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院研究:弱勢生拚頂大 二階甄選通過率高於一般生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國內升大學考招制度20年來飽受批評,多元入學更挨批形同「多錢」入學。考招改制是否未顧及社會公平正義?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經濟弱勢生個人申請劣勢主要發生於第一階段,而非第二階段甄選。若學生學測成績相同,經濟弱勢生相較於一般生二階通過勝算可高出約16%,於頂大的二街通過率亦高於一般生。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導系統「ColleGo!」今舉行教育座談會,應邀大學主管、國教院線上說明相關考招議題。多元入學數十年來飽受批評,各界多評析二階甄選形同「軍備競賽」,家境優渥的學生易透過才藝加值突出,對家境清寒的弱勢生不利,更呼籲應恢復聯考體制最公平。

國教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婉琪表示,各大學近年推動校務研究,依台北大學校務研究指出,學校最在意不同入學管道學生未來表現,也從校務研究理解不同管道的生源變化,如繁星推薦較利於非都會區學生,同時也發現,個人申請相較於考試分發也較利於東部、離島學生。

參考大學校務研究發展資訊,陳婉琪說,國教院使用大考中心、招聯會獨立資料並耗時兩年研究,發現經濟弱勢生若循個人申請,劣勢發生於第一階段,而非第二階段。

陳婉琪分析,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於學測篩選通過率遠低於一般生,但若順利進入第二階段,經濟弱勢學生和一般生的落差隨即變小,甚至經常高於一般生二階通過率,反應了經濟弱勢生的天賦和努力,研究結果也和一般民眾所認為「甄選入學對弱勢生不利」有所不同。

陳婉琪說,研究也發現,當一般生和經濟弱勢生學測總級分相同,兩者均進入二階後,經濟弱勢生二階勝算反而比一般生高,甚至高出15至16%。另外,研究團隊亦重做頂大通過率,數據同樣顯示經濟弱勢生於第一階段學測成績評比上較為不利,但若到了第二階則有較高的勝算。

過去各界多認為,經濟優勢學生二階書面審查應較豐富、可獲大學青睞,但陳婉琪說,經大學內部意見交換,有時學生書審內容很豐富但其實充滿指導痕跡,經他人指導就不一定能展現個人特質,也消滅了學生的獨特性,「當大家的東西都長得差不多那就是致命傷。」大學希望看到自主探索的模樣,而非以經濟資本打造的包裝。

大學個人申請公布第一階段結果,成大醫學系一階門檻59級分,追過台大醫學系58級分...
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經濟弱勢生個人申請劣勢主要發生於第一階段,而非第二階段甄選。...

但陳婉琪也坦言,即便以數據說明也很難說服群眾,且任何考招制度都很難避免階級複製跟教育階層化,「換來換去都不太可能平等。」但如今制度邊做邊調整,應是不錯的軌道;頂大近年推動希望入學配套,即能緩解弱勢生於第一階段成績篩選上的處境。

學測 低收入戶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