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創立,台灣最知名資深的「環保招牌」慈濟,推動環保行動至今剛好滿30年,慈濟締造多項資源回收紀錄,從網路尚未普及時開始,環保志工一步一腳印,把救助和環境行動打包,推行至全球116個國家地區,佔全世界國家總數一半,影響力深遠。

1990年代,多數台灣民眾對「環保」的認知很疏離、也很單一,難以想像環境議題跟自己日常生活到底有何關聯?



九O年代開始「做環保」的第一代慈濟環保志工,說了一個故事:



當時很多鄰里巷弄的爸爸媽媽們以為「做環保」就等於「撿垃圾」,於是把自家垃圾一股腦兒都丟到「環保站」來。志工們常常收到發臭的雞腿便當、用過的寶寶尿布......

但是第一代慈濟環保志工,逐步開社會風氣之先,用草根行動把時代齒輪與大眾認知,往前推進一小格。

如今,九O後才出生的年輕慈濟志工也加入了。他們不捨環保站的長輩們都是低調地「默默愛地球」,想辦法揪友揪團做環保,抓來線上網友、線下好友,他們是怎麼看慈濟這個「資深環保老招牌」?

三十年來,比別人早一步做「Taiwan can help」的慈濟志工,一棒交一棒,用環保做外交,用環境行動把台灣介紹給世界,把世界帶進台灣。專題訪問志工分享第一線故事,並在數位催化下,又有哪些新方法冒出來?



第一代志工故事

用行動翻轉社會



1992年,台灣環保觀念剛啟蒙的年代,63歲環保志工陳月美就跟著哥哥陳金海,一起加入慈濟環保志工行列。她發現,做環保最難的不是捲起袖子做分類,而是讓大家了解什麼是回收資源、什麼是環境保育。

「你如果不放下身段,會常常跟人吵架」。當年30多歲的陳月美在蘆洲自家旁設立環保站,不時收到意外「驚喜」,像是整包用過的尿布、塞滿雞骨頭的罐頭……。

年輕時的陳月美性子急,還得壓下快爆發的脾氣,跟鄰里解釋「環保站≠垃圾站」,甚至還站上環保車,在大街小巷宣導資源回收的正確觀念。

儘管辛苦,陳月美並沒有放棄,反而與哥哥、姊姊一起,集結更多人設立環保站。

「做環保像在大街修行」陳月美笑說,隨著志工們帶動,加上政府也大力宣導,很多人才逐漸建立觀念。




為了讓上班族能投入環保行動,17年前,慈濟在台北縣蘆洲推動夜間環保,每週四晚上民眾將回收物帶來,志工在各地點初步分類,再由環保車載回環保站細分。圖/陳品佑攝影



學開貨車、綁千公斤資源 一人當好幾人用



慈濟一開始想找人做志工、或增加據點,都很不容易。不過,經過2年努力,據點愈設愈多後,陳月美又發現,做環保不但得有耐心,還要一人當多人用。

1994年起,蘆洲區環保據點由點擴散到線,載資源回收的小貨車路線增多、路途也拉長,陳月美有時找不到人開車,但是各定點回收資源都已經堆在街頭,又得趕快處理,怎麼辦?

她索性自己和姐姐學開貨車、學綁塑膠繩,經常把一台車綁1000多公斤的回收資源。一個人當好幾人用,讓回收穩健推進,贏得眾人信任,環保工作愈做愈順。

當時的蘆洲,環保據點迅速擴展,全盛時期達50處,志工人數近500位。





就是自己要很自動,趕快去投入,投入到讓身邊的人感動

志工陳月美





陳月美說,以前逛街很容易衝動買下想要,但其實是不需要的東西。但投入環保工作之後,陳月美自己「欲念越來越少」。多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她投入環保行程,繼續開著貨車在大街小巷穿梭,拉起更多雙志工的手。



咫尺回收 千里直播

年輕人聚攏做環保



馬尾、T恤、牛仔褲,愛玩手機,吳佩珊與時下年輕人沒兩樣,不同的是,她每到假日,總號召一群年輕人,現身花蓮市環保站做分類回收。

有人覺得這群年輕人出現在堆積如山的環保站中很奇特,更有人驚訝他們身體力行的決心。

根據慈濟內部普查,環保志工年齡普遍偏高:65歲以上的佔比高達54%,40歲以下者只有0.8%,要年輕人到陌生的環保站,跟著一群「長輩」做資源回收,的確不容易。

「我覺得,最重要其實是要有聊得來、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吳佩珊說,一個人到陌生環境會猶豫,要找到有共同話題的朋友一起。

吳佩珊說自己喜愛美食,就常在做完志工活動後,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探索美食。她跟擔任護理師的楊婷伃,就常約好到處找各地好吃的素食餐廳。

