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擬納產前公費篩檢 恐涉倫理爭議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為及早治療SMA患者,衛福部研擬公費給付SMA產前篩檢。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表示,SMA在台灣的自體隱性遺傳疾病中發生率排名第二,僅次海洋性貧血,贊成比照海洋性貧血產前篩檢模式把關。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說,產前篩檢可能增加墮胎機率,有倫理道德疑慮,應透過孕前帶因篩檢強化防治。

蔡輔仁表示,新生兒篩檢在全球SMA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國健署已提供與SMA同為單基因隱性遺傳的罕見疾病「海洋性貧血」產前篩檢補助,其模式為,在全台孕婦常規血液檢查項目中,納入「平均紅血球體積(MCV)」檢查,若檢查數值低於八十,則再安排父親受檢;若確認兩人均為帶因者,將啟動胎兒的海洋性貧血產前遺傳診斷程序。

國健署推行海洋性貧血的公費篩檢後,新發現的海洋性貧血個案,已從每年十多人降至每年僅有零星案例。蔡輔仁贊成SMA納入產前公費篩檢,讓父母決定是否要產下孩子,也能讓SMA治療更往前一步。

蔡輔仁說,SMA患者出生半年即可能發病,若不透過篩檢,難以判斷剛出生嬰兒的力氣低弱是否與SMA有關,且SMA早期診斷在出生前一、二個月內最有效,能夠幫助患者早期治療,保留神經細胞、維持運動功能。

SMA治療藥物爭取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樂見衛福部考慮公費補助,但因涉及倫理問題,協會態度中立。陳莉茵表示,應補助高風險家族及中低收入戶婦女「SMA孕前帶因篩檢」,是較無倫理爭議的防治策略。

罕見疾病 健保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