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思萍、張世杰 攝影/陳軍杉

不只「覺醒青年」,台灣也要迎來「覺醒老年」的新時代。

台灣迎來史上教育程度最好的長輩,他們能自己打理生活、維持社交活躍,不是呆坐家裡被動地等孩子回來問安。

另一方面,台灣也迎來對退休最不知所措的長輩,他們處於子女早出晚歸的「偽獨居」狀態,退休後的平日,少了子女接送,去哪兒都提不起勁,生活將就過就好。

爺奶也要「斷奶」,除了仰望後輩,更應將目光專注在自己身上;唯有長輩獨立,不再當等待的老人,他們才能發揮自我價值、貢獻社會。

本次專題集結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一粒麥子基金會、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看見他們從北到南的服務日常中,如何從生活面、心理面增加中高齡者的社會互動。

許多中高齡者退休後才開始思考第三人生,專家建議,退休也要超前部署,在退休前提早發展興趣社團。圖/陳軍杉攝影

台灣社會將迎來史上最龐大的退休潮。

台灣滿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18年超過300萬人,宣告邁入高齡社會,而國發會調查,台灣總人口在今年轉成負成長,推估將於2025年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不久將來,有越多人步入退休階段。

但退休生活跟享清福,是否劃上等號?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說,傳統的社會氛圍,告訴你「太累就休息」,一般長者退休後,普遍會到處旅遊、放鬆,或找一塊地實現農村夢,但平均2至3年後,就會覺得無聊。


別因徬徨的退休生活,成為在家顧孫子、顧郵差、顧垃圾車的「三顧族」。


國人平均餘命,女性為83歲至85歲,若於65歲退休,退休生活可能長達20年,老盟指出,若選擇提早退休,沒及早規劃,會開始擔心經濟危機、政府年金政策等,徬徨無助比例很高。詳見「別讓退休人生變「三顧族」 創造你的快活樂齡趣」

當年紀大了、從職涯退休,最怕的就是切斷人際與社會的連結。

生活與社會連結:
暖胃也暖心


在海拔1000公尺的阿里山上,嘉義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以「吃飯」凝聚共識,讓山區部落的長輩,從日常最重要的小事建立社會連結。

「外出工作的兒女,煮一餐放在冰箱裡,老人就反覆加熱三餐果腹…」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說,平地長輩大多有機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且超商、小吃店多,覓食容易;但在阿里山,僅有的一間超商,要開車30分才到得了。

黎世宏說,阿里山達邦部落長青活力站提供長輩樂齡課程,過去也央請附近小吃店幫忙烹煮午餐,有的長輩從家中走到據點就要花上3小時,甚至「有長輩凌晨5點天還沒亮就開始走,只為了與大家一起吃飯」。

阿里山達邦部落明年將設置暖暖老人食堂,可供應達邦部落與特富野部落的用餐需求。圖/陳軍杉攝影

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預計明年完成,可供應達邦部落與特富野部落30至50名長輩用餐需求,並貼心設有交通接送與送餐服務。黎世宏說,「部落長輩一起吃飯,用族語互相聊天,聊著聊著心情變好了,食欲也變好了。」

不僅吃飯,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也貼心為照顧者家中帶來暖意。

67歲的周環,臥病在床後,好久沒有洗澡了,照顧他20年的先生,早上起床要備餐、換尿布、還要翻身,實在沒有多餘力氣幫她洗澡,只能拿水桶接水擦澡。

暖暖老人食堂的供餐,配有營養師與主廚設計四菜一湯菜單。圖/陳軍杉攝影

直到5年前,中華聖母基金會開著沐浴車到他家,他們的生活品質才又提升了一點,而臥病在床的失能者若是尿失禁,長久下來床墊、棉被會有尿騷味,更容易生成疥蟎及蟲卵,造成傳染性疾病疥瘡。

而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的高溫加熱乾燥車,也讓照顧者除了照顧久病的家人,不用煩心潮濕的被褥易長疥蟲,烘乾了棉被,也為照顧者家中帶來滿滿的暖意。

護理師、照服員、乾燥車司機在服務的過程中,會與照顧者聊天,讓他們有人可以說說話,適時的與外界互動,避免陷入老老照顧的孤獨絕望感,增加他們與社會的連結。詳見「一起吃飯、烘棉被 從日常最重要的小事建立社會連結」

心理與社會連結:
學習再造價值


2016年衛福部的數據,全台灣自殺人口有4分之1是老年人,而目前的長照機制著重失能失智者,卻忽略了中高齡者的心理健康。

當上了年紀,無法貢獻所長,該如何再造他們的價值?

