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改變台灣  茁壯後記得回家

每個人的夢想 是台灣前進的力量

6位名家為台灣關鍵議題把脈


相較美國花15年、日本花11年走入超高齡社會,台灣只用8年時間,就從「高齡社會」轉入「超高齡社會」;預估到2025年,每5人就有1人是銀髮族,擋不住的老化趨勢引發一連串社會變化,正劇烈改變台灣。


人口結構的改變,不僅是表面數字,還滲透進社會各項環節。因為少子化,估計十年後,勞動人口將減少160萬,需要大量人力的服務業、傳統產業等,將面對人力不足的窘境。


邁入超高齡社會引發的連鎖效應,不僅造成教育、醫療、公共設施、社會福利等資源必須重新分配,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衣、住、行等各產業,也得跟著轉型升級,轉型速度沒跟上時,也將產生新的社會問題。


台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年輕人的創新思維,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在變動是常態的21世紀,新的社會問題將更加複雜,已經無法像套公式一樣,複製過去的老經驗就能解決。


「青年的夢想,可能是推動台灣前進的力量。」聯合報專題專訪6位名家,點出台灣社會結構的六大關鍵議題,包括超高齡社會、台灣區域定位、產業創新與轉型、建構知識社會、媒體識讀挑戰、面對移民移工,期許青年力發揮更大影響力。




超高齡社會
沒有人是局外人 變老的社會不只是長輩的事



走進賣場會發現,貨架上成人尿布比嬰兒尿布還要多,反映的現象是,台灣「老」的速度,比我們想像來得快。


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說,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和高齡化息息相關,「台灣想要跨越這道高齡化難題,不只是政府或中高齡族群的事,沒有人是局外人。」


她過去帶領17名平均81歲的「不老騎士」騎機車環島,證明無論幾歲,都能圓18歲的夢。她說,「長輩不是不冒險,也許想做,只是苦無機會,我們創造機會,讓長輩的平凡日常中能有一點小精彩。」



假如年輕人關心高齡社會趨勢,希望能盡一份心力,應該要怎麼做呢?李若綺建議年輕人善用自己原本就會的優勢,用「同理心」洞察高齡者的生活缺口,就可以用創意與設計,為高齡社會提供新解方。


「只要年輕人將『高齡想像』放進自己的專長中,就會有所發揮。不必非得進入到長照等傳統高齡工作領域才能改變。」李若綺認為,假如你是建築師,思考究竟什麼是高齡友善空間,你就是「高齡建築師」;你的領域是交通業,放進高齡概念,你也是「高齡交通設計師」。


以「食」為例,過去談到長輩飲食,多半從營養補給的角度切入討論,但是很多人都忽略,其實有些長輩連看清楚食物標示都有困難,李若綺說,「因為長輩第一個退化的可能就是視力,因此辨識食品內容物時,包裝設計就很重要」,而設計正是年輕人的優勢專長。


除此之外,弘道老人基金會也在台中倡議「青銀共創」,經營「不老夢想125號」餐飲,讓長輩來當高年級服務生,長輩與年輕人討論料理怎麼開發,青銀一起工作,讓老智慧與新創意產生激盪。


李若綺說,其實只要透過「職務再設計」,重新規劃工作流程、重新設計工作環境,改善中高齡者工作上的不便,就能繼續讓熟齡長輩奉獻所長。像是在餐廳內,熟齡服務生通常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能跟客人自然互動,正好補足一些習慣網路溝通的年輕人不愛面對面聊天的侷限。


為了讓年輕人能更將心比心為長輩著想,弘道老人基金會也為年輕人安排老化體驗的職前訓練,讓年輕人更理解如何與長輩相處,也降低世代衝突。李若綺說,「只要多為長輩想一點,多為高齡多做一點,台灣就能往理想的高齡社會,更靠近一步。」


台灣區域定位
讓台灣無可取代 在世界地圖上定錨


中美貿易戰、美國與伊朗波斯灣衝突等國際事件,看似距離台灣遙遠,其實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因為它們衝擊國際秩序與市場規範,進而產生新的遊戲規則,連帶影響台灣的政治、經濟,甚至關乎個人的職涯規劃。


面對混沌局面,中華民國駐WTO大使朱敬一在2018年初公開演講時說,台灣應該要在國際場域,了解全球化的規則,進一步找到台灣前進的方向。然而,想從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中,理出台灣前進的路,該著墨的還有另一個重點─「回頭檢視自己,究竟擁有什麼?」


長年觀察政府施政、專長是研究國際經濟與國際關係的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認為,科技、自由民主、良好基礎建設與文化多樣性,都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台灣優勢,但台灣最大的優勢還是高科技與中階人力,訓練與質量都比東南亞好。



台灣有好人才,但近年來台灣趨勢卻是「出比進多」。邱達生分析,目前台灣就業市場,給不了高階人才要的成就感,導致高階人才在台灣找不到適合的市場需求,轉往新加坡或國外去發展。


