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啟程:琉球王國的大航海時代

為何琉球王國會開啟「大航海時代」,最大的關聯就是明朝的海禁與朝貢政策了。(藏品/佐佐木康之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為何琉球王國會開啟「大航海時代」,最大的關聯就是明朝的海禁與朝貢政策了。(藏品/佐佐木康之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航向過去 尋找王國】

  近年來,觀光的相關話題在臺灣的討論度非常高,尤其拜部分觀光景點的高貴滷味之賜,臺灣周邊便捷的出國地點成為比較話題,沖繩這個地方,也就在這波話題當中更引人注意。

  然而,談到與沖繩相關的歷史,在臺灣卻是較不為人所知的。許多人會自然而然地把沖繩當作的一部分,但沖繩被正式納入日本版圖,其實也不過是一八七○年間的事,相當晚近。在此之前,沖繩其實擁有自己的獨立國家「琉球王國」!

  在的典藏文物中,有一張藏書票,上頭有一艘明顯和日本風格大相逕庭的沖繩船圖樣,就讓它帶領我們,航向那個曾經不屬於日本的琉球王國。


  吹過海面的風,乘載著夢之氣息……

  這歌詞來自日本NHK大河劇《琉球之風》的主題曲〈階─きざはし─〉,該劇改編自臺裔作家陳舜臣的同名小說。作品內容以琉球人「楊啟泰」為主要視角展開,描述琉球王國自薩摩藩入侵至明末清初這段期間的故事。在劇情後段,啟泰為了重振琉球勢力,組織船隊毅然投身於海商,想以「公司」這個有別於「王國」的新時代模式,將琉球精神繼續延續下去。

  即使啟泰並非真實歷史人物,但回顧那個時代的「琉球王國」,確實不斷派遣船隊出沒於東亞及東南亞的海域中,遠遠早過爾後出現的荷蘭、葡萄牙等西方國家。藏書票上中國式帆船圖樣,正是接近當初船隊主力使用的戎克船樣式,看著它,想像中的琉球王國船隊在海上闖蕩的樣子,不禁又在腦中浮現。

  為何琉球王國會開啟「大航海時代」,最大的關聯就是明朝的海禁與朝貢政策了。當時明朝政府為防堵倭寇,禁絕了大部分的私有船隊出海,使得外國難以通過合法管道與明朝進行商業交流。可是,外國依然對中國的瓷器、絲綢等商品有著迫切的需求,而少數能合法獲得中國商品的管道,就是藩國與「大明王朝」的朝貢貿易。

  朝貢除了能得到中國政府的賞賜之外,也被允許和官方指定的商人交易。於是琉球王國看準了這點,積極的向明朝派遣使節船隊。一三七二年察度王首度對明朝的朝貢,可以說是琉球航海活躍的起頭。根據推估,琉球王國一共對明朝進貢了一百七十一回,幾乎到達了接近一年一回的程度,而第二名的安南(越南)也不過才八十九回,僅僅這個數字差,就可以想見朝貢船在中國與琉球間的往來是多麼頻繁。小說中的楊啟泰,亦是設定為中國官方使節團的成員之後。

  除了中國貨品之外,琉球王國也積極輸入日本的刀劍、漆器,朝鮮的木棉等物件,接著改變方向,一船船往南開去,將這些東西轉手給東南亞各國。以暹羅為例,琉球王國的船隊會把大量的中國和貨品,拿去和暹羅換取酒類、編織物、能製成紅色染料的蘇木等等。而不只暹羅,爪哇、安南、巨港、甚至馬六甲和蘇門答臘等等,都曾出現過為求貿易而來的琉球船隻。甚至在一份葡萄牙的文件中,還有琉球船隊到達過印度的說法。在與東南亞交易後,琉球又將得手的香辛料、胡椒這些東南亞特產往北運,作為進入中國朝貢和貿易的主力產品。

  較為特別的是,這些海上貿易活動,大多以琉球王國的官方名義在進行著。琉球幾乎沒有民間的商業船隊,而以國家為名支持的船隊,自然也帶有外交使節的性質。葡萄牙佔領馬六甲後,透過當地人得知琉球船隊「個性正直」、「較中國商人富有且具品味」、「絕不出賣自身同胞」、「不做長久停留,交易完即離去」等有別於一般商船隊的特殊性格。