「我帶朋友去當志工,大家看到回收資源堆得像山一樣高,下次要用塑膠吸管或紙杯時,就會稍微想一下,這就是好的開始」吳佩珊說。



慈濟志工吳佩珊不捨環保站的長輩們都是低調地「默默愛地球」,想辦法找來年輕人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倡議環保精神。吳佩珊(左二) 以及 圖/楊仁甫攝影
吳佩珊(左一)說,她喜歡帶年輕人到環保站做分類回收,當大家看到垃圾像山一樣高時會很有感,「下次他想要用塑膠吸管或是紙杯的時候,就會稍微想一下,會做一點抉擇」這就是好的開始。圖/揚仁甫攝影
年經的慈濟志工倡議環保,緊扣年輕人愛挑戰的心理,他們藉由網路直播提問搶答,推廣「無痕飲食」和素食的好處,答對者可獲贈環保物品。圖/揚仁甫攝影
「吃播-用肚子翻滾素的花蓮」粉絲團,一個月的貼文觸及人數達49,781人,連遠在印度、祕魯、義大利、南非、奈及利亞的年輕粉絲也不時上線互動。圖/揚仁甫攝影

用環保交朋友 直播互動跨國境



除了帶年輕朋友到環保站,吳佩珊也透過網路社群,連結台灣與國外十多個國家的年輕人。她和夥伴們共同建立「吃播-用肚子翻滾素的花蓮」粉絲團,宣導吃素食和攜帶環保餐具。

直播時,吳佩珊會用提問搶答推廣環保餐具,像是「某某情況下,萬一你沒有帶環保餐具,該怎麼辦?」的問題。網友答對,就送出夥伴們自掏腰包購買,希望提高與粉絲互動的環保小禮物。

「翻滾素的花蓮」粉絲團,一個月的貼文觸及49,781人,觀看的人就連遠在印度、祕魯、義大利、奈及利亞的網友也不時上線互動。

慈濟版 Taiwan can help

讓世界看見台灣


在美國洛杉磯當慈濟志工30年的曾慈慧,也是慈濟美國地區聯合國專案窗口負責人,她曾經參與過十多個國家地區的災難救助行動。

她回憶,2010年海地大地震後,她看到眼前「滿滿滿滿的都市寶特瓶,沒有一個空白縫隙,一整條河都是垃圾」。

為了消費方便,換來這樣的環境,令曾慈慧大受震驚。




環境災難發生時 國際團隊請益慈濟



還有一次,2009年美屬薩摩亞群島大地震,當時小島唯一的水源輸送系統遭海嘯破壞。為解決飲水問題,美國聯邦指揮中心海運上百萬支瓶裝水援助居民。

沒多久發現小島遍布廢棄寶特瓶,眼看就要流入大海。當時美方緊急向曾慈慧求助「我們需要你們幫忙」。

她發現,慈濟的環保行動,因為做得夠久、夠深刻、也夠扎實,因此實現了環境永續的「Taiwan can help」模式。




2019年聯合國環保署年會在肯亞奈洛比舉行,曾慈慧前往大會發表「敬天愛地聚福緣與地球共生息」演講,並介紹慈濟環保毛毯。圖/黃恩婷提供



災難救助、環境教育、循環經濟 不只做救助 也做永續



這三十年來,慈濟把救助行動與環境行動打包,輸出到全球116個國家地區。

曾慈慧說,慈濟海外志工救援行動,第一時間緊急任務是提供民生支援,像食物、飲水、衛生、醫療以及家園建設。之後是對當地的環境教育。

以美屬薩摩亞群島大地震為例,災後志工不只在學校、社區推環保教育,也運用二手寶特瓶,製作象徵民族榮耀的LAVALAVA圍裙。

慈濟還有一項獨門物資「環保毛毯」,也是推廣環境永續的活教材。大災難後的地區都特別需要毛毯,慈濟用二手寶特瓶製成的毛毯、衣物、用品等,就會進駐當地。這往往讓當地居民印象深刻,後續做環境永續宣導時也更有力。

從做災難救助、再做環境教育,甚至進一步與當地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慈濟模式,已遍佈全球各地。

2018年,曾慈慧代表慈濟以「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組織的特殊諮詢委員」身分,參與聯合國會議並發表演講。

她說,在國際大型場合中,看到很多環境行動的「根」是來自台灣,不論是方法或經驗都是來自台灣。這是驕傲的Taiwan Can Help。

現今地球急劇升溫,危機加劇,環保問題成為人類永續發展的關鍵,亟需地球村上的每一分子,共同合作努力來化解。




2020年11月14日~11月15日「第六屆慈濟論壇」-未來地球與綠色行動,邀請產、官、學以 及民間環保團體,重新檢視環境保護的思維,期待為台灣和全球永續發展再創奇蹟。

點看專題
點看專題
點看專題
融媒體倡議部
聯合新聞網
慈濟基金會
製作人 文字採訪 網頁設計 網頁製作 平面攝影 議題行銷

監製
陳宏立 陳宏立 李翎 李翎 楊仁甫、陳品佑 張乃文、陳欣媛 張淑婷 蔡幸怡、吳思萍 董谷音
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