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課難實作!一中生來不及領米蟲 自抓蟑螂螞蟻觀察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新課綱上路,自然科的探究與實作是重頭戲,卻因疫情攪局,打亂教學現場計畫,探究課程難以「實作」。不少教師緊急調整教學方法,有生物教師改請學生抓自家生物作為觀察對象,孔雀魚、蟑螂、螞蟻全入列,也有教師改請學生查找文獻,或在學校拍攝實作影片,提供實驗數值,讓學生線上分析。

台南一中生物教師林靜吟這學期原要帶學生進行米蟲行為觀察,上課前期,各小組的問題、數據早已設定好,但手上三個班,其中一班恰好趕在停課前,還來得讓學生帶米蟲回家觀察,另兩班就沒這麼幸運,只好改請學生觀察自家生物,除了老鼠不符規定以外,孔雀魚、蟑螂、螞蟻全被學生抓來觀察,有學生天天用糖吸引螞蟻,每天都有觀察不完的新對象。

林靜吟說,生物實驗需要觀察大量生物樣本,進而分析動物習性,較不像物理講求精準度,實驗常須重做好幾遍。但她也提到,全面線上教學,麥克風、鏡頭都是問題,小組討論也難以延續,實驗也難控制變因,不少組別決定將米蟲研究砍掉重練、各自「單飛」,也改讓學生定期繳交觀察紀錄,但她坦言,線上教學沒辦法把實驗談得太深入。

台北市陽明高中設備組長林承恩是地球科學教師,原訂這學期最後五周要帶領學生研究「冰屋取暖」,探討哪類素材蓋房子可達最佳隔熱效果。本該在課堂中發給學生冷藏飲料,並利用海綿、包裝紙、鋁箔紙、不織布素材進行分析,全面線上教學後,只好改請學生上網查資料,填寫線上學習單,少了實作,仍要設法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北市明德高中物理教師陳育仁本來要帶領學生探究「水火箭」,但停課少了實作,他與幾位教師拍攝影片,模擬過去學生常犯錯的毛病,比如水量、氣壓等不同變因,並把實驗數據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從影片中「發現問題」,讓學生把實驗規畫的更加徹底,只可惜沒辦法實作。

除了探究與實作課程,這學期的學習歷程檔案也要準備收尾。台中女中校長洪幼齡表示,原定學期末要進行發表會,因此在中央宣布停課前,不少學生就已準備收尾,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

台南一中生物教師林靜吟這學期原要帶學生進行米蟲行為觀察。圖/林靜吟提供
台南一中生物教師林靜吟這學期原要帶學生進行米蟲行為觀察。圖/林靜吟提供
台南一中生物教師林靜吟曾帶學生進行米蟲行為觀察,圖為學生的觀察紀錄。圖/林靜吟提...

林口高中教務主任蘇秀玉也說,學期初就已要求教師在學校首頁訂出課程成果產出計畫,供學生、家長參考,學生現在在家時間多,作業時間反而更充裕,有問題也可直接與老師線上討論。

停課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