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變形蟲加氯也難防 環境採檢報告最快一周出爐

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

北部昨日出現一起罕見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案例,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當地親水設施已經完成環境採檢,最快一周就會有報告出爐;國內感染科權威醫師李秉穎也說,尚無適當治療方法,死亡率高達99%。

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又被食腦變形蟲、嗜腦寄生蟲,台大醫學院熱帶醫學暨寄生蟲科教授孫錦虹說,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會透過嗅覺神經進入腦部,一旦進入腦部會在腦部快速增生,使腦部細胞被侵蝕。

孫錦虹說,感染後3天如果來不及診斷,恐怕會死亡,但病程發展相當快速,吃藥也很難有效將病情控制。

孫錦虹表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在台灣少見,以往在美國出現較多感染案例,特別是在湖泊內游泳、跳水容易發生感染。起初多在美國南部比較熱的湖泊,但隨著氣候變遷,北美的湖泊也出現病例。

孫錦虹說,食腦變形蟲難以預防,台灣雖然比較少見,是否水池中也比較多髒東西,食腦變形蟲容易滋生,就算池中有加氯也很難預防。

另外,曾淑慧表示,環境採檢昨日已經完成,報告出爐仍需要一至三周的實踐。池水檢驗檢體需濃縮及前處理,續抽核酸進行PCR,若陽性尚需定序;且因環境檢體之核酸濃度品質不如人體檢體,可能需重複復驗。

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

北部一名3旬婦女感染國內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發病前曾至...

人類若將病原體吸入鼻腔,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會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而發病,但喝下遭病原體汙染的水則不會被感染,也不會透過人與人接觸傳播,人類病例罕見。潛伏期約1至7天,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燒、噁心、嘔吐,之後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譫妄、昏迷等腦炎症狀。

台大醫學院 寄生蟲 淡水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