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急遽改變的當代,人類生活環境面臨許多挑戰。像是因高齡化、少子化浪潮來襲,造成人口結構改變,以及連帶而來的健康照護與教育轉型需求;或是因全球「都市化」發展,造成人口過度集中於城市,環境負荷過載,城鄉資源差距拉大等。

面對大環境的種種變化,科技將如何以更智慧的方式滿足人們生活中的各項期待?是世界各國政府與企業都積極也迫切投入的前瞻未來。

在台灣,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輔導業者發現問題、投入研發,更實際靈活應用在生活不同層面,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例如在「生得少、活得老」的高齡化與少子化時代,透過人工智慧(AI)的紀錄跟互動,提高長輩運動的信心跟意願、讓健康活到老不再是口號;父母透過智慧科技輔助讓教育不再是牽掛,運用AR/VR科技打造沉浸式的跨域英語學習平台,或是用手機一拍動植物上傳雲端,生物辨識系統立即化身知識大百科,隨時幫忙解惑,不僅兼具教育和生態保育思維,也讓孩子更樂於學習。

此外,當城市人口越趨集中,除了對交通運輸造成莫大壓力,人們因空間移動效率受限、民生消費行為短時間過度聚集,服務系統來不及應付,更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於是在交通、旅運、消費等面向亦亟需科技的聰明服務,如透過智慧監控系統彈性調控交通燈號紓解車潮、或是藉由App幫助,讓停車不再瞎找;只要一機在手,旅遊買票再也不用大排長龍,經由整合不同交通工具路線、支付工具跟遊程的數位應用,讓移動、消費都更智慧。有了這麼多能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的智慧工具,不僅讓城市資源分配更有效率,也讓城鄉沒有距離,生活更美好便利!

智慧照護

科技神助攻

健康照護更貼心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臺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老人。隨之而來的將是各種身心健康、長期照護、社區關懷等需求。

面對超高齡社會帶來的改變,智慧科技產品包括幫助長者增強肌力、聰明運動的應用軟體以及不用排隊的手機掛號看診服務等,在在都成為這個時代的智慧福音,實現樂活慢老與宜居的社會。




成年人40歲以後,肌肉質量每10年減少8%,70歲以上,每10年減少15%。透過計劃性地運動,讓長者增加肌力,防止失能。圖/達康樂活中心提供


AI記錄訓練成果 激勵運動力


傳統肌力訓練課程,僅憑個人感受調整運動強度,缺乏科學資料佐證,訓練過程和效果不易掌握;透過AI記錄、觀察使用者運動的情形,調整訓練強度,就有機會科學化、客製化專屬運動者的訓練套餐。

當運動次數達成率持續增高,系統會自動調整運動次數,提高強度;反之則降低。這樣更能提升效率,而且避免長者運動傷害。

開設在台南柳營的「達康樂活中心」運用AI肌力訓練器材,供民眾健身並檢測訓練成果。68歲王贊雄參與訓練計畫3個月,跟隨AI紀錄建議,調整運動強度和頻率,主觀感覺體能狀態有提升。「我去杉林溪玩,爬到最高的『天地眼』,跟以前比覺得較不喘」。王贊雄藉AI肌力訓練增進體能,更願意擁抱智慧新科技。

「達康樂活中心」由生達製藥公司籌設,生物科技事業部經理張燿璽觀察,臺灣長者平均失能長達7年,原因之一就是肌肉量流失,變成肌少症,走不遠、起身慢、容易跌倒,這一跌就可能終身臥床。因此生達製藥透過參加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開設適合長者、訓練肌力的健身房。

不過,邀請長輩運動過程中「扭轉觀念」是最難克服的。張燿璽說,很多長輩習慣散步,但這跟能預防肌少症的肌力運動不同。「肌力運動需要負重、用點力,加上均衡飲食。」所以他們從長者會去的社區活動中心、衛生所等地開始宣導,並讓長者免費體驗使用機臺,常常用就會發現沒那麼難。

張燿璽說,肌力訓練並不是要幫長輩鍛練出壯碩的肌肉,而是希望幫他們保持活力,減緩退化,長者能夠運動,有助提升身心狀態。樂活健康中心約有三成的會員獨居,參加訓練肌力計畫,間接也認識新朋友,增加人際互動。長者來到中心,常常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剛剛走路去買東西,然後來運動」,神情開心。「重要的是有了體力,才能到處趴趴走。」因為肌力跟體能變好,社交生活也跟著擴大了。