搖滾爺奶創辦人林宗憲帶領爺奶用繪本說故事 ,「台灣有8成的高齡者好手好腳,都是健康的老人,他們應該要變成社會上很重要的人力資源!」

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服務中心則是連結花蓮達蘭埠部落長者與當地教會,陪伴他們展開「手作之路」,不是幫他們開發新的專長,而是復興他們本來就會的傳統技藝,尊重當地的文化與生活,也傳承部落記憶。

達蘭埠部落所發展的文創商品,販售所得將用於部落長輩發展。圖/陳軍杉攝影

阿美族早年會以藤來編織打獵用的包包或漁網,或將風乾後樹豆染色串成飾品,這些手工藝因為部落耆老凋零,年輕人外出謀生而未能傳承。

去年八月起,一粒麥子基金會串聯達蘭埠部落,邀請在地串珠、編織達人擔任種子講師,帶領長輩們一起手作串珠、手鍊、編織包等傳統手工藝品,今年也開始在豐年祭、部落內的販售平台販賣。

達蘭埠教會牧師張英妹強調,從部落既有文化、技藝,去創造更多的價值,並鼓勵長輩們一起把早年生活的記憶,再次重現在生活中。詳見「復甦生活記憶 一粒麥子基金會讓部落文創從土地長出」

屏東永大樂林居志工隊長林燕慧和母親在永大樂林居快樂共學。圖/陳軍杉攝影

畢嘉士基金會打造的屏東永大樂林居2015年開始培訓一群志工,這群5、60歲的志工帶領7、80歲的長輩讀繪本、演戲、寫書法、賣手作點心,並計畫走入社區,讓長輩自我實現,重拾對生活的盼望。

志工隊長林燕慧說,過去30多年在台北上班,近年回鄉後,才重新認識母親。

「過去媽媽一周去5天醫院,掛號10幾科,不是因為疾病多,而是感覺寂寞想找醫生聊天」林燕慧說,來到永大樂林居,母親有同儕一起聊天,母女倆打太鼓、做有氧運動,媽媽快樂的老,她也快樂的學習。

屏東永大樂林居志工為長輩讀繪本,重拾他們對生活的盼望。圖/陳軍杉攝影

過去在外商當主管的湯雪娳,有著人人稱羨的待遇與頭銜,在職場奮鬥了31年,常加班、身心疲倦,兩眼視差超過500度;57歲那年,她毅然退休,旁人替她惋惜,她卻惦記著年少時當志工的夢想,有天路過樂林居參觀,就此黏在這裡圓夢。

讓5、60歲志工帶領7、80歲的長輩因世代相近,生活記憶重疊,談話也有共鳴,更多是情感上的支持。

「讓服務志工有自我實現的舞台,也讓高齡長輩感覺有價值」永大樂林居服務督導林春惠說,有名高齡奶奶很會包水餃,志工就協助奶奶開菜單、買食材,當奶奶戴上廚師帽,教其它同伴包水餃時,人顯得神采奕奕。詳見「志工的第三人生 助長輩實現有盼望的老年」


將長輩會的事情,賦予意義,讓他們「相信自己,靠自己的能力長出力量」。


而社會企業「回甘人生」的共同創辦人曾曉薇、黃慧玲在2017年發起「灶神在家」專案,號召廚藝老道的30多名中高齡婦女們成立灶神團隊,端出媽媽味宅配到府,讓三餐總是外食、沒時間料理家常菜的年輕家庭,除了重油重鹹的外食,仍有健康少油的家常味可選擇。

「讓年輕人吃飽、長輩用手藝換取收入,心裡上會有穩定踏實的安全感。」曾曉薇說,回甘人生媒合生產者和消費者,完善中間的流程,成為商業模式,「希望老有所用,不只在老人機構裡養老。」

青銀共創:
打造不無緣的社會


以往對中高齡就業的刻板印象,不外乎是資深的就業者,已長成了固定的形狀,有自己的工作慣性,更別說年齡、體力、學習力、科技力都與年輕人有差距。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提供另一種看法,他認為中高齡者是社會的「黃金聖鬥士」,提供有創意的年輕人資源與人生方向。未來青年決定向量,中高齡者提供能量,向量跟能量組在一起,教學相長,讓社會改變。

不老夢想125號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台中青銀共創的實驗場域,從服務生到廚師,清一色是高齡長輩,讓中高齡者重返職場;成功的背後,不可或缺的是年輕人的專業與陪伴。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不老夢想推廣中心組長陳姿婷說,「一般人想像的職務再設計,大多只談硬體,實務發現,最難再設計是長輩的心」。


