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國內首例調查 專家:食腦變形蟲泳池感染恐是全球首例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一名30多歲女性在新北某處室內游泳池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奈格里(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引發腦膜炎致死。台灣第一例感染發生於2011年,一名75歲老翁在台中谷關溫泉飯店感染後死亡。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許昺慕說,食腦變形蟲多出現於自然水體,若此案確認是在使用自來水游泳池感染「說不定是全球首例」。

許昺慕曾在第一例感染發生時,協助衛福部疾管署調查當地水質。他表示,阿米巴原蟲分為本次事件的奈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二大類,當年針對案發的谷關一帶溫泉飯店進行奈格里阿米巴檢測,檢出率約為20%,但這與樣本數有關。

許昺慕指出,食腦變形蟲在全球感染率不高,公共衛生通報系統相當靈敏的美國,一年診斷出的案件約為5至7件,台灣至今僅2例感染。食腦阿米巴常見於中、溫帶地區,美國感染個案原先多分布在美國南部,近期有往北擴張的趨勢,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有關。

他表示,食腦變形蟲通常出現於自然水體如溫泉、山泉水、湖泊、溪流中,且在自然環境中,若營養充足時能自行複製、繁殖,水溫三、四十度是最適合生存的溫度,在游泳池、親水設施感染食腦變形蟲的機率較低,若此案確認為游泳池感染,說不定是全球首例。

至於游泳池水中添加氯氣能否殺死食腦變形蟲?許昺慕表示,氯氣優化水質多用在消除細菌,對食腦變形蟲雖有一定效果,但實際程度並無研究證實,也沒有明確指引規範應添加多少濃度才能清除。食腦變形蟲大小約0.8至1微米,只要裝設一微米以下的濾材,就能過濾掉食腦變形蟲;阻擋細菌的孔徑是0.45微米,故多數過濾系統都有效,但若未定期更換濾材,可能反而造成孳生。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許昺慕說,食腦變形蟲多出現於自然水體,若此案確認...

近期露營風氣盛行,民眾常到「野溪溫泉」戲水。許昺慕說,野溪溫泉相較溫泉源頭,溫度較低、適合食腦變形蟲生長,民眾活動時須注意避免將頭部浸入水中,以免嗆水導致腦膜炎。不過,野溪溫泉在美國也相當流行,但感染人數每年仍僅有個位數。

溫泉 美國 水質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