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瘋搶綠電 富邦全球ESG綠色電力ETF搶攻兆元商機

美國削減通膨法案重要政策
美國削減通膨法案重要政策

去年夏天,美國德州冰風暴造成近七成德州人平均停電42小時,今年全球面臨超過40度的超高溫夏季,氣候變遷不再是幾十年後的問題,是現在就要開始改變,投資契機也由此而生。為了因應全球ESG風潮與減碳目標,全球供應鏈企業瘋搶綠電,10月初即將募集的富邦全球ESG綠色電力ETF,最低只要1萬5千元即可參與綠電兆元商機。

綠能科技包括一般人熟悉的太陽能、風能等綠電、還有因提高綠電所衍生的儲能設備及電網建置,更有因應移動革命的電動車相關科技發展。根據國際能源總署推出2050淨零排放規劃,碳排主要來源於發電、工業、交通與建築,目前的各國減排政策及能源轉型針對地主要是發電與交通。根據國際能源署預估,綠能將在2025年取代燃煤,正式成為電力主要來源。歐盟也正式宣布在2035年停售燃油車。目前正是各國加大綠電投資的起點。

富邦全球ESG綠色電力ETF經理人洪珮甄指出,達成減碳目標是目前全球趨勢,目前除了台積電(2330),其實已經有很多企業正在瘋搶綠電,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70個企業加入RE100組織,公開承諾於目前至2050年間達成100%使用綠電,像Google、Apple、可口可樂等企業都已經加入,並且Google、Apple都開始要求供應商必須使用綠電。目前估計這些參與企業每年對綠電需求已經超越一個G7國家(如英國)的用電量。

除了全球企業搶綠電外,各國政策也是大力支持,像歐洲因應俄烏戰爭額外投入2,100億歐元提升綠能占比以達到能源自主,並且2023年將開始試行課徵碳關稅,間接強迫各國能源轉型。美國近期也提出削減通膨法案,提出3,690億美元來支持能源轉型政策,是美國史上對氣候和能源最大的投資;另外,台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編列了新台幣272億元預算投入綠能建設與研發。洪珮甄認為,這些都是可以讓綠電產業直接受惠的利多。

洪珮甄說,投資人不妨藉由富邦全球ESG綠色電力ETF參與綠電兆元商機,由於該ETF追蹤的ICE FactSet全球綠能ESG指數,成分股配置全球與太陽能、風能、氫能、水力、地熱、生質能及電池儲能科技相關之行業,並納入晨星旗下Sustainalytics提供之ESG風險分數,剔除高風險的危險企業,挑選自由流通市值排名前35的大型企業。公司範圍從台灣到全世界,可說是一網打盡淨零轉型的投資機會。

綠電 ESG

延伸閱讀

企業瘋搶綠電 富邦全球ESG綠色電力ETF搶攻兆元商機

元大投信全員同心「鞋」力 落實ESG永續行動承諾

基市標租國中小學屋頂安裝光電板 上半年回饋金收678萬

證交所與董事學會引資圓滿完成 提升股市量能

相關新聞

00713、0056、00850三檔組成月配息! 專家:平均每年領1.85元現金股利

買進元大三兄弟,月月領息別客氣,今天老牛為夥伴們整理了0056、00850、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資料比較,如果你還在猶豫如何配置ETF,絕不能錯過這篇喔!

00922和00923市值型ETF選誰? 專家:「這檔」與0050相似性較高

現在除了ESG浪潮,可能還要再加上「減碳」、「低碳」等詞彙,例如碳權交易和碳費即將在台灣出現,這些議題都很龐大複雜;2檔以市值為主的類大盤ETF搭上最新潮的投資趨勢,會是更勝0050的選擇嗎?

買0050兩年半…他怨「報酬1.49%」想賣!網:我00878不算股息10%

台灣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擁有不少粉絲,但有投資人表示,他定期定額投資0050已超過兩年半,至今未實現損益只有1.49%,終於解套的他正考慮賣出持股。然而其他網友卻表示,「玩指數型股票就是起伏會很大」,且長期投資的時間要拉長到十年以上,短短兩年就嫌棄賺得少,可見不適合這類標的。

00878配息明細「平準金佔比破5成」 左右互配?網:填息了不是嗎

部分ETF設有「收益平準金」機制,來源為投資資金,目的是為了穩定所有投資人收益,讓舊的投資人與新的投資人可以領到相同股息,防止新投資人稀釋掉股息。有網友曬出投資00878配息明細,共持有113張、配息共30666元,其中51%來源都是收益平準金。PTT網友狠酸是「老鼠會」,直言「抓最後一個」。

緯創現在股價較貴非買進好時機! 專家:我有00878能當作間接持有

日月光今年的股利發8.8元,是歷年來最高的現金股利,殖利率大約在7.55%左右,這次跟緯創一起被選入00878的成分股,真是多喜臨門。

00713、0056、00878「存成飆股」漲贏大盤!專家:獲利了結將面臨3風險

會買進這些高股息ETF的投資人,大多是為了累積資產,而不是賺價差。如果因為股價的短期上漲就忍不住獲利了結,會面臨到幾個風險...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