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求才勿殺雞取卵

聯合報 嚴天浩/LIS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新北市)

最近台灣是否引進印度移工引發討論,有學者建議政府與印度合作開設國際產學或建教合作專班,讓印度學子來台就讀並合法打工;而日前教育部率團訪印度洽談人才培育合作,則主要以半導體和IT產業為主。這凸顯了台灣科技業欠缺人力與人才問題。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伴隨世界的趨勢持續成長,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人才的需求愈來愈大,卻面臨少子化下相關人才的供給愈來愈少。近十年來台灣STEM領域的大學生人數減少高達八萬人,也導致企業不斷透過提升薪資待遇、工作福利等來吸引人才,甚至將招募的年齡往下拓展到高中端,透過相關產學合作、體驗課程提早培養未來可能進到公司的人才。

這個人才不足的挑戰,導致企業提供的待遇福利變好,或是和高教端進行產學接軌,看似促使整個台灣薪資水平提升或減少產學落差,筆者身為科學教育非營利組織的執行長,長期深耕國中小的科學教育現場,看到的卻是這個發展對台灣中小學科學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近幾年開始,隨著科技業的工作條件愈來愈好,納入徵才範圍的系所和領域愈來愈大,我們開始看到許多科學背景、原本想去當自然老師的畢業生,考量到接近翻倍的薪資以及未來的發展性,改投入科技業,甚至自然科的代理老師也轉職成了科技業的工程師。這也導致台灣中小學的教學現場,愈來愈難招募到人才成為科學、科技相關的師資,許多學校面臨師資不足窘境。

我就曾經看過國中因為師資不足,只好由體育老師來教生物的狀況,甚至在教育部這幾年開始推動雙語教育的政策下,國小自然科需要懂自然和英文的師資,但具有英語能力又有科學背景的人才,早就被科技產業或是外商吸走,以至於只能讓英文老師學自然,去教孩子學自然。

曾被譽為世界教育部長的Ken Robinson在TED的演講中曾說到,一個國家的教育品質不可能超過它的師資品質。早期台灣的科技人才,來自於老師還是大家搶破頭的職缺的年代,那個時代的教育現場吸引許多人才投入成為教師,這些教師為台灣培育所需要的人才,創造現在台灣的發展。然而,目前在科技產業搶人才的競爭下,卻同時搶走了台灣科學教育的關鍵師資,當台灣再也沒有人才能投入科學教育的現場,又是誰能為企業或社會培育未來所需的STEM人才?

在ESG的趨勢下,企業需關注的不只是環境(E)領域的碳循環,在社會(S)層面更需關注人才的永續,而非殺雞取卵式的使用人才資源。眼光放遠來看,科技業投入資源到中小學科學教育,甚至提升台灣科學教育的品質,短期可能對人才招募無益,但十到二十年後,這些孩子都會步入職場,也會是未來台灣的可能性。

教育部 科技業 印度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