他強調,「台灣產業必須從代工升級,才會產生高階工作,進一步將人留在台灣。」


事實上,台灣在半導體、科技、人才品質都已經有很好的國際名聲,但這顯然不夠,邱達生建議,無論是產業或是自我能力加值,台灣必須要做到「無可取代」,才能夠真正在國際舞台上不被忽視。


除了提升競爭力之外,邱達生對政府再提建言,「政府應該努力爭取參加區域經濟整合,要想辦法降低政治的影響。有區域整合自由貿易協定的話,可以讓專業技術人才的交流成本有效被控制。」


邱達生說,台灣環境其實不差,「但台灣人總是太過於謙卑,其實我們的優勢很強大,只是我們自己沒發覺」,他認為只要務實的思考與擬定國家定位,台灣有機會在亞太地區發揮獨特價值。


產業創新與轉型
培養「數位新貴」 孵育台灣下世代產業


座落於台北市信義區,看似尋常的商業大樓,走進去,電梯裡兩名年輕人,正熱烈交流創業心得;進入辦公室,映入眼廉的是一群群年輕人,拿著筆電聚在一起進行討論,光從外面很難察覺,這舊式辦公大樓裡,可能蘊藏著台灣下一個獨角獸。


像這樣的新創基地,近幾年在台灣各角落成立。數位時代加上科技工具成熟,降低創業門檻,還有Uber、Snapchat等網路企業紅遍世界,點燃全球新創熱潮,許多不願領低薪的台灣青年,也紛紛投入其中。政府也期待新創蓬勃發展,能帶起台灣下世代產業,挹注經費想扶持年輕人當「數位新貴」,成為台灣「悶經濟」的強心針。


被外界認為是「台灣網路創業先驅」的程九如表示,新創產業確實能帶動轉型升級,但想蓬勃發展,政府首要該先瞄準國際趨勢,適度開放法規,例如政府若想發展Fintech或無人車產業,就必須開放海外新創業務進入台灣,才能吸引大量人才資源,最後形成新創人才聚落。


程九如說,很多新創靈感,來自生活體驗,例如矽谷、新加坡有無人車,那裡的民眾看到無人車在街上跑已習以為常,而台灣的民眾較少看見無人車,許多新科技、新技術,台灣青年因為從未看過,也無從想像,不容易發展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創企業。



輔導過許多台灣新創團隊的程九如說,台灣年輕人教育水準好、穩定度、忠誠度高的特質,是發展數位經濟最需要的人才,但因科技體驗比部份國際城市慢一步,削弱海外競爭力,不免有些可惜。


然而,培育新創人才腳步不能停,台灣若想產業創新與轉型,發展下世代產業,程九如提出建言,「學校應該變成一個實驗場域,可以引進一些現實生活不能做的事情,透過實驗與創新,或許就能發展出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程九如表示,政府撥經費,朝「數位化」、「智能化」前進,的確是台灣產業升級的正確方向,但有些資源投注放錯了地方。


他舉例,政府會補助經費給國內重要傳產業,希望他們朝智能與數位化發展,但是以「附加」的概念引導產業升級的轉型效果有限,例如沖床、車床等傳產業,並不是接受補助導入AI流程就是智能產業升級,應該是從產業結構思考轉型策略,才是根本之道。


程九如認為,應該集中資源全力發展智能與數位產業的重點企業,讓智能與數位產業規模化之後扮演領頭羊角色,再去帶動其他產業轉型,這樣才有可能與全球競爭,台灣產業升級轉型才能更徹底。


建構知識社會
想立足AI新世界 用「素養」代替「技能」



2017年台灣進入「AI元年」,人工智慧從知識訊息的傳遞,到社會、經濟結構,都正逐漸顛覆我們熟悉的世界。有人歌頌它帶來便利,卻也有人恐懼它帶來威脅,但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看到正向能量,他在社會創新第一線觀察,「年輕人推動社會創新的能量,比過往都來得大」。


唐鳳從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現,15歲左右的青少年是最頻繁參與討論的族群之一,這說明台灣年輕人對公共事務並不如想像中冷感。


唐鳳說,一部份原因是2014年佔領運動後,關心公眾議題成為一種「時代的氛圍」,另一方面則是網路社群的普及,讓群體間的串連變得容易,這也顯示,現今社會資訊與知識傳播的改變與演進。



過去大眾接收知識或資訊,多半是單向接收,網路出現後,傳播管道變得多元,還能雙向互動,然而,來到AI時代,不但虛實界線變得模糊,機器也不再只能循著人類設定好的程式運作,而是如人腦般可以憑著經驗,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機器變聰明了,卻讓很多人開始焦慮,擔心會被機器淘汰,很多父母也憂心,孩子們該學些什麼,才可以在AI時代生存?唐鳳提出建議說,未來的學習觀念,應以「培養素養」取代「培訓技能」。


唐鳳認為,能立足於AI時代的關鍵能力,是「自發、互動、共好」這三項素養,也就是能夠找到發自內心熱愛的事物,自發性規劃學習路徑,透過互動與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學習,並且願意溝通與對話,和各領域的朋友找出共同價值,創造共好的社會。