長者穿戴藏有感應器的沙袋,手臂隨著指令運動,過程中可訓練大腦的注意力、反應力、協調力、記憶力,延緩智力和肌力老化。圖/點睛科技提供


AI變成健身教練 日照變成銀髮樂園


失智症的解方同樣是運動。不只動身體,更要動腦。

「左腳、右腳、拍手!」新北市永和區民權公共托老中心裡,阿公阿嬤賣力跟著訓練機的指令運動,他們戴著智慧手套,裡面有200克的沙包,藉負重來訓練肌力;手套裡還有感應器,使用者揮動手臂的力度、角度全都上傳雲端,換算成分數和消耗的熱量。「這可以訓練智力、記憶力、體力」一位伯伯暫時放下拐杖,動了起來。

點睛科技總經理林翠娥說,長輩習慣吃保健食品,希望快速變得健康,運動卻需要花時間、體力,他們通常興趣缺缺。因此一開始推廣樂活認知訓練機、憶萬富翁益智健腦機時,會送贈品鼓勵,讓長輩願意持續,慢慢感受到體能、腦力都進步,就會自主想做。

長輩需要正向鼓勵,比如3秒鐘答不出來,機器就會給提示,長輩才不會說「太難了,不玩了」。根據廠商小規模問卷調查,個案自評訓練成果最佳者「運動12週後,認知功能、肌力有機會增加20%」,不過,更嚴謹的成效仍待進一步追蹤研究。

她說,社區關懷據點較缺乏競爭式的活動,而長輩其實會藉下棋、打牌進行對戰,贏了就很有成就感。所以研發人員便在產品中增加了反應力與注意力的對戰模式,並辦理社區與縣市的對戰賽,「因為想贏,就更有動機練習。」






台灣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高達20%,看診是迫切需求。透過App預約掛號,讓長者能夠在子女協助下,減少就醫等待的時間。圖/麗臺科技提供


App預約掛號 看病不再等等等


看病是許多長輩不得不的日常,而「等待」更是夢魘。

連江縣有4鄉5島,只有南竿有唯一一家醫院,其他地方都是衛生所。平常在衛生所看病不用等,但當有臺灣來的專科醫師巡迴看診時(比如每個月眼科醫師來1次),便會爆滿。麗臺科技跟連江縣衛生福利局合作開發「amor馬祖醫療通」App,可預約掛號,不用再去衛生所大排長龍。

「馬祖是高齡社會的縮影,」麗臺科技大數據事業處總經理莊宸銘說,長輩不擅長操作手機,而年輕人多半離鄉工作,這款App其實常是子女在用,他們幫父母掛好號,時間到了再去電提醒。

他曾去馬祖了解民眾的就醫需求,看到長輩坐著輪椅等待看診,甚至由救護車載來看病,非常辛苦。「高齡化的趨勢很難改變,但至少可以幫他們日常看病順利一點,減少無謂的往返、等待。」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拉近人與科技的距離,幫助長輩動起來,更健康、更有尊嚴,生活也更便利、美好,安享活力老後。

智慧生態

留住好山好水

智慧科技幫得上忙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及嚴重空汙,台灣已宣布2035年新售機車將全面電動化、204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保護環境生態,人人有責,如何鼓勵更多人願意做出有利環保的選擇?

運用智慧科技,可以建立民眾愛護生態的意識、提高遊客租用電動車輛的動力,以及業者合作的意願,讓科技自然而然融入生活,一起守護地球。




智慧機器人導覽解說,不但緩解園區導覽人力短缺問題,機器人透過靈活的肢體動作、聲光效果與遊客互動傳遞知識,更吸引小朋友目光,達到寓教於樂效果。圖/福寶生態教育園區提供


機器人+App 親近大自然更有趣


彰化福興鄉「福寶生態教育園區」是鳥兒的天堂,2萬多隻鳥類選擇在此濕地落腳,高蹺鴴、小鷿鵜等國際保育鳥類紛紛現鳥蹤,吸引鳥迷們一探究竟。

從小在福寶地區出生、成長的園區執行長粘勝傑,想要讓更多人看到這處濕地的珍貴,但沒錢、沒人的現實擺在眼前,之前曾有多個團體進駐此處濕地經營,但苦於缺少人力和經費而全數退出。

粘勝傑不忍福寶濕地從此無人聞問,於是在2008年自掏腰包捐助成立彰化縣生態觀光休閒教育協會,建造福寶濕地生態園區,然而,當地人口老化及人才外流嚴重,導致導覽及推廣人員不足。此外,園區營運成本高,經營不易。

了解這些困境的東海大海環工系駱永健博士,向兆迪聯智科技總經理陳耀庭提出這個問題,「可以利用ICT(資通訊)的手段來協助他們嗎?」於是,針對園區導覽及推廣人員不足的問題,陳耀庭透過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請出AI智慧機器人導覽員出場救援。

五個長著貓耳朵、有著雙手的可愛機器人,平時待在園區內,有助於解決導覽人員不足和來不及培訓的問題;與真人搭配時,也能提升導覽趣味及降低導覽負擔。機器人出差到校園宣導,一出現總能吸引學生專心聆聽生態知識,「對於預售票銷售,校園推廣有明顯的助力」陳耀庭說。

