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看時事/台灣進入地震活躍期? 規模五以上地震好頻繁一表帶你看

聯合報 記者曹悅華、林伯驊、莊祖銘/連線報導

【報導日期:2022/03/24】

昨凌晨花蓮外海發生規模六點六淺層地震,相當於釋放四顆原子彈威力,全台有感,最大震度台東六弱。中央氣象局說,台灣不排除進入地震活躍期,世界上尤其在太平洋火環帶地震也趨於頻繁。但也有專家表示,昨天地震序列只是演繹海岸山脈造山運動過程。

「全世界都有地震頻繁現象。」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過去規模逾六地震平均每年二到三個,去年就有四個;規模五到六每年平均廿三到廿五個,去年就有四十三個。今年至今則有三個規模逾六的地震,已達年均值。不只台灣,全世界也有類似情形,尤其在太平洋火環帶,有可能地震活躍期慢慢來臨,甚至已進入活躍期周期。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前主任郭鎧紋則說,全球平均每年有十八起規模七以上地震,今年僅一起在日本。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也說,台灣地震活躍期不代表全世界都是,但以台灣來說,確實會有海溝型地震百年周期,上次是一九二○年花蓮外海規模八地震,差不多又要一個輪迴。

郭鎧紋說,昨接連地震把這次地震序列九成能量都釋放完。從觀測資料可發現,三起地震從東南邊往西北邊爬,地震深度也愈來愈淺,演繹了四百萬年來菲律賓海板塊到歐亞大陸板塊的造山運動,讓海岸山脈愈來愈高。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李元希說,這次應和菲律賓海板塊、歐亞大陸板塊間的「縱谷斷層」有關,位置在斷層中段、深度約卅多公里,也和以往差不多,顯示縱谷斷層該深度持續累積能量。

地震 板塊 氣象局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