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醫系大軍來了 醫學生管制名額恐鬆動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大學主管表示,由於管制醫師名額所形成的稀有性,使臨床醫師擁有社會上超比例的影響力...

醫學生每年限額一三○○名,近年大學要申設醫學系或學士後醫學系相當困難,不過今年教育部一口氣放行清華、中興、中山的後醫學系成立招生,元智、陽明交大、中央也摩拳擦掌準備。然而,後醫系卻也引發醫界反彈。

台灣在去年之前,共有13所大學設有醫學系,包括台大、陽明交大、成大、台北醫大、輔大、長庚、馬偕、義守、中國醫大、高雄醫大、中山醫大、慈濟及國防醫學院,僅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設有學士後醫學系。過去像是台大、陽明都曾成立過學士後醫學系,但都以失敗收場,主因是招收學生素質不齊,大學是否應再設醫學系,各界熱議。

為此,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日前發函教育部、衛福部,呼籲嚴格遵守醫師人力總量管制原則;台灣醫學生聯合會也發出聲明強調,四十年前就有台大、陽明、成功、長庚和高醫五所學校陸續成立後醫系,最後逐一停招,僅剩高醫,如何確保不會重蹈覆轍?

實際上,大學醫學系自費生招生名額,已長達廿四年都不能超過一三○○人。一名大學主管直言,由於管制醫師名額所形成的稀有性,使臨床醫師擁有社會上超比例的影響力,醫師供需人力的管制,也牽動醫師收入利益,最不合理的是,全國需要培養多少醫師,竟完全由醫界自行決定,外界不可置喙。

陽明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長、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楊智傑分析,如果台灣可以在科技業的良好基礎上,藉由後醫系招收到有科技專長的學生,培養跨領域醫師,且健保若能鬆綁,配合醫學教育的革新,對於台灣醫療創新的發展會有很大幫忙。

▍延伸閱讀:

後醫系再起/多校當年失敗收場 如今能吸引理工畢業生棄高薪來讀?

醫師 陽明交大 台大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