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親子爆衝突 專家:不能只禁用 要更多陪伴與理解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彰化即時報導

桃園二名小學生不滿父親制止他們看平板和手機,憤而對父親噴酒精,近年來網路成癮引發的親子衝突不少,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王智弘表示,通常孩子是因與現實生活缺乏連結,才容易網路成癮,父母不能只想禁止孩子使用手機,而是應以同理心接納和理解,並帶著孩子多與真實生活連結,才能讓孩子脫離網路。

彰化師範大學本土諮商心理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王智弘教授表示,「網路成癮」其實是很多原因累積的結果,根據他多年研究也歸納出十大網路成癮的危險因子,包括社交焦慮、憂鬱、無聊感、低自尊、神經質、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同儕關係不佳、敵意、衝動控制不良的人容易網路成癮。

王智弘說,要改善孩子的網路成癮不是只禁止孩子使用手機,而是要找出他成癮的原因,尤其若是「衝動控制不良」、「對人有敵意」型的更不能用禁止使用或拿走手機來解決,否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孩子可能會用激烈傷害人或自傷的方式應對。

讓王智弘印象深刻的個案是,多年前一名國中數理資優生,因父母禁止他使用手機,於是自己偷買了手機,父母又要他交出來,他一氣之下輕生身亡。有時孩子在課業壓力下,會想上網紓壓,如果父母無法理解,小則造成親子衝突,嚴重者更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遺憾。

王智弘也提出「網路成癮的親職教育階梯」,包括要家長「好奇」孩子使用科技的經驗,「同理」感受孩子使用科技的心情,「接納」孩子的需求、「陪伴」孩子使用科技的過程、「理解」孩子使用科技的想法、「討論」孩子使用科技的策略、「督導」孩子使用科技的方式、「教育」孩子使用科技的觀念,一步步來,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幫助他們脫離「網路成癮」。

「重度使用網路不見得會網路成癮」,王智弘說,但缺乏和現實生活的連結,就容易網路成癮,除了理解與接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也要幫助孩子建立與現實生活的連結,他們才能漸漸脫離網路,例如陪孩子出去玩、去用餐、運動、聚會,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讓他們減少對網路的依賴。

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網路成癮探究背後原因經常是因當事人面對生活很焦慮、不安、有挫折感、或家庭衝突等,有時是想逃避現實生活,就把注意力轉移到網路,網路成為其求生的浮木,要解決網路成癮問題,得給救生圈,需要提供各方面的協助。

王智弘也提出「網路成癮的親職教育階梯」,家長應一步步走進孩子的世界,理解他們,才...
彰化縣議員鄭俊雄前往桃園協助兩名被單獨留在套房的雙胞胎小四兄弟,兩兄弟在房內歪在...
彰化縣議員鄭俊雄前往桃園協助兩名被單獨留在套房的雙胞胎小四兄弟,並請警方與相關單...

梁孫源說,例如有些孩子因家長面對經濟問題、或家庭氣氛不好,孩子就沈迷在網路世界,而沈迷於網路,往往又惡性循環造成其課業落後,所以要匯集社政和教育等資源,解決其家庭問題及親職教育問題,才能改善孩子的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 父母 彰化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