科技機器人推廣帶進園區收入,福寶生態App的開發,則節省手冊印製費用,降低園區營運成本。而且,App除了放入許多園區知識及資訊外,生物辨識系統更是一大亮點。「這是甚麼植物?」利用這個功能,遊客可以在戶外體驗的過程中自行拍照,然後透過AI生物辨識的功能了解眼前動植物的名稱,就像是手上握有一本生態大百科。科技不僅有助於提倡生態理念,也協助業者提升績效穩定經營。






「e騎玩馬祖」App有效整合線上租賃機車、充電站、住宿訂房、景點排程、吃喝玩樂資訊,提高遊客租用電動機車意願,大幅減低空氣汙染。圖/中華汽車提供


不汙染馬祖 騎電動機車去看藍眼淚


聰明的生物辨識App,讓旅行增添了生態體驗的豐富性與自由度,也讓人更願意親近大自然,進而重視生態保育,而搭乘何種交通工具來到這些天然勝地,也關乎你我的到來是否造成了環境汙染?

海浪湧動,點點藍光點奇幻閃爍,馬祖的「藍眼淚」舉世聞名,還有芹壁美景、馬祖老酒等等,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朝聖,卻也帶來美麗的哀愁。

馬祖發展觀光多年,遊客想趴趴走,多年來僅能依賴汽油機車,旅行中所衍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噪音及空汙問題持續增加。該怎麼辦呢?電動機機車的引進是解方,然而前提是遊客願意騎乘。

「許多人很擔心電動車輛的充電問題,因此我們廣設充電站,解除他們的焦慮」中華汽車專案經理彭國雄說。廠商目前已在南竿和北竿建置8處電動機快充站、18處慢充站。此外,針對遊客擔心電動機車馬力不足、無法應付馬祖超過28%面積是陡坡的嚴苛地形問題,「科技不斷進步,騎電動機車上最陡的北竿壁山路,是沒有問題的」彭國雄說。

充電和性能無虞,「e騎玩馬祖」App更強化遊客租用電動機車的意願。在馬祖,傳統租車一日費用僅限於本島使用,也就是說,如果你玩完北竿要去南竿,換地方就要再支付一日租車費用,而利用「e騎玩馬祖」App租車,遊客跳島租車不用再額外付費;加上App持續更新馬祖吃喝玩樂資訊內容,提升遊客使用黏著度,也連帶引導人們優先選擇租用電動機車,在消費行為中實現環保,旅行也能愛地球。






觀光旅遊發展衍生燃油廢氣排放增加,成為各國城鄉景點頭痛問題。透過廣設電動車充電站並且與觀光飯店結合,鼓勵遊客多使用電動車降低空汙是為解方之一,圖為廠商於海外設置的同型充電設施。圖/拓連科技提供


飯店就能充電 在臺東開電動車免煩惱


臺東的好山、好水、好風景,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朝聖。根據臺東縣政府統計,2019年縣內主要景點遊客就突破800萬人次,然而,隨之衍生的燃油廢氣排放,為臺東的自然生態蒙上一層隱憂。

許多人都知道選擇電動車是環保正解,但問題是該去哪裡租用?該去哪裡充電呢?「在臺東推廣電動車租賃,我們首先要突破的,是說服臺東重點飯店合作設置租車和充電站」拓連科技策略發展處協理侯一安說。

「安全嗎?」這是飯店業者的首要考量,透過持續溝通及詳細說明充電設備的安全性,科技業者讓飯店業者放心。「讓你們在這裡設據點,我們有什麼好處呢?」除了充電費用分潤的誘因讓業者心動外,充電站的設置更可以吸引有環保意識的遊客或是電動車主入住,也提升了飯店的合作意願。

目前拓連科技已在臺東縣內設置10處電動車充電站,其中5處位於縣府與遊客中心、5處位於臺東縣飯店;這些充電站並搭配KIOSK服務機臺及VR體驗裝置,讓遊客可以利用科技快速且方便地獲得旅遊資訊。

聯合國於2019年10月公布氣候調查報告,地球最快會在2030年突破「升溫大限」,導致全球陷入氣候變遷大災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關心生態,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提供了可行方向,你我也該力行環保,擔起身為地球人的責任。



智慧旅遊

App在手

一次搞定食宿遊購行

關於旅遊,住哪裡?怎麼往返?住宿跟交通是許多人出門前最煩惱的事。所幸,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智慧旅遊無限延伸,所有大小事規劃在彈指之間就能解決,包括路線導航、購買伴手禮、電子優惠券、即時交通資訊等,多元化的數位服務宛如貼身導遊。




