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教育/家裡只講國語 學生疑惑:可選手語嗎?

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鄭朝陽/連線報導
111學年起閩南語等本土語言將納中小學必修。本報資料照片

本土語言將加列國高中部定課程,面對升學壓力的中學生和家長,對非考科的本土語學習與評量充滿疑惑,多數認為「隨便念念就好,還是把英文學好更重要」。甚至不少學生在家裡只講國語,本土語言不知從何選起?也有學生考慮,乾脆選擇也屬國家語言的「台灣手語」。

鄭先生是台南人,在台北成家立業,學齡孩子在家都講國語、勤學英文,國小本土語課程就學閩南語,唱唱歌謠、學些問候語,沒什麼壓力。聽到國高中將本土語列為部定課程,親子不免擔憂,那就代表學校要評量,又不能棄之不顧。更現實的是,如果要花時間學,家長會讓孩子去學英語、還是本土語?

台北蔡媽媽兒子念小五,原本還在擔心本土語言列國高中必修課會跟不上,因為兒子在校雖然有閩南語課,但沒有講閩南語的環境,多半有聽沒有懂,所幸本土語言不列入學測或學習歷程,她才稍微放心,還是把主力放在加強英語學習。

雄中初步調查學生家庭母語狀況,以預判開課需求時,有一班卅六人,其中十人明確回答母語種類,但有高達廿六人回覆家中就是只講國語。不少學生對一定要選出國語之外的一種「本土語」來修學分,有感到困惑。也有學生覺得,既然對所有的本土語種統統不熟悉,就乾脆選「手語」好了。

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所稱「國家語言」是指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多數人聽到本土語言,想到的多是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但學校反映,其實想選手語作為本土語課程的學生恐也不少。

許多學生覺得手語並不是聽障人士專用,一般人溝通也可以用手語,像防疫記者會、國際會議、重要場合,都有手語翻譯員,在喧囂的人潮中,或人在對街要彼此溝通,手語就能派上用場,實用性不輸其他本土語。

「中學本土語課程實施後,教師評量的觀念也要改變。」雄女校長林香吟表示,國小學鄉土語言是快樂學習,到國中、高中學習階段,學生本土語言能力其實落差很大,評量就不適用於齊頭式平等。

「有時真不知道,政府到底要把我們帶到哪裡去?」家長郭媽媽說,蔡總統說二○三○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所以學校在拚英語;然後又覺得本土語流失嚴重,所以學校也要上本土語,但每周上課節數就那麼多,從現實面看,不熟本土語,在國內國語還是說得通,出國不會說英語,可就成啞巴,無怪乎有些學生本土語乾脆選「手語」,起碼和有些國家人民還是能溝通的。

國家語言 手語 閩南語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