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框青年 大手牽小手 出走舒適圈 打造利他舞台

破框青年
大膽用熱情
和世界交朋友


與國際接軌,已成為台灣青年踴躍參與的日常。根據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統計,從2013年至2017年開始,台灣有134萬以上人次投入青年志工服務,有越來越多台灣青年自告奮勇付出時間、金錢,走出舒適圈,破除自己心中的框架,看見世界,也被世界看見。


新一代的「破框青年」體現了台灣公民社會能量。他們是真正誕生於網路的一代,擁有數位、共享思維,強調自由,重視工作本身的意義,並且善用科技提出新的解決方案。聯合國倡議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時強調,青年力量的投入,是讓世界更美好的關鍵。


本專題從這一群勇敢的破框青年眼中看世界,看他們如何用創新方式,運用現有資源、開發新資源、結盟新夥伴,改善貧富差距、數位落差並增加台灣外交能見度等問題。


聯合國倡議數位包容 注重社會融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8年8月發布《數位包容解決方案和發展數位技能設計指南》。聯合國認為,在數位化的世代,需要更高的數位素養才能有效工作、生活、學習和交流,沒有這些數位技能,人們將在社會中被邊緣化,從數位弱勢變成真正的社會弱勢。


因此「數位包容」是指用來建立一個沒有歧視的資訊社會所推動的政策活動。在這樣的社會中,每個人不會因為教育程度、性別、年齡、種族以及居住地區的不同,而有不同接觸與使用資訊的機會。


國際間,也希望透過建構更具包容性的數位服務,減低數位落差、幫助數位弱勢,並藉由私營公司、非政府組織、國際組織和政府的實際行動,期望改善老年人、貧困人口、低學歷者和女性在數位時代的數位參與權利。


推動國際力 是你我都能盡一份心力的事


而行動裝置遍及全球,超過8成民眾每天使用社群的時間超過2小時,在數位時代下,建立國家品牌、和世界做朋友,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小到做滷肉飯給外國朋友吃,大到幫南歐小國爭取網域,都是民間國際能量的展現。


「到國外生活、到國外做志工」一直是許多年輕人的「待完成夢想」,而上班族則有所謂的「換氧計劃」,隨著國人關注社會議題的比例上升,扶弱濟貧的行動力也跟著提升。


大手牽小手
交大JULLAY志工團:
互助分享時刻最動人

國立交通大學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走進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用陪伴與教育為孩子孵夢,大孩子照顧小孩子,大手牽小手成為當地最美的風景。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拉達克地區,海拔3500公尺,終年塵土飛揚,因地理、民族與文化皆接近西藏,又被稱為「小西藏」。色彩繽紛的經幡、壯麗的山景中,有一所為了讓少數族群貧童受教育而創立的寄宿學校Jamyang School。


上學 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Jamyang School一屆只收25個孩子,校方會搭車直到車子無法再前進的地方,再走路2天到達深山村落,請村落裡的長老推薦貧窮、失親、單親的孩子;有孩子為了上學,由爸爸帶著他徒步走100公里送他上學,沿途越過冰川、露宿在山洞裡,路途艱險,稍有不慎就會失去性命。


交通大學2011年創立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多年來號召82名學生到Jamyang School教導英文、科學、數學、資訊等課程,並募集圖書、再生電腦,弭平數位落差。


「Jullay」為印度拉達克的招呼語,意思是「你好」,交大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帶來多元的文化思考與世界觀,希望這些孩子到Jamyang School接受教育後,能再回到村落中,貢獻所長。



數位環境先天不良 交大志工募集資訊設備


交通大學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志工呂奕廷說,當地風沙很大,看來就像荒漠,衛生環境比台灣稍差,常常洗澡洗到一半停水,開會開到一半停電,晚上他們沒有路燈,只有星光引路。


「Jamyang School的孩子上電腦課時,往往是一大群人圍在1台電腦面前,沒有足夠的電腦讓每個人都操作」交通大學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志工羅安安觀察,除了硬體設備不足,拉達克位於中國、印度邊界,政治敏感,網路被高度管制。


在數位環境的限制之下,交通大學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申請華碩文教基金會的再生電腦,並提供離線教學系統。羅安安說,教導孩子操作這個系統,他們不會受限電力或網路不穩,在志工回國後,他們仍擁有接觸世界的多元資源。


