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抗中 切不開生活與文化連結

聯合報 郭雪筠/旅陸媒體工作者(新北市)

過年回台,行經大安區青田街及周邊地區,一邊沉醉於古宅、綠蔭與藍天,一邊在內心感嘆「若在意歷史的大陸朋友看到,可能百感交集。」

走在台北,會深感「台日連結」一再被強調,如今的紀州庵舉辦過台灣文學講座,更是咖啡廳與網美打卡景點;青田書院內則介紹一名日本殖民時期的植物學教授之生平,表示其「建構出完善的台灣植物相」,並販賣文創商品。

日本殖民時期的建築物與台灣文學、文創商品等一再被放置在一起,配合「日本建設」之類的介紹,久而久之,自然形成「台日密不可分,兩者對彼此都非常重要」的心理暗示,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意識形態。筆者也喜歡日本文化與日式建築,亦不否認古宅咖啡廳的魅力,但對於這種「殖民歷史文創化」的現象還是有些感嘆。

談起歷史,如今的主流用詞多用「日治」,殖民二字已少有提及。對日本殖民時期的態度,與對大陸的警惕緊密相連。過去數年,台灣人不斷學著面對不同階段的中國崛起:陸客赴台觀光、太陽花、香港反送中事件與抖音在台灣的盛行,不同時期的台灣人對大陸會展現不同接受度,但對大陸的政治警惕逐步升高。

民進黨以軟實力與文化塑造出的「台日連結」與「世界看見台灣」,恰好完美契合民眾的精神需要。於是,「台灣年輕人是親美日、反中的」,成為近年兩岸社會的普遍認知。

真是如此嗎?

此番回台,在夜市看見賣「小紅書美食」梅花糕的攤位,拍照給台灣朋友,對方表示「去夜市吃大陸小吃,或台灣出現爆火的抖音神曲,早就不是新聞點了。」與我年紀相仿的三十多歲台灣朋友,抗拒大陸零食和用語者大有人在,但對於十多歲的TikTok用戶而言,好玩就好,何必如此嚴肅?

如今台灣課綱,遵循「好玩,讓年輕人有興趣」這一規則。有意思的是,這樣的「好玩就好」,不只體現在年輕一代對歷史的虛無態度,也存在於生活層面對大陸的接受度。

寧夏夜市的科目三比賽引起「舞統」爭議,比賽當天在台大陸友人好奇去看,回秉「人潮洶湧,一堆小朋友」!

日前去了泡泡瑪特西門町旗艦店,同樣頗有人氣,不論是親日、親中、抗日還是反中,這種嚴肅詞彙放在當今年輕一代身上似乎都有點不合時宜。親什麼日、反什麼中?好玩就好,何必成日苦大仇深?

台灣與大陸有著天然相似的文化與生活方式連結,但後天因為政治而刻意切開;台灣與日本並無這樣天然相似的連結,但後天因為政治而刻意拉近。而歷史的有趣在於,在刻意切割了數年之後,仍因為極高的文化相似性,大陸元素在一片警惕聲中,還是進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

日本 文創商品 咖啡廳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