智慧觀光電子紙站牌具備低耗電特性,並且結合太陽能供電系統運作,可提供遊客觀光、消費資訊需求,兼顧環保效益。圖/中華電信提供。


跟旅遊書說掰掰 智慧旅遊讓行程更順利


以往出門旅遊,總是要狂K資訊,或是帶上幾本旅遊書,手持地圖東張西望找路。現在透過數位平台及各種整合加值應用,智慧旅遊已能輕易地融入生活中,解決旅途中的疑難雜症,科技帶來了跨界創新,虛實整合讓旅遊變得更有趣。

以花蓮來說,位處於中央山脈另一端的世外桃源,每年吸引眾多國內外旅客來訪,雖然景點眾多、景緻優美,但交通方便性與都會區相比略顯不足。「到花蓮旅遊,最佳規劃是搭乘火車前往,再運用當地的大眾運輸或租賃交通工具」中華電信業務總監賴良賓表示,在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支持之下,和花蓮縣政府合作,針對智慧交通友善規劃,包含整合推出即時旅運資訊服務、多元支付導客服務,以及觀光旅遊數據創新應用,善用科技為旅遊交通和消費便利性找解方。

其中,智慧觀光電子紙站牌是計畫最大亮點,2019年,在花蓮完成了15座智慧站牌,設置於旅客最常造訪的旅遊熱點區,即可取得公車即時動態,不用再癡癡等待。智慧站牌串聯了在地景點、住宿、商圈等,整合線上支付功能,省去現場排隊付費的時間。賴良賓總監以遊客購買招牌伴手禮為例,過去店家大多集中在市區中華路,現在不用進市區,就能隨時選購各項花蓮名產。「如果趕火車來不及,或是身處其他景點區域,掃描站牌上的QR Code就能選購商品,旅客不僅享有優惠折抵,還能夠指定商品的寄送地點,直送到家也沒問題!」智慧站牌貼心服務獲得遊客廣泛迴響,共有中、英、日、韓語四種語系滿足各國遊客需求,延伸觸及更多不同的客群。






台北車站動線錯綜複雜,出入口超過80個,被喻為「全台最大迷宮」。AR技術提升導航介面,更直覺、更人性化,讓民眾揮別迷路困擾,快速抵達目的地。圖/亞旭電腦提供。


室內導航App幫手 台北車站超大迷宮解惑


台北車站連結了台鐵、高鐵、台北捷運,並且連通至機場捷運、台北轉運站,周邊串聯5條地下街與各種連通道,每日進出人次高達52萬以上,是極為繁忙的交通樞紐。凡是來到此地的遊人,常被錯綜複雜的動線弄得暈頭轉向,光是看到R區、Y區、Z區、K區、M區等站內地下商場,共超過80個出入口,不少台北人也會搞錯,地圖前常有人緊盯指標,也不容易找到最佳路線。

台北車站因而被喻為「全台最大迷宮」,有人笑說甚至連走到台鐵大廳都困難重重!該如何破解比懸案還懸的車站迷航呢?以網通產品為核心的亞旭電腦,逐一整合重要交通節點,打造了「台灣車站行App」,這也是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的一環,提供方便又安全的智慧導航服務。這款設計從2D走向3D,結合AR技術,讓介面更直覺、更人性化,也提升既有的導航服務,精準定位用戶位置,跟著虛擬箭頭快速抵達目的地。

「我們在車站內建置近5000個Beacon,可以接收使用者的位置,並且提供精準的室內導航功能。AR升級能讓複雜的指引直接呈現在螢幕上,暢行所有樓層、進出口,而且還會顯示遊戲互動、周邊店家的優惠或活動,達到導航、導資、導覽、導購、導流。」亞旭業務總部資深處長陳奇巖解說這套系統等於讓遊人邊走邊買,行旅購物都方便,立體畫面宛如科幻電影裡的場景,藉由技術創新應用揮別迷路的困擾。






台北轉運站每年服務乘客逾1,200萬人次,逢年過節、連續假期旅客購票不時大排長龍。業者藉由手機App整合客運服務,有助於民眾精準掌握旅遊行程。圖/萬達通公司提供。


出遊購票免排隊 手機刷QR code搭車更快速


逢年過節或是連續假期,各大站點總是出現長長的購票人潮,如果票售完或時間搭不上,又要在好幾個客運臨櫃間詢問,浪費不少時間。又或在搭車快到站時,遍尋包包或身上所有口袋,仍面臨找不到票券下車的窘境!經營台北轉運站的萬達通公司推出「台北轉運站App」,匯集統聯客運、和欣客運、阿羅哈客運、葛瑪蘭客運、台聯客運、國光客運、太魯閣客運、嘉義客運、府城客運以及捷順交通等10家客運業者,共可查詢56條路線的空位及價格,1分鐘搞定購票,秀出電子票券QR Code就能上車。

