漲行情,資本利得可以COVER 5年以上的股息,這時候賣掉在找時間點布局回來,這樣不是可以賺更多嗎?
不過為什麼華倫覺得實際執行面很難?當然難,如果那麼簡單就不需要存股了,「20塊賣10塊買,再20塊賣10塊買?」這樣早就財富自由了,因為不太可能做到。
如果投資人可以抓到價差賺資本利得,這樣做都一直累積到很多財富,那就可以這樣做。
「但是我做不到!」華倫表示不是資本利得不好,股息一定比較好;而是自己的投資方法賺不太到資本利得。
長期股價都會慢慢成長,股息只是小菜,其實越晚賣,資本利得就會越多。
台積電(2330)的配息也配很少,才2%,股價500多元,一年才配個10幾元,多年前也買過50幾元的台積電,當年一年配3元,漲到70元就賣掉了,當下賺了7年的股息,結果現在台積電500多元,試想這樣真的有賺比較多嗎?
除非每次台積電漲起來就賣,跌下來又買,這就是波段,如果投資人可以這樣操作賺很多,就這樣做,那做不到的就存股。
自己的目標是,當有一天沒工作的時候,股息收入比原先工作的年薪還要高了,那就不用管股價漲跌了。
認識大多數的人都想要做波段,都想要低買高賣,結果到最後,十幾二十年了都沒有賺到錢,甚至還賠錢的;所以在股市真的就是要慢慢來比較快。
小跌小買 大跌大買 要怎麼判斷?
其實「定期定額」就符合了;跌的時候要勇敢買,分配好資金,就每個月定期定額。
本來股價100元花1萬可以買100股,那股價100跌到90元,還是用1萬去買,但這樣可以買111股,股數不就多了。
存股路上5大敵人
1.成本不用錙銖必較,時間就是解藥
已經有紀律的定期定額,就不太需要管股價多少,漲高一點就買少一點,不可能每次都買在最高點,有時候還會買再比較低,不要在意那幾塊甚至0.幾塊,經過長期的時間下來就會發現沒什麼差別。
2.存股要輕鬆,保持愉悅心情
少看盤,網路跟新聞消息少接觸。
3.不貪圖高報酬,用複利小錢滾大錢
不要聽信別人賺了80%,多厲害怎樣的,因為他賠錢也未必會告訴你。
4.逆向投資,提高勝算
2022年就是很好逆向投資的機會,一生當中很少可以碰到這種機會。
5.保持跟媒體消息面的距離,降低情緒影響
結論
存股真的要有耐心且要長期,如果設定目標說要長期存股10至15年以上,到股息超過薪資,就不要管價差的事情。
那如果要賺價差,一樣設定10至15年以上價差可以賺到超過薪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