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人瑞時代」 我遠距醫療發展延宕

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陳雨鑫/台北報導
遠距醫療研議十一月從原本的五類對象,再放寬到十類對象。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台灣不只邁入「超高齡社會」,也步入「人瑞時代」,醫療需求可預期增加,不單是台灣,全球都面臨同樣課題;疫後,各國快速推動遠距醫療,美國更發展出「虛擬診所」,看診如同逛網拍,廿四小時幫助解決龐大的門診需求。只是國內遠距醫療發展卡關,衛福部預計十一月公告再放寬遠距醫療五項目。

台灣超過百歲人瑞 逾五千人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於一○七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截至一一二年七月底,老人人口為四百二十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七點九六;且平均餘命持續延長,一一一年已達八十歲,今年到九月底,百歲以上人瑞有五○一一人。

人瑞時代來臨,加上新冠疫情催化遠距醫療發展,那幾個月,只要利用視訊與醫師會診,可委託親友持健保卡領取藥物,若無親友協助,還有居家送藥服務。但隨疫情趨緩,遠距醫療適用對象不斷關起大門,當全球都趁勢大力推展遠距醫療時,台灣礙於法規至今裹足難前。

放寬五類醫療對象 拖近一年

「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去年預告遠距醫療適用對象,從原本的急性後期照顧、住宿機構開立慢箋、家庭醫師診療需求、居家照護追蹤、國際醫療等五類,再增加擴大慢性病長期用藥、疾病末期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災害/傳染病等重大變故、行動不便照護以及其他等等,達到十類適用對象;但拖了快一年,迄今尚未完成公告。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基層院所對於通訊診察的開放仍有疑慮,特別是慢性病照顧開放通訊診察治療,憂慢性病患全被醫院拿下,破壞分級醫療,但已和基層溝通,預估十一月可正式公告。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理論上可以透過通訊診療、不需要親自到診,不穩定的患者才前往實體醫院檢查追蹤。但擔心修法後,無條件放寬慢性病患者使用通訊診療,會讓部分醫院把病患全控制在手上,疾病穩定也不下放。

美國虛擬診所科別 堪比醫院

陽交大科技法律學院院長陳鋕雄表示,國外的遠距醫療早已發展到第三方平台設置「虛擬診所」,如美國Amazon推出的Amazon Clinic,採「以虛為主、以實為輔」方式運行,是遠距醫療的全新階段,平台提供病人與醫師討論,並且與藥商合作提供藥物,虛擬診所提供的科別堪比醫學中心。

李伯璋:優先擴大偏鄉開放

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表示,「遠距醫療要不要擴大,端看政府有沒有積極要做。」遠距醫療應優先針對偏鄉醫療開放更多科別,慢性病照顧開放診療審查,可預期就診人次增加,得思考到人性會濫用資源,進而降低健保點值;國際積極發展各類的遠距醫療或虛擬診所等,他樂觀其成,但國人使用醫療要有使用者付費觀念,才有助於國內遠距醫療發展。

遠距 慢性病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