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6縣市有感!16:00花蓮規模5.2地震 最大震度4級

陸央視「反台獨文」登熱搜 侯佩岑、歐陽娜娜同喊:台灣必回歸祖國懷抱

殺人未遂犯脫逃行蹤不明疑藏匿北市 無限期暫停校園開放

草案放行惡校長回任教師 教團批:不適任仍擁免死金牌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列舉數起不合理案例,如有校長連犯4次酒駕因此入監服刑,被解除校長職務後,竟能回任教師。記者許維寧/攝影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列舉數起不合理案例,如有校長連犯4次酒駕因此入監服刑,被解除校長職務後,竟能回任教師。記者許維寧/攝影

教育部4月11日預告「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校長不適任事實調查處理辦法」草案,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曾有國小校長因犯4起酒駕,被判刑入監服刑,另有國小校長因詐欺取財判刑8個月,上述樣態若為教師都會遭到解聘,但校長卻能回任教師,形同給予「免死金牌」。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列舉數起不合理案例,他指出,如民國102年,嘉義縣某國小校長連犯4次酒駕因此入監服刑,被解除校長職務後,竟能回任教師;再者,109年也有特教學校校長情緒管理不當,解任後卻調至另一所學校擔任教師,在新學校還享有獨立辦公室,免和師生接觸。

根據教育部草案,將公立國中小不適任校長處理機制分成兩軌,一是違反《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31條所定消極條件,校長已不適合擔任教育人員,可由主管機關予以解聘;二則是校長不適合擔任校長職務,但仍可繼任擔任教育人員,通常可回任教師。

侯俊良指出,多數縣市也多會分成兩階段處理,縣市政府先將校長解職回任教師,若仍不適合擔任教育人員,再送學校教評會處理。如此一來,等同校長將有兩次資格審議機會,擁有免死金牌。

為此,全教總主張,目前的立法思維僅是遷就現況、方便主管機關實務操作,但不適任校長就是不適任教育人員,既然是不適任教育人員,則就不應繼續擔任教師。呼籲不適任校長草案應回歸國民教育法第18條第2項規定,公立學校現職校長,經主管機關審查認定具教師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所定解聘或不續聘之情事者,不得回任。

立委范雲也表示,教育部預告的不適任辦法草案七零八落,僅以國民教育法為修正法源,造成不適任校長樣態不完整、調查期間無法暫予停聘只能暫調、高中校長無法適用,甚至受害教師和學生在處理機制中,無法直接獲得調查報告或對校長懲處結果提出救濟。

范雲說,不適任校長影響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制定相關辦法時務必考慮到受害師生的救濟權利,才能真正還給校園師生安全的環境。

教育部對此表示,草案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等規定,讓主管機關依不適任情形嚴重程度處理,最嚴重可解除職務且終身不能聘任為教育人員,其次則是管制1到4年不能聘任。情節較輕微者,才會由主管機關作成回任教師或改任其他職務。草案預告後預計於5月10日發布,高級中等學校校長也準用相同機制處理。期待能建置完善受理、調查、審議機制。

主管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教育部

延伸閱讀

聯手藍營封殺立委赴陸須報備提案 范雲嗆黃國昌:太離譜

國中小早自習、午休禁考試 教團憂家長寄託補習和私校:規定太細非好事

范雲、黃國昌國會爆口角 黃揚明質疑「時機不對勁」:修法是在作秀

黃國昌、范雲院會激烈口角 黃珊珊批民進黨沒禮貌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力推雙語政策 過半學生:拔尖不扶弱

總統賴清德過去從地方到中央都力推雙語政策,學生團體EdYouth今日發布最新108課綱觀察報告,當中針對雙語政策的調查發...

文化幣不是灑幣 文化部長李遠:台灣教育總把小孩當小孩

文化部長李遠昨天受訪時表示上任首要任務,是將下修文化幣領取年齡到13歲。他今天赴立院進行首次業務報告,立委洪孟楷質疑這是...

文化部長李遠赴立院提施政:文化部不該扮演指導者

「文化無所不在,生活的文化才是文化,文化部不該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而是提供服務與協助。」文化部長李遠今天赴立院教委會進行首...

用文化幣挺花蓮!文化部推專屬加碼1200點 6月8日上路

因應0403花蓮地震災情,行政院提出「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辦理各項重建復原及紓困振興工作,為協助產業振興,文化部今...

賴清德就職主動提陸生來台 大學主管:短時間內困難

總統賴清德今日在就職典禮上,主動提及盼中國大陸開放學位生來台,教育界人士對此也抱持期待。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陸方有...

校長洩露性平案個資僅申誡1支 桃園教育局被監委糾正

桃園市中壢某國小張姓校長為澄清自己處理學生性平事件未吃案,去年11月在教師周會公開說明案情,害該生身分曝光遭鄰居非議及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