  在這個背景下的琉球,自然成為各國人士與文化薈萃的中心。琉球王國本身熱衷於中國文化,還曾經以交流為名義,得到明朝政府派遣的移民集團「閩南三十六姓」。日本僧侶也頻頻造訪琉球,甚至有說法認為,如今沖繩著名的「泡盛」酒,其源頭便是來自於暹羅交流後所習得的釀酒技術。而這個時代下完成的「萬國津梁之鐘」,便銘文刻道:「琉球國者,南海勝地,而鍾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湧出之蓬萊島也。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異産至寶,充滿十方剎……」充分描述琉球王國以身為各國橋梁而自豪著。

直到十七世紀初,受到歐洲商隊競爭、島津侵略等諸多因素,曾經馳聘四海的琉球船隊才逐漸沒落下來。(藏品/佐佐木康之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不過說到舟船,令人意外的是,支撐住琉球王國在大洋間四處闖蕩的船隻,其實並非琉球本身 的船隻,而幾乎都是由明朝政府所賜予的。船隻受損時,也多為向明朝政府要求修理,或者更換新船。直到後來明朝國力衰退至滅亡,沒有餘力提供船隻時,琉球才轉以舊船和自造船為主 ,但船隻也從原本長五○至六○米、寬九至十八米,變成只有長二○至三十五米、寬七至十米的大小而已。不過,琉球王國以中國造船技術製造的「マーラン船」亦廣泛的被運用在琉球群島的輸送間,甚至一直到大正年代都還有使用。由於名稱相近的關係,筆者認為藏品「ラーマ 船」的名稱,極有可能來自於「マーラン船」的誤記。

  除了船隻之外,航海人員上也非常倚賴中國方面的技術。船隊上擔任相當於船長職位的「火長 」,大多數都是由歸化琉球的華人擔當,通譯成員也經常是華人負責。前述所提到的「閩南三十六姓」出身的相關人士,在這裡就發揮了巨大的助力。乘此之便,閩南三十六姓出身的人員 亦有在琉球王國中身居高位者,《琉球之風》中寧死不屈於島津的謝名親方(鄭迵)即是其中一人。

  直到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受到歐洲商隊的強力競爭、東亞海域的治安失去控制、島津侵略並控制琉球王國等諸多因素,曾經馳聘四海的琉球船隊才逐漸沒落下來。儘管和中國的朝貢關係一直維持到清朝,但盛況已經大不如前。陳舜臣《琉球之風》主角啟泰組織船隊的背景正是此時,故事中他還結識了顏思齊與鄭芝龍一夥,並為鄭芝龍新生的兒子取名「福松」(鄭成功),並在爾後鄭芝龍降清時,打算勸福松進攻臺灣作為據點。

  《琉球之風》是虛構與寫實參半的歷史小說,而談到真實史料部分,與琉球王國海上活動相關的紀錄,絕大多數被記載在琉球國官方所編篡的《歷代寶案》之中。經歷「琉球漂流民殺害事件」(牡丹社事件),明治政府正式廢立琉球王國後,該書也分別置於東京和那霸圖書館保管。然而東京館藏在一九二三年於關東大地震意外燒毀,沖繩方面的館藏則在一九四五的沖繩島戰役中散逸,讓相關研究者苦惱不已。好在一九四○年,曾有學者手抄《歷代寶案》共二百四十九冊,並交由臺北帝國大學保管,才保留了該文件最完整的樣貌。也正因如此,今日的我們才得以從一紙沖繩船隻的圖樣,窺探那個滿載夢想,揚帆啟航的琉球王國版大航海時代。

★ 觀測員簡介

朱宥任,一九九○年生。著有小說《好球帶》、《地下全壘打王》。二○一七參加沖繩縣政府獎學金計畫,於琉球大學留學與東洋企劃印刷實習。

本文為國立臺灣文學館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原文為「【臺文天文臺】朱宥任:「沖繩のラーマ船藏書票」與琉球王國的大航海時代」,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琉球 沖繩 日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1930年高雄港都美術之花「柏尾鞠子」──#名單之後123

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香港傳奇華人攝影記者陳橋逝 享壽96歲

傳說中「馬偕之路」你認得幾個?淡蘭古道12個歷史景物一次看

不一樣的山水畫!M+博物館「山鳴水應」用新視角看藝術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