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老」教育從小開始 北市5年打造「老幼共學」12基地

聯合報 記者周彥妤/台北報導
台北市擬在五年內打造十二個「老幼共學」基地,增加老幼互動。圖為老幼共學基地辦理「...

台北市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加上社會型態中三代同堂變少了,拉大世代隔閡,社會也潛藏高齡歧視。

台北市最近從南港成德國小出發,五年內要打造十二個「老幼共學」基地,老幼增加互動,讓孩子從小「識老」,了解老化是人生常態,也讓社會重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真實感。

台北市教育局在台北市樂齡學習中心、日照中心及部分學校的校本課程,早就推動老幼互動學習,只是均為點狀分布,南港成德國小則是北市首座「代間學習」基地。

教育局終身教育科長蔡曉青指出,代間學習的通俗說法是「老幼共學」或「世代學習」,目標是透過共學課程,促進年長與年幼的互動。

除了落實老幼共學,還包含研發課程、推廣教案與培訓師資等前置作業,要充當其他學校「種子教練」。

至於課程規畫,指標特色課程包括「跟爺奶一起玩三C」、「老少太極打有氧」課程等。還有「用App記錄爺奶拿手菜食譜」的課程,讓孩子訪問長者菜餚背後的故事,不僅可以讓長者化身為「料理網紅」,重現老手藝的新滋味,也讓更多民眾可以透過App一起學習美味料理。

蔡曉青說,超高齡社會到來,現代小家庭居多,孩子少了與長者相處的機會,有文獻提及,不少孩子看到手拿拐杖或坐輪椅的長輩,會感到害怕甚至哭泣,原因正是鮮少接觸,因此讓孩子「識老」極為關鍵,從小了解老化是人生常態。預計五年內北市十二個行政區都有一所代間學習基地。

【相關閱讀】

‧ 北市打造「老幼共學」基地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精神是致勝關鍵

北市 老化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