為了確保送出的資源是當地孩童所需,前一團的學生到了當地調查學習資源、訪談老師、了解教材使用狀況,新的一年再針對需求重新準備教案,交通大學印度國際志工Jullay團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潘美玲說,她希望學生提供能力,去分享,去服務,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不是盲目變成一個施捨別人的人。



他們也在幫助我們 互助的時刻最動人


潘美玲說,到了當地,最珍貴的是交大的志工與當地的孩子互助的過程,剛到Jamyang School,志工團成員初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異國領域,再加上當地的資源、生活條件都不好,適應生活其實滿笨拙的,但當地的孩子都會熱情協助。 「我們分享物質資源,而他們也看見我們的不足,可以手心向上主動幫忙,在互助的過程也增長當地孩子的自信心。」


羅安安說,像是上課的時候,有些孩子不太理解教學問卷的語意,當地的大孩子會主動協助翻譯給小孩子,你會感受他們真誠的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你。


深山的孩子想當歌星與法官


呂奕廷說,當地的孩子看到志工團來訪,會熱情的衝過來,跟你握手、擁抱, 並問你的名字,自我介紹,他們會的英文很基本,但他們會努力想要從你跟他之間找出一些共同點。



從2011志工服務至今,當時的小小孩都成為青少年,有些孩子告訴潘美玲想當醫生、法官、歌星,潘美玲感動的說,若不是因為有這個學校,有一種相互陪伴的關係,孩子在那麼偏遠的村落,沒有辦法受教育,有可能做這樣的夢想嗎?


「真正的改變是來自於孩子的內心」潘美玲說,服務學習的精神是大手拉小手,培養學校裡的大孩子獨立,並擁有自信心,大孩子照顧小孩子,大手拉小手,就算志工團離開了,互助的精神仍源遠流長。



成長-坦然面對不在計畫內的挫折


潘美玲說,大學生在一個要成為一個大人,但還沒變為大人的一個狀態,可能自己都需要別人幫忙、協助跟照顧,但參與印度志工團,他們在不斷被課業與服務學習工作的擠壓中,跌跌撞撞發現自己的能力。


潘美玲說,在台灣做事基本上會按著計劃順利進行,但在印度,每天都要面對變化,無法按表操課,學生們最大的挫折在於,在台灣準備好教案,到了當地卻突發狀況而不能執行的時候。


「這就是人生啊,在學校你還沒有真正體會的人生,參加交大志工團其實就告訴你真正的人生是什麼樣子。」


出走舒適圈
郭家佑:
為自己設定「最小解決方案」
準備60分就出發

不要認為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就裹足不前,在數位時代,用創意建立外交暖實力,可以很有效率。


27歲的郭家佑,前年帶著積蓄40萬,獨自飛到歐洲小國科索沃,她用網路倡議,幫科索沃爭取網域「.ks」,透過參與當地的社會議題,一天天真實拚搏以往民眾認為疏離的外交議題。


一年期間,郭家佑曾在街頭大哭、也曾懷疑自己為何而來,最終她成功讓3萬以上的科索沃人認識台灣,也為台灣的外交途徑實驗新的可能,自己也因此「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用想像力與執行力 踏出第一步


長髮、襯衫、牛仔褲,郭家佑走在台北街頭,與時下年輕人沒有兩樣,許多人聽到她獨自飛到科索沃爭取網域、舉辦數位互動展,有人覺得這個女孩很「怪」,有人驚豔於這名纖瘦女孩嶄露的巨大能量。


她特別嗎?郭家佑論述清楚,講話略快,言談中透著堅定,她在高中時,看到科索沃獨立的新聞,發現世界上有另一個國家跟台灣一樣,處於被大國壓迫的處境中,「想去科索沃看看的念頭」在她心中萌芽。



郭家佑台大畢業後,到匈牙利留學,曾環遊巴爾幹半島,並在希臘的難民組織擔任媒體宣傳,回來後在台大的新創中心工作;3年前,郭家佑跟一般上班族一樣,對生活感到困惑,認為大學所學的社會科學、商管與工作沒有連結,工作上的成長有限,讓她不禁自問「每天過著這樣的生活就好嗎?」



