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來 器捐意願跌6成

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期間,醫院感染管制嚴格,並對器捐手術十分謹慎,以及本土疫情爆發後,民眾外...

亞東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活體小腸移植手術,但依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今年尚在等待腎臟、肝臟等器官移植病人仍有一萬多人,其中四二九人已接受移植。若就等候移植器官來看,等候腎臟人數最多,多達八千多人,其次為眼角膜、肝臟、心臟、肺臟、胰臟、小腸,然而新冠疫情三年多來也影響了器官捐贈。

根據器官中心統計,器官捐贈簽署意願書於二○一九年有四萬三五一○件,新冠疫情爆發後,二○二○年降至三萬二四九六件、二○二一年為二萬二七九三件,去年僅剩一萬七一四五件、約為二○一九年的四成。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威震說,疫情爆發後,關於新冠病毒會對器官造成哪些影響,大家不清楚,讓器捐數量下降;再者,醫院有家屬陪探病的管制措施,也讓器捐勸募變得困難。

李威震指出,其實輕症確診者康復後,還是可以捐贈器官,但捐贈肺臟前,需針對下呼吸道進行PCR檢測,確認沒有病毒時,才可進行移植。去年我國已有曾確診新冠肺炎的大愛捐贈者,捐出心臟、腎臟、肝臟等,器官功能都未受影響。

李威震表示,目前等待腎臟移植的病人最多,如果腎功能不佳還可洗腎治療,但仍要讓病人了解,腎臟移植還是比洗腎好。可是心臟、肝臟、肺臟、胰臟等器官如果功能不佳時,則可能會危及生命。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李伯璋說,現在高達九萬人需要洗腎,須正視此問題,而推動活體腎臟移植需要完整風險評估及家人支持,應持續推動。

李伯璋表示,疫情期間很多手術不方便進行,現在疫情穩定希望器官捐贈、移植數量漸提升。

########test#########
器官捐贈 疫情 洗腎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