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重生 期盼求真求新

聯合報 張譽騰/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南投市)
歷經五年的整修,史博館即將重新開館。記者陳宛茜/攝影

國立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自民國一○七年起閉館整修,歷經四任館長、五年工程,在社會殷殷期盼,以及「去中國化」政策下是否遭裁撤、館藏是否解體或消失等種種疑慮中,終於撥雲霧見青天,預訂於二月七日舉行開館儀式。老館新生,可喜可賀。

史博創建於民國四十五年,是政府遷台後成立的第一座國家級博物館,比故宮成立早了八年。早期館藏的兩批華夏文物,各有動人的遷徙流轉故事。

第一批來自開封市河南博物館,民國廿六年抗日戰爭不久,為避免古物遭受日軍掠奪,館員帶著精心挑選六十八箱古物踏上南遷之路,由開封經鄭州、寶雞、武漢、宜昌、萬縣,最後運送至重慶,藏於中央大學柏溪分校防空洞內。民國卅八年國共內戰重慶易幟前夕,這批文物由洞內撤出,其中卅八箱分由兩架運輸機搶運台灣成為史博館藏,其中包括新鄭、安陽、輝縣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玉器、甲骨文以及洛陽、廣武等地出土的唐三彩等,共計四千餘件。這些文物具備確切出土地點、時間與考證紀錄,成為考古與史學界重要研究資源,是史博彌足珍貴的重寶。

第二批係自日本索還之文物,包括北魏九層石塔、清乾隆無量壽佛大藏絹畫等珍寶,共五十一箱、十三類合計二三七件。民國卅五年考古學家李濟奉命到日本交涉歸還事宜,經過重重困難,成功運回這批重要古物。國際上爭取掠奪文物歸還原屬國案例所在多有,鮮有如願者,這是值得一書的特例。

史博本身發展是一個時代的寫照,見證政府來台之後一段國家認同變遷、多元文化融合的大歷史。經過近七十年積累,館藏涵蓋華夏、台灣、原住民及國際文物,年代從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到現代及當代藝術,類型多元,讓大家對史博定位充滿好奇。王館長受訪表示目前將以常設展和特展為業務重點,常設展串起史博和台灣社會文化的關聯,首檔特展「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暑假則將推出常玉作品主題特展。

文化部長史哲長期許史博「應該把路走寬」。拙意以為,史博的確不能僅以舉辦美術展覽為已足,應以更高更遠的眼光反思歷史博物館在當代社會的使命和責任,重視館藏文物研究與重新詮釋,釐清使命和願景,以便和故宮、國立台灣美術館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等有所區隔。

歷史博物館使命是求真和求新。求真是要追求一個得以安放不同時期、不同特色文物典藏,以及彼此衝突甚至矛盾意識形態的詮釋框架。求新是要能不滿足於重複講述眾所周知的文物故事,體察時代新學術、新科技發展,培養館員,從既有文物中萃取嶄新訊息的研究能力,讓博物館詮釋具有深度和厚度,能夠提供改變現有歷史知識的研究成果。不能求真求新,歷史博物館就像一個舊貨攤,本身就該進博物館。

博物館業務很容易被政治意識形態或媚俗潮流綁架,專業倫理也就經常以目標正當性為理由而被犧牲。如何技巧避開政治和世俗鋒面,專注於嚴肅認真的博物館本業,是史博極大挑戰。

「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當代歷史博物館要具備反映時代變遷和促進當代社會改變的洞察力。一座博物館有這樣抱負,就能煥發出歷久彌新生命力,超越現實和既有建制特定意識形態,引起觀眾共鳴,帶領他們進入前所未有的歷史新境界。「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在此給予祝福與深深期盼。

博物館 館長 考古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