「不當觀光客,我想用不一樣的方式去理解科索沃」郭家佑行前評估,科索沃的人口組成只有180萬,就像台灣的一個縣市人口規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緊密,因此網路擴散速度快,適合做數位外交。


她開始存錢,下班當獎金獵人籌措旅費,並寫信給當地的政府機關、公務人員或企業,尋求數位外交突破點。想過失敗嗎?郭家佑說,失敗大不了存款歸零,回來重新開始,錢再賺就有,但時間過了就沒有。


突破自我 數位能力成為破框優勢


帶著單程機票與存款,獨自一人在科索沃的郭家佑,每天跟不同的「陌生網友」見面,在那個快速接觸到很多人的過程中,從小學生、菜市場攤販、路邊街友、到高官,歷經挫折、被騙錢、被算計,在短時間快速成長。


而科索沃獨立10年,陸續獲得逾110國承認其地位,卻因鄰近強國塞爾維亞、俄羅斯打壓,始終進不了聯合國,甚至連專屬網域都拿不到,許多網站目前被歸類在鄰國阿爾巴尼亞的「.al」,因此郭家佑在社群為科索沃爭取網域,號召台灣人支持科索沃數位獨立。


科索沃獨立10周年,她發動在台灣的好友,手舉阿爾巴尼亞語標語「我是台灣人,我支持科索沃有自己的國家網域」的影片,影片在科索沃網路社群引起熱議,許多科索沃人因為這支影片認識台灣,有3萬人以上觀看。



在原地哭有什麼用 她用堅持走出困惑


郭家佑回想,有次,她從科索沃短暫返回台灣募資,內心因為家人進加護病房與策畫展覽的事情心力交瘁,再回到科索沃時,街頭下著大雪,她坐在路邊,看著人來人往不禁想「我為什麼會一個人坐在這裡?我到底要追求什麼?這件事情我以後會不會後悔?」


她沒有讓自己困在難題裡太久,郭家佑告訴自己,「你在原地哭有什麼用,你要去做,才不會在原地困惑。」


她在科索沃的國家博物館舉辦「科索沃的未來10年」數位互動展,號召當地年輕人討論國家未來的發展,並產出數位互動的展覽內容,展期三周內吸引26國民眾參觀、16個國際媒體採訪。


一年的時間,郭家佑用網路社群,搭起台灣與科索沃的友誼,她做數位外交時,不從台灣文化、風景、政治切入,而是結合當地有興趣的社會議題,再置入台灣的角色,在其他國家公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


回台後,郭家佑成立的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希望透過社群行銷,為國家深化關係,她匯集民間對外交有興趣的行銷人才,提升台灣傳播人才的能量與能力,也開始做政策遊說。



「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郭家佑說,以前只想快點把工作做完就下班,不想接觸不一樣的人,從科索沃回來後,她開始對人產生好奇心,「他在社會的角色是什麼?對生命的渴望是什麼?」對社會的感受也變得敏銳,看到的人,是立體的。


郭家佑說,去科索沃前,遇到困難的事情,她會在原地處理情緒,被自己的情緒卡住;從科索沃回來後,她遇到挫折,當下就把處理情緒的時間收到最短,馬上面對,不會逃避。


她建議想走出國際的年輕人,無論是讀書、國際志工、跨國工作,設定最小解決方案,「準備60分就出發,因為你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只要出發,事情會一件件被解決。


郭家佑目前也積極與台灣從事國際工作的12個青年組織串聯,像是在尼泊爾幫助偏鄉貧童復學的「遠山呼喚」、在柬埔寨教兒童攝影的「ZAZA眨眨眼」、結合台灣、太平洋、印度洋的音樂,讓世界聽見台灣的「小島大歌」、搭起台灣與非洲橋梁的華文非洲資訊平台「WowAfrica阿非卡」等,希望青年勇於與世界交朋友的態度,能讓更多人看見。




製作人&文字:吳思萍、林筱穎
影音製作:劉宜峰
視覺設計:劉宜峰
網頁製作:劉宜峰、呂夢淑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蔡嘉棋、王敏霏
監製:董谷音、蔡幸怡、蕭銘志
201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