對討厭排隊的人來說,這款App解決擾人的購票問題;對喜愛出遊的人來說,App連結其他運具的轉乘資訊,堪稱萬能小幫手。「手機顯示各家客運班次及剩餘位置,還能選位、一人購買多張票後分票給親友使用,在後疫情時代更符合實名制的登記安全,落實防疫新生活需求。」陳慶祥總經理另提到購票之後,若有臨時行程異動,隨時都能換票、退票,一站式服務創造極大化效益。

綁定行動支付的購票平台,手機即是車票,掌握「查、訂、付、取、退、驗」,隨時購票、輕鬆嗶電子票上車。並結合旅運商城服務,搭車或等車期間,還能逛伴手禮、旅遊住宿、美妝保養、餐券等,一次滿足旅途上的所有需求。

整合不同交通工具的App,讓城市、特色鄉鎮之間的移動更smart;再加上會員專屬集點活動,多次購票、購物等於賺到回饋,暢快享受智慧生活。

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透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科技,解決在地及民眾生活問題,惱人的交通問題有了智慧工具的協助,就有更多珍貴的時光可以創造旅程中的美好回憶。



智慧交通

科技解決交通難題

不怕夜歸 找車位

人工智慧(AI)、物聯網、大數據……,這些看似遙遠的科技名詞,其實都已不知不覺進入生活。有自動駕駛的公車提供服務,民眾不用再擔心晚歸時沒有交通工具;開車時用手機連結智慧停車系統幫忙找車位,省時又省油。我們的生活正一點一滴進入智慧化的改變。




自動駕駛公車系統及智慧路口設置、電動巴士、車隊管理系統、號誌資訊平台介接、高精度地圖皆由國人自主研發建製,是名副其實「國家隊」。圖/臺灣智慧駕駛公司提供。


層層防護處理路況 讓民眾安心搭乘自駕車


凌晨1點,臺北市的街頭冷冷清清,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卻還頗熱鬧。一輛公車開來,仔細一看,駕駛座方向盤居然自己轉動,司機雖坐在駕駛座,也只是眼睛緊盯路面環境和儀表板,雙手並沒有握方向盤,原來這是自動駕駛的公車。「應該早點上路,最好明天就上路」一名試乘民眾期待。

礙於司機人力不足,臺北市公車在午夜12點後就不提供服務,捷運也收班,為了讓夜歸乘客有大眾運輸工具可搭乘,臺灣智慧駕駛公司參與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從2020年5月開始,凌晨00:30至2:30在臺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進行自動駕駛公車實驗,9月起開放民眾預約試乘。

自駕公車安全嗎?這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臺灣智慧駕駛公司經理張亞迪說,自駕公車配備一道道防護機制,包括感測器、攝影機、燈光、雷達,「就像人的眼睛,隨時偵測附近有沒有出現障礙物,比如其他車輛、行人等,然後把訊息傳給大腦(人工智慧),判斷如何反應。」自駕公車的資訊系統也連結到臺北市交通控制中心,由交控中心通知自駕車紅綠燈的秒數,公車就能判斷何時前進,何時停車。

萬一感測器等關卡都失靈,目前車上有安全員可接手處理緊急狀況。「人工智慧會從經驗中學習,也不會有疲勞駕駛等人為因素,判斷各種狀況會愈來愈精準、穩定」他說。未來希望做到無人駕駛,讓民眾24小時都坐得到公車,招手就能停。

張亞迪分析,愈單純的環境愈適合自動駕駛,他們前年開始在麗寶樂園提供從停車場到入口的自駕接駁服務,路況就很單純,行車順利。最近他們對搭乘自駕公車的乘客做問卷調查,發現乘客最希望偏遠地區能有自駕公車,因為現有的公車班次很少,甚至根本沒有公車。「沒有公車專用道、行駛在一般道路,這對自駕技術是考驗,比如要能辨識交通號誌、有其他車輛混流,甚至有衝出來的行人、小狗,都需要克服。」張亞迪說。

隨著人工智慧的應用愈來愈成熟,無人駕駛也將成真,不論在白天或深夜,城市或偏鄉,透過智慧科技讓「行」更便利,造福更多人。






根據統計,台灣民眾花費9.2分鐘在住家附近尋找停車位,近2成台北市駕駛人每天耗時30分鐘找車位,不僅耗油費時,甚至影響道路交通與空氣品質。智慧科技整合大數據和地磁偵測停車空位,讓民眾透過LINE+Google即時掌握停車資訊。圖/遠傳電信提供。


LINE+Google導航 5分鐘內找到路邊車位


開車出門很方便,但找車位卻是噩夢,影響心情、浪費時間又耗油。遠傳電信透過埋設地磁,偵測路邊停車空位,再搭配「Parking GO」找車位LINE官方帳號,駕駛人加入好友後,就能查詢新竹市、新竹縣、台南市、台中市、南投縣竹山鎮的路邊停車格空位,再透過Google導航快速到達,縮短找尋停車位的時間。

