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5.4將讓iPhone可「口罩解鎖」 iPad及Mac連動即將開放

除了公布2022財年第一季財報結果,蘋果同時也針對開發者釋出測試版本的iOS 15.4 beta、iPadOS 15.4 beta與macOS Monterey 12.3 beta更新內容,其中可讓iPhone 12系列之後機種,可在使用者配戴口罩情況下直接透過Face ID以臉部識別解鎖,而去年在WWDC 2021期間公布的「通用控制」 (Universal Control)功能,終於也準備開放Mac及iPad裝置使用。
iPhone 12系列之後機種加入配戴口罩亦可直接以臉部解鎖功能
在此之前,蘋果是透過Apple Watch裝置輔助識別方式,讓使用者能在配戴口罩情況下直接將iPhone解鎖,而在接下來的iOS 15.4版本更新中,則是允許使用者直接在配戴口罩情況下,透過Face ID臉部識別解鎖手機,無需額外配戴Apple Watch。
蘋果解釋,此項功能是透過識別使用者眼部周圍特徵,藉此判斷使用者身分是否相符,因此將無法在使用者配戴太陽眼鏡情況下使用,但配戴一般眼鏡情況下,由於依然可以正常識別眼部周圍特徵,因此不受影響。
不過,蘋果也說明由於僅透過眼部周圍特徵識別身分,因此安全性會比全臉識別情況略低。而目前此項功能將僅限iPhone 12系列之後機種使用,同樣支援Face ID的iPhone 11系列以前機種將無法適用。
「通用控制」終於要對外開放使用
而此次在iPadOS 15.4 beta與macOS Monterey 12.3 beta更新內容中,蘋果終於將去年在WWDC 2021期間介紹的「通用控制」提供使用,讓使用者能透過同一組滑鼠、觸控板及鍵盤,操作登入相同iCloud帳號的iPad與Mac。
此項功能會在裝置更新至iPadOS 15.4 beta及macOS Monterey 12.3 beta以後版本預設啟用,但使用者亦可手動將此項功能關閉。
至於第一次iPad與Mac連接時,將游標移動到裝置螢幕或主畫面邊緣,就會出現連接裝置的提示。不過,如果連接裝置分別為iPad與Mac,一旦超過連接距離,或是裝置進入睡眠狀態,在再次喚醒之後均需要重新建立連結,而裝置連接時所對應位置,則可在Mac中的「系統偏好設定」->「顯示器」項目中調整。
更多新增功能
其他更新項目,還包含加入全新Emoji 14版本表情符號貼圖,其中增加37種表情符號,以及75種膚色選項,另外也將Apple Card Widget正式加入iOS 15.4,讓使用者能直接透過主畫面上的Widget檢視Apple Card額度等資訊,並且針對iPad使用巧控鍵盤情況增加快速調整按鍵亮度。
而在iCloud Keychain功能部分,則加入可讓使用者增加註記,藉此標示記憶帳號密碼是對應哪些網路服務使用,並且增加名為Passkey的網站登錄功能,讓使用者能透過Face ID或Touch ID驗證身分之餘,還可透過所使用的iPhone進行身分識別,同時也讓使用者能自訂iCloud使用郵件信箱名稱。其他更新功能還包含增加支援PlayStation 5的DualSense控制器所搭載自適應扳機按鍵操作,另外亦可將歐盟數位行冠狀病毒疫苗注射證明加入健康及錢包app。
同時,目前更有開發者在iOS 15.4 beta編碼內容發現「Cosmetic Scan」的功能描述,將可讓使用者轉售iPhone,或是購買二手iPhone時,可以透過此項功能確認iPhone使用損壞情況,並且可針對外觀刮痕或碰撞凹痕判斷評估殘餘價值。
另外,針對iPhone 13 Pro以上機種無法順利在部分第三方app啟用120Hz ProMotion畫面更新率表現,在此次iOS 13 15.4 beta更新內容似乎也獲得改善。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 【速報】Netflix為迷因「買不到快篩」道歉 提3承諾改善仍掀網友互戰
▪ 等iPhone14先買「過渡機」 iPhone 13哪款最保值?網友直指這一台
▪ 與病毒共存更愛趴趴走?錯!Google最新數據一次看 台人乖乖「類封城」
▪ 比爾蓋茲自爆是三星手機用戶 不挺自家微軟手機原因曝光
▪ 【周報】一周數位爆報/蘋果iPhone 14「從頭到尾」外洩不停 Netflix直搗快篩之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