倡議中高齡就業,不僅是了解長輩的經濟需求,為他們建立新的社會網絡、賦予新的期待,是更重要的事。


陳姿婷說,考量高齡長輩的體力,與他們期待人生更多自主權,一天只排班5.5小時,每天便當也只供應一種主菜,減少長輩工作複雜度,「年輕夥伴了解高齡者的限制,用支持的力量長出同理心。」詳見「青銀共創拿手菜 烹調有捨有得的熟齡職場學」

65歲的郭碧如,退休後來到不老夢想125號,她負責商品區販售,宅邸的歷史介紹,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每天都很有活力。圖/陳軍杉攝影

Oh Old! 負責人林奕仁大學畢業後在台南陪伴中高齡者圓夢,例如媒合店家教長輩製作咖啡拉花、幫拍時尚爺奶潮照、辦Oh Old!長輩市集、長輩拿手菜開課等。

他觀察,無論公私部門的資源都傾注在失能照護,而在地的健康長輩缺乏的只是陪伴,透過年輕人的新行動,不僅活化長輩思維,也延緩失能失智。

「青銀共創,找回人最初的連結」林奕仁說,自己生於都市,已習慣疏離的人際關係,在台南與長輩的互動改變了他;長輩會怕他肚子餓準備很多食物來餵食、他家燈沒亮會輪班打電話關心。

林奕仁觀察,面對老化社會,青銀間互相隔閡,社會變得很無緣,唯有世代間彼此包容、共創,才會發現人性的無限美好。

新老趨勢:
善用科技 提前準備老


新老趨勢是,提早學習怎麼變老,並早一點體會老的美好。

「50歲開始形塑忘年社團」張淑卿說,在退休前,可在職場找合得來的興趣社團,退休後仍有熟悉的朋友相伴,替退休生活找到重心,長者要有自覺,主動學習安排退休生活。

唐鳳在接任政委前,已是退休狀態,如今投入台灣公共領域及公民科技社群,每天上班12小時,退休做公益反而更忙;他樂於運用數位工具,輔助公部門解決問題,促進政府與社福界的合作,為每個人找到有價值的第二人生。

唐鳳分享,曾與父親前往歐洲,發現國外對於行動不便者或年長者的公共設施十分友善,尤其數位工具的介入,讓社會更有效率,而他在退休前曾與國外團體合作。


利用科技,不管用聽的、用說的,突破時間和空間距離,讓中高齡者保持社會參與。


唐鳳說,當時他的奶奶年紀大又要照顧中風的丈夫,無法跟他們前往歐洲玩,於是利用VR裝置,讓奶奶不用出遠門,只要戴上VR彷彿跟著孫子遊歷歐洲。

而「社會參與就是建築在共同經驗之上」,像最近推出的口罩實名制2.0,也是唐鳳在便利商店教鄰居奶奶如何領口罩的過程中,了解長者的使用需求,進而開創更便利的科技經驗;多跟長輩相處,讓唐鳳更了解長者需求。詳見「熟齡人生再設計 善用科技創造生命價值」

別留下
「難道這輩子只能這樣過嗎?」的遺憾


台灣即將面對「退休潮」,但現今社會仍不免充滿高齡歧視、老人無用論,世代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長輩更應提早學習怎麼變老,主動為自己建立新老生活。

可能是去實現年輕時一直耽擱沒完成的事情,重新經歷一次生命;可能是再進入職場,無法賺到很多金錢,但時間的彈性與人生的意義變大了。

當世代間共學、共好、共老,中高齡者才能相信自己,靠自己長出力量,體會老的美好,掌握人生自主權,實現有盼望的老年。

共創新老世代
小行動大改變
青銀共創拿手菜
烹調熟齡職場學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復甦記憶
從土地長出的部落文創
一粒麥子基金會
志工的第三人生
實現有盼望老年
畢嘉士基金會
暖胃又暖心
從日常小事參與社會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
退休別變三顧族
創造快活樂齡趣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熟齡人生再設計
科技創造新價值
2020NPO高峰會
融媒體倡議部
聯合新聞網
製作人 攝影 文字採訪 網頁設計 網頁製作 議題行銷 監製
吳思萍 陳軍杉 吳思萍、張世杰 劉宜峰 劉宜峰、施怡安 張乃文、陳欣媛 蔡幸怡、董谷音 蕭銘志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