遠傳電信經理陳昶銘說,市面上的找車位App多半只提供室內或戶外停車場的空位狀態,缺乏路邊停車格的資訊,而目前地方政府的路邊停車格查詢系統,也只能在業者開單的時段與區域才能提供訊息,無法完全滿足駕駛人的需求。

遠傳電信在路邊停車格埋設地磁偵測裝置,透過物聯網技術,把車輛進出情形隨時傳回主機,不僅駕駛清楚哪裡有車位,主管機關也可運用累積的大數據規畫未來的停車管理政策。目前揭露的車位資訊超過2萬餘格,據臺中市府在商圈的實測,駕駛可在3分鐘內停好車,縮短汽車駕駛人四處找路邊停車位的時間。

陳昶銘說,Parking GO啟用後,還會不定期發放線上問卷、開放許願,例如,有民眾反映希望增加標示親子優先車位、尋找鄰近車格等功能,這些將來會在更新系統時加入,更貼近民眾的需求。






智慧停車系統App整合各項資訊,包括距離駕駛人最近的停車地點、費率、計費時間,線上支付停車費、周邊商圈訊息等服務,幫助民眾節省交通時間。圖/ 臺灣國際開發事業提供。


用App秒知車位 時間留給美好生活


民眾不僅能夠在市區借助智慧科技,快速找到路邊停車位,若想開車去臺南、屏東熱門商圈或景點,也不必再為停車傷腦筋。現在只要用手機下載「臺南好停」或「QParking饗樂停車」App,按幾個鍵就知道最近的停車位在哪裡。

臺灣國際開發事業總經理陳世楨說,以前車位資訊屬於未知狀態,駕駛得邊開邊找;而現在藉由埋設路邊停車格地磁偵測,結合巡檢員開單,並整合其他業者提供的車位資訊,民眾就可從App或路邊停車告示牌得知即時車位訊息,停車前就知道哪裡有車位,節省繞行時間。同時提供費率、計費時間、周邊商圈等訊息,甚至可線上支付停車費,不用去超商繳費。目前全臺南的智慧車格比率已達62.5%,平均縮短7~9分鐘尋找車位。

「最大的挑戰是改變消費者的行為」他說,南部民眾習慣找最近的車位,要有些誘因才能讓他們願意停遠一點的車位。所以公司特別跟商圈洽談策略合作,商家提供折扣作為誘因,App則推播優惠訊息,吸引民眾前往消費,創造三贏的最佳效益。

善用科技、聰明停車,就能把時間留給享受生活。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鼓勵廠商應用科技,幫解決民眾「行」的難題,不論坐公車或開車,都能成為生活中美好、愉悅的經驗。



智慧教育

科技加速教育創新

學習模式更具彈性

今年年初開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許多學生被迫在家上學,必須仰賴數位學習工具才能夠「停學不停課」。這波突如其來的遠距教學浪潮,迅速拉抬數位學習受到重視的程度。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察,實體教學服務於防疫期間受到衝擊,促使教育科技業者積極佈局數位教育領域,利用各式線上學習工具為數位學習創造新的切入點。其實,無論在疫情期間或如常日子,善用數位學習工具,都能讓程式設計、英語學習變得更有效率、更輕鬆有趣。




Webduino讓孩子可透過Windows、Mac、Android 或 iOS等平台,開啟網頁操作電子元件或接收傳感器數值,感受身為創客的實作樂趣。圖/慶奇科技提供。


採用積木工具 程式設計不可怕


108新課綱將程式設計列為學習重點,不少學生卻視「寫程式」為畏途。

慶奇科技開發的「Webduino整合式物聯網教育平臺」,能將程式設計這件事變得有趣可親,讓國高中生,甚至是小學生也能輕鬆上手,引出孩子們的好奇心,對物聯網應用產生興趣。

「我們得先讓學生願意親近這個領域,如果一開始就教授高難度課程,他們的學習熱情很容易就被澆熄了」慶奇科技總經理許益祥說。

Webduino 是 Web + Arduino 的合稱。Arduino就像一台很小的電腦,能夠連結各式傳感器,控制燈光、聲音、溫度、濕度…等設備運作,而且開發板成本低、使用容易,是創客開發各種物聯網應用的利器。創客又稱「Maker」和「自造者」,他們熱愛利用科技來實踐自己的創意。慶奇開發的 Webduino平台,則是能夠純粹使用Web技術來控制,降低了實作物聯網裝置的難度,鼓勵許多人開始自己動手開發各式各樣的物聯網應用。

這個Webduino物聯網平台採用「積木式」的程式撰寫方式,也就是直覺式拖曳程式語言方塊,就能完成程式編碼,如此一來,初學者不會止步於學習困難的C或C++語言這個關卡,而且平台已將物聯網所需的基本硬體、軟體、感測器、開發板都整合完成了,「利用這個平台,物聯網創意可以輕鬆實現」許益祥說。

