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之爭點出台灣現況?網嘆孩子「從小接觸陸製品」 家長把關很重要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康軒生物課本的一個單元中使用中國用語「土豆」來稱呼馬鈴薯,引起軒然大波,一位網友...

幾天前康軒生物課本的一個單元中,將民眾熟知的馬鈴薯換成中國用語「土豆」,引起軒然大波。對此,有網友指出,語言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台灣的孩子從小接觸大陸文化、用語,潛移默化之下容易受到影響,不少網友對現況感到擔憂,不過也有人提醒,「父母在教育上要有自覺」。

一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近日掀起的土豆之爭,讓他聯想到目前台灣的「環境」:孩子學齡前看的影片是陸製的,小學生玩的遊戲、年輕人流行的小紅書,甚至是老一輩看的短影片、節目也都出自中國大陸。原PO對此表示,「語言這種東西就是會受使用環境影響」,潛移默化之下,「大陸用語入侵有什麼好奇怪的」?

這篇貼文引起一片熱議,不少人對「孩子從小接觸大陸用語、文化」的現狀感到擔憂,也有人指出自己身邊有許多案例,「就我身邊來說小朋友太容易接觸對岸的東西了」、「中國機掰的地方是會在很多地方偷植共產統一概念,小孩沒辦法分辨」、「從小影響的可怕點在會逐漸取代原本的語言用法」、「我媽是國小教師,小紅書在國小流行一陣子了,更發生過學生抱怨為何不教簡體字就好,她一個國文老師要氣死」、「我看我表姊的兒子在幼稚園學了抖音歌回家,真的堪憂」。

不過網友們也提醒,若是擔憂這種情況發生,家長就更應該好好把關孩子接觸到的文本、影片的內容,「幼教的話肯定不是小孩的問題,會變成這樣當然是我們這些大人造成的」、「其實也有不少台灣學齡前影片,但有些對岸影片直接簡轉繁,家長也不在意就一直播」、「我只覺得這部分要父母在家庭教育有自覺啦」、「學齡前影片播到對岸的是誰的問題」、「看到殘體字的影片就可以直接跳過了,順便教導孩子這種缺手缺腳的字不能用」、「給手機就父母懶得教啊,怪大陸用語入侵怎不怪自己沒教好」。

康軒生物課本的一個單元中,使用中國用語「土豆」來稱呼馬鈴薯。圖/取自網路

語言 幼教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