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市吃員】金大佛/三合一的店舖,一家四口的回憶

Go home to eat和小時候雞排是暗藏在台北濱江市場的人氣美食。(圖/金大佛提供)
Go home to eat和小時候雞排是暗藏在台北濱江市場的人氣美食。(圖/金大佛提供)

●專欄「流浪‧市吃員」:金大佛,駐站原創作家。也是遊走於市井巷弄間的美食暨旅遊特派探員,與你一起發現城市角落、品味日常。每月刊出2篇,敬請期待。

文/金大佛

  近午的濱江市場,人聲鼎沸依舊,穿過重重人牆、閃過一輛輛迎面而來的菜籃車才終於跟著Google指示轉進小巷。不過,我不是來市場採買的,而是與當地好友在此進行午餐之約。

  Go home to eat和小時候是暗藏在濱江市場的人氣美食,由一對姊妹齊心經營。店面右方為姊姊負責的雞排攤、左側為李媽媽料攤位(掌門人李媽媽正是姊妹倆的母親),妹妹則在裡頭經營小餐館,三人在方寸之地各劃區為王,母女三合一的經營方式饒富趣味。

  若說實則為一家四口共同營運也不為過。父親為雞肉供應商,雞排攤的肉品自然全出自父親之手,為了讓客人品嘗到最鮮甜的雞肉,而正是因為每日堅持使用最新鮮的雞肉,天生麗質無須仰賴過多調味料來遮羞,只要灑上獨家的胡椒粉,咀嚼之中即可重返單純且多采多「汁」的童年,亦是速食店的炸雞取代不了的樸實美味。

  姊妹倆自幼便伴隨雙親在菜市場胼手胝足,在攤位上從童年待到了成年。每逢過年前夕,全家人得趕在日出前遷移至市場張羅好攤位;當時,總會有滿滿的人潮圍繞著母親,然由於消費模式日益更迭,超市與大賣場紛紛加入競爭行列,市場搶購盛況一去不復返,也不禁讓姊妹倆懷念職場尋不著的人情味,便毅然決然回歸最熟悉的濱江市場──姊姊在母親攤位旁提供小時候的滋味,妹妹則供應各式手作料理,麵條、披薩餅皮、刈包外皮皆親力親為,連東京電視台也曾慕名前來採訪過。

點了滿滿一桌讓人胃口大開的餐點,有炸雞套餐、兩種口味的刈包還有青醬義大利麵,全是出自這一家四口的手藝。(圖/金大佛提供)

  Go home to eat空間由鐵皮屋構成,座位十分有限,假日更是一位難求,建議先訂位「佔有一席之地」。來者幾乎都會點上一份「棉被蓋著豬」,也就是有「虎咬豬」之稱的臺灣常民小吃刈包;老麵自製的外皮包覆著酥脆的燒肉,搭配自行調配的海鮮醬,以及紫洋蔥泡菜、花生粉、小黃瓜、香菜等,整體吃起來酸中帶點甜,也讓我獲取傳統中見新意的刈包經驗值。

  用餐過程中,李媽媽的攤子同樣絡繹不絕,在攤前挑選火鍋料的婆婆媽媽不曾少過;可以直擊主婦們的採食日常,倒也成了另類的景觀餐廳。有趣的是李媽媽和兩姊妹的客群有明顯的年齡差,難得目睹在一個店址裡,居然可以同時網羅各種年齡層的消費者。

  或許是置身傳統市場內,有他處難以複製的人情氛圍,我和好友度過了充盈愉悅的早午餐時光。然由於自製料理樣樣誘人,造就明明兩個人素日胃容量不大,卻仍抵不住誘惑,自不量力點滿一桌菜,內容涵蓋炸雞套餐、兩款口味的刈包還有青醬義大利麵等,若非好友即時制止,差點連瑪格麗特披薩也投身這場戰局。結局毫不意外的是吃不完,但也捨不得浪費一桌好料理,好友於是打包彷彿家般樸實的溫度,繼續「Go home to eat」。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雞排 火鍋 讀創故事 創,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特技玩家》影評:火花四射 妙趣橫生的高明動作喜劇

AI助力逆向工程 挑戰達爾文進化論

《新・里見八犬傳》影評:八十年代神怪大作 奇幻又胡鬧

2024金馬奇幻影展 私心推薦五部當代奇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