慶奇科技最早與高雄市教育局洽談,目前當地已有超過300多間學校導入Webduino物聯網平台教學,學生做出了自動澆水、智慧控制燈具、自走車、機器人等等作品。透過簡單易上手的數位學習工具,能夠激發學生發揮創意,輕鬆踏上程式學習的第一步。






孩子透過「遊台灣學英語」App內容,更了解台灣各縣市風土特色。以南投場域為例,App影音互動以英語呈現車籠埔斷層的相關知識。圖/希伯崙 (LiveABC)提供。


結合在地文化 學習英語更有感


新課綱的推行帶動教育方式的改變,行政院提出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則使得英語學習熱度更為上升。

台灣學生從小就學習英語,然而普遍來說,英語實力與所花的時間並不成正比,原因為何?「台灣學生學習的英文多和自己日常生活無關,只是為了考試而學,動力不足,學習效果也就差強人意。」希伯崙 (LiveABC)公司經理劉冠麟說。

針對此一盲點,LiveABC推出結合英語學習和在地文化的「遊台灣學英語」App,讓你學會如何用英文說出臭豆腐、肉圓、滷肉飯等台灣小吃,也能夠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龍山寺、台北101等觀光景點。

「我們針對每一城市量身打造學習內容,希望大家學習英語之餘,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家鄉」。台北、新北、新竹、台中、南投、連江、花蓮及台東等縣市目前皆有專屬在地英語學習內容。

這個App也結合擴增實境 (AR),當使用者在特定地點打開App實境功能時,能與現場事物有所互動,學習效果更佳。

以新竹市為例,學生只要在新竹動物園、新竹科學園區打開App,就能夠以720度環景擴增實境看見當地雙語簡介,並能進行英文聽說讀寫闖關遊戲。LiveABC提供5萬個帳號供新竹市師生使用,希望能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學英語,學習效果可以更好。






透過自己喜歡的影片練習英語,可以提高學習動機,再輔以App研習、測驗、激勵機制,能夠訓練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圖/紅點子科技提供。


看影片練英聽 學習樂趣多


聽、說、讀、寫,是學習語言的四要素。台灣學生經過多年的英語課堂學習,普遍英語讀寫的能力高出聽、說許多,導致許多台灣學生畏懼用英語交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紅點子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詹益維,在2013年推出VoiceTube App,「我們利用Youtube影片打造英語學習工具,讓大家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影片,來練習英語的聽、說能力,學習過程有趣多了。」教學影片從 TED演講、幽默美國脫口秀短片到電影預告都有,民眾可以根據自身的程度和興趣選擇適合的影片,搭配App提供的中文翻譯、慢速播放等功能,來增進學習效果。

為了提供更好的英語學習服務,紅點子並推出升級版本VoiceTube Pro,提供更先進的功能,包括影片播放完畢後的聽打練習、擷取一段影片進行口說挑戰等,另外並以人工智慧演算法為基礎,導入大數據分析工具,為學習者推薦最適合的影片,並且提供記憶曲線分析功能,找出屢背屢忘的單字,提醒使用者加強記憶。

學習成效和痛苦程度未必成正比關係,在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支持下,業者開發的數位學習工具,能讓學生在輕鬆、低壓力的環境中進行充滿趣味的學習,學習意願自然能被有效提升。願意學,距離學會也就不遠了。

更重要的是,透過物聯網、程式語言、英語訓練等基礎技能的加強,不僅能夠創造更高的學習效率,更還能打破空間、時間限制,只要你有心,處處皆是教室,時時皆能上課,讓教與學,都能在科技的輔助下,改變原有的樣貌,朝向更多樣化的應用持續發展。



智慧消費

消費新型態

科技為生活加分

運用科技滿足日常消費需求,民眾最有感。「雲林良品」匯集農特產及生活必需品,協助當地農民銷售,民眾也可以在線上輕鬆選購、一指搞定,產銷履歷有保障,品牌認證最安心。知名品牌阿瘦則導入「動態足壓量測」服務,運用數據幫助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鞋款或鞋墊,讓足下風采也有智慧玄機。小小改變,就能創造更聰明便利的消費新生活樣貌。




雲林縣政府為了塑造商品的品牌形象,持續透過評鑑活動、認證機制鼓勵廠商生產優質產品,再導入行銷推薦,一舉打響在地商品的市場知名度。圖/台灣資料科學公司提供


雲林農產創新 科技集結在地品牌


雲林是農業大縣,得天獨厚產出各優質農產品,以大埤鄉的酸菜為例,台灣有八成以上的酸菜都是在這裡生產,還有像是文旦、西瓜、醬油、花生等代表性農產品,讓雲林縣有「台灣糧倉」美稱。雲林二十個鄉鎮市各具特色,除了農林漁牧產品廣為人知,還有許多隱藏版特色好物。為了協助店家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在地商品的附加價值與能見度,因此成立「雲林良品」品牌,同步整合線上與線下通路,抓緊新零售商機。

