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蛋箱頻繁進牧場難控疫情 專家籲要有退場機制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即時報導

我國在民國104年時,也曾經推動雞蛋一次性包材政策,當時就是為了雞蛋洗選作準備,希望藉由乾淨洗選的雞蛋,放入一次性使用的紙盤、可分解PLA包材,提升雞蛋產業,也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無奈推動幾年後,受到雞蛋產業團體的壓力,正式在民國106年夭折,政府政策大轉彎,維持箱蛋,改為洗塑膠蛋箱、舖內襯瓦楞紙也可算「一次性包材」。

在今年的缺蛋危機中,農委會在4月11日舉行蛋雞產業精進專家會議,也擘畫產業方向,把雞蛋洗選、分級及其載具(蛋盤)等,都已列入應革新工作中。

農委會家衛所動物用藥品檢定前分所長、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淑慧表示,重複使用蛋箱若不立即解決,讓病毒重複進入養雞場,是很難達到控制疫情的結果。

她表示,近期多次到養雞生產端去講授生物安全課程,了解雞農辛苦、也願意做,但有些許不確定因素不是雞農可以掌握的,不論是請別人洗(要付費)或是自己洗,如果發現不乾淨就要處罰,但規定又不能在牧場中洗蛋籃,是不容易落實的。建議應該要立即訂出重複使用蛋箱的退場機制,政府將生物風險排序,把大環境風險降低,讓業者有方法做好牧場生物安全。

在當時的專家會議上,中興大學動科系名譽教授許振忠也提醒,禽流感跟缺蛋絕對有關係,台灣蛋雞場密度太高,且絕大多數都是傳統雞場,傳統雞場哪有什麼生物安全措施,「都是一個儲存室,記帳記在牆上,很多靠近道路旁邊,也沒人車管制」。

彰化縣養雞協會理事長謝文龍的畜牧場,雞蛋洗選流程自動化。本報資料照片
雞蛋洗選場中打印噴樣包裝,製成盒裝蛋,或者盤蛋,送往消費市場。圖/農委會提供

許振忠建議,蛋箱承裝蛋盤運銷模式,若是紙箱可能好一點,若紙箱裝蛋盤,運銷到末端,這個紙箱就沒有再回牧場。或者也可以用產銷班模式,政府資源投入,農民當老闆,作集中洗選,仍以箱蛋送交洗選場,洗蛋噴印洗箱,阻斷病毒傳播鏈,用洗選蛋進入消費市場。

雞蛋 牧場 農委會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