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秋冬病菌暴發 醫曝「這」危險度超越中風

元大AAA至A公司債ETF季配金額創歷史次高

投資等級債ETF指標、規模達六百億水準的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12/14公告確定每受益權單位發放0.46元,以12/14收盤價計算,年化配息率為5.0%,反映債券殖利率走揚,與配息金額同創2018年掛牌以來次高,近期針對債券甜蜜買點進場布局的投資人,已可開始參與債券ETF季配固定收益,未來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將於12/16除息,12/15為除息前最後買進日。

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研究團隊表示,反映聯準會官員釋出放緩升息訊號,以及市場對於景氣衰退的預期,近期美債殖利率回落、債券價格上漲,在潛在利率風險降低加上利率位置來到2007年以來高位帶動下,債券進場機會已經浮現,市場資金同步看多債市,進入債券相對股票、原物料等資產更有表現的階段。從收益角度來看,此刻非常適合進場美債、投資級債ETF,取得相對穩定的債息。

債息與股利不同,債息是發債企業約定要還的借貸利息,具有固定收益性質;而股利是企業給股東的分紅,會視企業獲利狀況與股利政策而定。由於前者是固定收益資產,只要不違約都會每期固定支付債息,投資時選擇優質標的,就能穩定取得現金流,當美國升息推升債券殖利率重返5%,「存股也要存債」成為現階段建立收益資產最佳策略。

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研究團隊並指出,美國公債是美國政府所發行,被視為是無風險資產,投資時僅需考慮利率風險,目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約3.4%,也普遍被市場視為無風險利率;至於投資等級公司債顧名思義,是由體質良好的大型企業所發行的債券,長期平均違約率接近零,價格走勢與美國公債高度相關,以歷史經驗來看只有在發生重大系統性風險時,才會出現明顯偏離,而殖利率則相對美國公債為高,提供更好的收益性。

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現階段主要持債包括跨國電商亞馬遜(Amazon)、美國最大上市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金融巨擘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等,皆為高信評的知名企業,總持債檔數近300檔,多數債券權重在1%以下,相較持有單一公司債有更好的風險分散性。

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為季配息,每年3、6、9、12月進行除息,12/14公告本季實際配息金額確定為0.46元,12/15為除息前最後買進日、12/16進行除息、2023/1/13發放配息。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參加配息時,除應關注ETF配息率是否與追蹤指數息率差異太大,參加配息時也要留意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美國公債 配息 債券

延伸閱讀

美參議院提出新法案 擬將華為踢出美國金融體系

一張照片看美國總統拜登49年前結緣 張淑芬這樣說

保發中心與美國保險監理官協會簽署備忘錄

美短年期非投等債 抗震

相關新聞

00919填息了…買在9月高點的投資人今天都解套了! 專家:受惠「貨櫃三雄」大漲

今天散裝亮了好幾個燈,帶動「貨櫃三雄」跟著大漲,萬海盤中漲幅一度超過8%。高股息家族當中最直接受惠的,就是持有航運最多的919,上週五盤中差0.01填息,今天一開盤就衝過去...

八檔千億規模ETF…股債剛好各半! 她:月配型2檔00772B和00929

很均衡的股債配置比例,剛好各半。

00713創新高站上50元…掛牌以來打敗大盤4年! 專家揭2缺點:撿便宜機會不多

00713今天領先大盤創新高,正式站上50元關卡。上週也公布今年第4次配息數字,預計配0.84,單次殖利率1.69%,年化殖利率近7%。

AI股回檔…00918卻能「逆勢上漲」年賺4成! 專家曝兩原因:ETF會調整成分股

AI回檔,高股息ETF都玩完了嗎?眾所周知今年高股息ETF績效特別強的原因就是因為AI浪潮,但AI概念股自從今年下半年以來幾乎都沒動、甚至成分股還大跌超過兩成!但是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今年的績效看來穩坐前5名,完全不受影響,到底什麼魔法這麼厲害,財經專家阿格力帶你來看看!

用景氣燈號買進什麼ETF好? 專家:我買006208、0056、00713、00878

這次景氣分數的變動,是股價指數從黃紅燈轉為紅燈,增加1分,但又因為受到10月海關出口值減少2分的影響,才讓景氣燈號回到藍燈。

債券ETF怎買…小資靠「存續期間」放大報酬! 專家:00687B今年多賺到第五次配息

那麼要跟著股神巴菲特買短債,還是買長債?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今年以來大買美國短期公債,從第三季財報來看,截至今年第三季,波克夏持有 1,264 億美元短期美國國債,比去年底增加36%。為何股神買的是短債?不是長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