「這不只是平台銷售,更融入地方創新,透過串接在地資源發展公眾品牌,訴說在地精彩產品故事」台灣資料科學公司處長史晉銘表示。在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的支持下,雲林縣政府攜手台灣資料科學公司合作「雲林良品智慧通路整合銷售」計畫,導入物聯網整合服務,同時融合了農業、觀光、體驗行銷和零售,以智慧化、品牌化來加強在地店家之競爭力,開創多元商機。

「結合線上電商平台及線下設備的導入,民眾可於六大場域透過KIOSK資訊服務站或智慧販賣機,來選購雲林的特色商品」史晉銘處長說明。在虎尾鎮魅力商圈、興隆毛巾觀光工廠、西螺鎮延平老街、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斗六行啟記念館以及雲林布袋戲館,除了體驗在地文化底蘊及歷史軌跡,利用智慧販賣機,整合行銷導客、優惠票券及多元支付的功能,創造出新的消費模式,讓消費者到現場直接運用機台就可輕鬆購物,不用再至原產地購買,也可以改善過去需要額外的人力來經營農產品零售的問題。

雲林農特產品牌化之後,附加價值效益更擴大,智慧銷售平台打破購買地域限制與稀有性。透過智慧零售的新應用,不僅振興農業小鎮觀光,與外地遊客有更深度的互動,也讓科技新創能量擴散至全台各地。尤其在後疫情時代,電商平台更改變了消費型態,無論想到產地親自選購或是線上輕鬆購物都變得十分方便。






人體走路、跑步時,穿鞋子能幫助雙腳吸收衝擊、分散壓力、穩定平衡。藉由智慧科技,有助於檢測足壓等相關數據,幫助消費者挑選到合適的鞋子。圖/阿瘦實業提供


智慧科技檢測 買鞋兼顧足部健康


逛街購物除了花腦力、眼力,腳力也很重要!一雙適合腳型的鞋子,能支撐雙腳、減輕疼痛、防止足部及全身性的問題發生。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立迄今已68年的本土鞋業龍頭品牌阿瘦皮鞋,不只專注做好鞋,近年轉攻足健康商機,推出全國首創「動態足壓量測」系統,透過鞋墊內178個感測點裝置,偵測步行壓力的變化,打造每個人專屬的足部保養對策,越走越健康。

在門市中聘請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協助量測足壓,透過動態的步態足壓觀測,系統可以幫助分析步態哪裡出了問題。

「有些人的鞋子會磨損一側,表示足壓過度集中在某個點,有可能是尺寸不對或鞋帶沒綁緊,下意識施力抓地」。阿瘦皮鞋行銷公關林群嶺說明民眾步態異常問題,買鞋不只要看對眼,更要選擇對有益健康的好鞋,讓踏出的每一步都自在輕盈,培養強健行動力。

新零售時代來臨,消費行為跟著改變,超過一甲子的阿瘦皮鞋也跟著智慧升級,藉由參與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結合AIoT布局足部健康照護,現在在全台21縣市超過158家阿瘦門市,導入「動態足壓量測」服務,運用數據幫助消費者先足測、再選鞋,聰明理解消費者的足部健康狀態,再提供最佳建議。

阿瘦皮鞋從傳統產業轉型「足健康顧問」,提供民眾現場測量、分析報告與定期追蹤等服務,累積資料數據也能夠定期提醒客戶,持續關注自身的足部健康狀況。

「我們這套系統,是從社區服務延伸,希望成為健康照護的好鄰居」林群嶺認為科技創新趨勢重新定義了消費的場景,阿瘦實體通路變身體驗館,協助民眾買到最適合的商品,並透過大數據掌握購買行為,除此之外,也能藉由了解客戶的足部需求,串聯上下游開發更多創新的商品來滿足市場需求,提供產業更大的合作效益。

大數據時代來臨,產品與服務創新讓品牌加值,結合科技的智慧服務,能夠一站式滿足民生多元需求,帶來更便利舒適的新消費時代,智慧城鄉計畫持續於全台推動特色智慧應用解決方案,開創各式新型態應用服務商機。


2020.10.14-11.15 「翻轉生活,看見改變」 智慧城鄉照片徵稿票選,邀您一同開啟智慧新生活。




融媒體倡議部
聯合新聞網
經濟部工業局
製作人&文字 文字採訪

網頁設計 網頁製作 議題行銷

監製

陳宏立 蘇于修、張靜慧 廖靜清、陳玉鳳 吳懿雯 吳懿雯 張乃文、陳欣媛 洪郁真 蔡幸怡、董谷音 吳思萍、蕭銘志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