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貧戶點燈 企業拋磚引玉 點燈的下一步 能源貧戶的嘆息


根據統計,我國電力消費持續增加,而在電力需求年年提高之下,卻有一群民眾無法有效率的使用電力。專家學者認為,若要改善台灣的能源貧窮問題,可從提升能源福利下手,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民眾才會相對有感,既能改善台灣總電力的使用量,也能增加家戶所得的可支配空間。


這幾年,許多企業致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在推動營運成長之餘,也默默回饋台灣這片土地,帶領客戶以及員工,伸出援手幫助躲在角落的弱勢族群。

改用數位帳單 幫助貧戶首部曲


經濟部近期公布能源統計,我國自2013年至2017年各年用電量持續穩定成長,除2015年因景氣趨緩微幅降低,近五年平均每年用電增加1.6%。去年(2017)增至2,614億度電,創歷年新高;其中在住宅用電則增加約0.4個百分點。


依據該資料統計,住宅用電與服務業皆因爲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變動所致,用電尖峰出現在夏季期間,7至9月總電力消費由2015年695億度、增至去年724億度,顯示夏季電力消費逐年遞增。




台新銀行正視到這個社會問題,今年攜手全台首家B型企業DOMI綠然能源,以推動社會公益為出發點,投入關懷能源貧戶的行列。


有別於過往銀行做公益多數透過捐款的橫向方式,台新特別設計一個創新互動平台,號召社會大眾「鬥陣來」為幫助弱勢盡一份心力,提高民眾參與感,藉由轉換數位帳單的機制,發揮聚沙成塔的力量,為能源貧戶全面更換LED節能燈泡。不僅為他們點亮了希望,每月生活開銷更有彈性,有餘裕從事其他消費,另一方面,也減輕整體用電壓力。



「台灣每月至少寄送7,500萬封紙本帳單。」黃天麟指出,包含水、電、金融、電信費統統「有份」,不僅不環保,每月運送過程產生的排碳量約為47.5萬公斤,用掉約1.7億張A4紙張,相當於砍伐2.1萬棵樹,等於每月消失半座大安森林公園。


這兩年台灣雖然積極推廣數位帳單,但目前整體使用率僅約5%,轉換成效不彰。


不畏數位帳單風氣尚未成形,台新銀行在近幾年大力推廣下,信用卡數位帳單比例(電子+行動帳單)超過30%,大幅領先同業。


根據台新調查,隨著持卡人增加,每月信用卡帳單用戶已超過200萬戶,數位帳單用戶數可望連動提升,就可少砍近500棵12公尺高的樹木,不僅落實環境永續的經營理念,幫貧戶換燈的行動計畫也愈來愈清晰。



不等卡友「轉換」 台新率先認養20多戶


2015年起,台北市政府委託DOMI綠然幫助低收入戶換裝節能燈具,大部分家庭在換裝節能燈具後,生活品質很快就產生正向改變。有些家庭省下的電費,已足夠支付4、5坪的房租,此外,孩子也不必窩在便利商店「找光」,終於能回家寫功課。


黃天麟表示,台北市各方面設施都很便利,很難想像許多能源貧窮家庭,每月有大筆的支出是在能源開銷,如果能協助他們更換節能電器設備,例如照明、空調,對生活將會產生實質幫助。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台新銀行內部一群年輕的同仁開始構思,如何把客戶跟社會公益結合在一起,讓台新銀行和廣大的客戶,以及需要幫助的家庭,三者之間成為一個傳遞正能量的平台。


「台新已率先認養超過20多戶的貧戶,並且不設上限。」黃天麟說,這次透過和B型企業DOMI綠然合作,希望讓消費者了解,環保節能就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社會責任,所以在思考轉換的同時,也要想辦法促使客戶動起來。「讓客戶對台灣社會有一些貢獻。」



黃天麟指出,過去銀行推廣數位帳單的方式多為:「如果客戶轉換,就送你小贈品」,僅對單一用戶產生誘因。但現今,融入平台和共享經濟概念,再加上商業經營模式,把銀行廣大客戶串聯在一起,讓台新客戶看到「因為你的轉換,又幫台灣的一個家庭點亮了一盞節能燈具」,藉此提升客戶意願。「與其拿一個小贈品,不如一個舉手之勞。」


黃天麟提到,本次活動設計為每1,000位台新信用卡客戶,成功轉換使用數位帳單,台新銀行就幫助一個能源貧窮家庭更換節能燈具。期待這個議題的推動,讓卡友在轉換當下就能聯想到助人的美意,公司已著手執行為貧戶換燈的計畫拋磚引玉,啟動正向循環。



綠色金融「結果」 社會責任傳香火


台新銀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不遺餘力,除了推動卡友使用數位帳單,同時幫助能源貧戶免費更換LED燈,推動綠色金融也有著墨,不但符合社會共識,也有效降低資金風險。


首先,推動綠色採購,篩選具有環保、省水、節能、綠建材標章的供應商,或是再生、可回收、低汙染等相關產品,將環境友善的採購落實到制度中。另外,台新內湖大樓樓頂也設置太陽能板,同時購買綠電。


投資方面,針對綠能科技、生技或是循環經濟與新農業進行授信,協助節能與再生能源產業在資本市場完成籌資之承銷。


台新銀行不論在綠色金融積極發展,也響應社會公益,推出為能源貧戶換燈計畫,也希望這一把企業社會責任(CSR)火炬,未來熱血得傳遞下去。





製作人、文字:李建葦
視覺設計:劉宜峰
影音製作:蘇士堯
攝影:許正宏
議題行銷:張乃文、陳欣媛、蔡嘉棋
監製:董谷音、蔡幸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