唐鳳說,我們無法預測12年後的社會長什麼樣子,如果還用培訓的概念來教育孩子,那孩子將無法學習到面對未來的能力。隨著時代快速演進,很多社會議題將變得更複雜,很難靠單一個人或國家就能改善,也不是用一種方法就能解決,擁有「自發、互動、共好」這三項素養的人,才擁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這樣的人比起單純擁有技能的人,將更不會被AI取代。

媒體識讀
用批判性思考 對抗假消息入侵


現今放眼全球,「網紅」都是不可忽視的意見領袖,他們影響新一代青世代的思想、價值觀與意見風向。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起人之一的胡元輝教授表示,網紅對年輕人來說,就是像朋友般的存在,所以容易取得信任,但若一味管控網紅發言尺度,對公民社會發展未必有利,培養青年「批判性思考」能力,才是網紅自媒體當紅時代的正確之道。


然做為傳播學者,胡元輝早就注意到網紅現象,像是理科太太、小玉等YouTuber都是他的觀察樣本。胡元輝說,網紅現象會興起,原因不單是傳播科技的進步,它反映的是世代風氣改變,社會價值觀變多元了,「社會出現新需求,這種需求助長了網紅現象,例如不喜歡傳統政治人物、企業家的人們,開始轉而尋求不同的榜樣」,因此催生了網紅風潮。


網紅現象是現今網路傳播時代,大家關注焦點之一,但這幾年,包括台灣政府在內,各國政府更重視的是如何防堵網路「假消息」散布,防止假消息對社會秩序甚至人民造成傷害。


胡元輝認為,追查假消息來源固然重要,但要保護閱聽環境,還有更積極的作為,就是幫助大眾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



所謂「媒體識讀」,包含四個重點:首先要讓閱聽人意識到媒體對自身的影響;第二是辨別媒體背後的「意識形態」,因為意識型態建構了我們的世界觀;第三是媒體會運用「符號」,來傳遞意識形態;第四是要對所有接收的訊息,抱持「存疑」態度。


其中胡元輝認為,「存疑」是媒體識讀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項,「如果閱聽人對於所有接收到的訊息,都暫時定義為『有待查證』、『需要進行辯證』的話,就不太容易陷入偶像崇拜」,也就不會受到不實訊息的傷害。


胡元輝並進一步建議,在消息管道多元的資訊社會,閱聽人想保護自己,還有另一種做法,就是要建置自己信任媒體的資料庫。「建置這樣一個清單,對你有什麼好處?第一個,你可以去看同一個訊息,他們有什麼樣的報導,第二好處是可以減少你在新聞大海裡搜尋的時間」。


胡元輝表示,長久以來,媒體一直是公民社會發展重要一環,積極落實「媒體識讀」教育,也是在提升公民素養,替台灣創造正向循環。


面對移工/移民
One-Forty移工學校 撕掉移工歧視標籤


根據勞動部統計,2018年台灣移工總人數達到70萬人,若再加上外籍配偶,新住民在台人數已突破百萬。


移工與移民如何融入台灣社會,過去總是被視為難以吸引大眾注意力的冷議題,但是30歲的陳凱翔,帶著一幫年輕人用策展、用藝術設計等創意方法,重新詮釋這個老問題,不僅開啟新的解決之道,也讓國際看到台灣的創意。


「看得出來,這個人是台灣人,還是印尼人嗎?」關注東南亞移工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在教室的投影布幕展示一張由眾多臉孔組成、風格時髦的黑白照片,他想告訴台下學生,拿掉標籤,移工其實和我們沒有不一樣。



「台灣人並不是打從心底歧視移工,而是我們平常太少機會跟他們實際接觸,因為缺乏接觸,所以我們對他們有很多負面的既定想像」,因此陳凱翔積極創造台灣人跟移工交流的機會。


陳凱翔和夥伴在2015年創辦的One-Forty,為移工開設免費實體課程,教他們中文、電腦、基礎商業知識,並拍攝中文教學影片,放在YouTube平台上,免費提供給無法來上課的移工們看。


陳凱翔以溫柔的方式,處理生硬的移工移民議題,為台灣社會掀起蝴蝶效應。他發覺這四、五年來,關注移工移民議題的年輕人變多了,出國參加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會議時,其他非營利組織也對One-Forty非單純提供物資協助的運作方式,給予正面肯定。


接下來,陳凱翔還計畫邀請攝影師、藝術家一起合作,用年輕人的新角度、新視覺,嘗試各種方式重新詮釋移工移民議題,就是想要打破台灣社會對移工移民的刻板印象,拉近移工移民與台灣民眾之間的距離。


「我希望在台灣發起一個真正的新創NGO品牌」One-Forty對陳凱翔而言,除了為移工們撕掉負面標籤,也是他想實踐的夢想。


他語氣堅定地說,希望One-Forty持續茁壯,可以向台灣社會證明,非營利組織可以專業、有創意,成為未來年輕人願意投入的夢幻職業。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邱達生、胡元輝提供
製作人、文字:陳思瑜
影音、視覺、網頁製作:李翎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王敏霏
監製:蔡幸怡、董谷音、吳思萍
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