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將從2035年起停售燃油乘用車輛及送貨用廂型車 並計畫降低電動車購入與使用門檻

歐盟稍早同意從2035年起,將停止銷售傳統燃油乘用車輛,以及送貨用的廂型車,預計在未來13年內將此類車款的碳排放量降至最低。

而依照協議,從2030年開始銷售的新款乘用車輛,其碳排放量必須比2021年銷售車款減少達55%,而廂型車的碳排放量降低幅度也必須在50%以上,並且將在後續逐年增加碳排放量減少比例。另一方面,歐盟也計畫讓消費者購買、使用零碳排放車輛 (例如純電運作車款)的門檻降低,意味將設法讓此類車款購買價格、充電成本變得更親民。

以目前市場對於電動車等低排碳量車款接受度較低的原因,除了認為動力曲線感受不同、擔心行駛距離不夠遠,或是動力補充不容易,最大問題還是在於購入及使用成本相對較高,因此讓不少人卻步,或是維持觀望態度。

因此如何讓電動車變得更容易讓一般人接受,其實也成為目前許多投入電動車發展的業者重點課題,同時不少政府機構也開始積極擴充充電站等基礎設施,以利2030年之後進一步停售傳統燃油車輛時,可以銜接以電動車使用為主的發展。

至於此次提出從2035年起停售傳統燃油乘用車輛及送貨用廂型車,接下來還必須由歐盟議會及歐盟理事會批准,但從目前歐洲各國計畫停售傳統燃油車輛規劃來看,應該不會遇到太大反對聲浪。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碳排放 歐盟

延伸閱讀

影/唐老大也換電動車了? 《玩命關頭10》加入Dodge與Delorean概念車!

法國政府力挺國產電動車 並優先補助低收家庭購買!

「2款新冠疫苗」恐使月經大出血 歐盟專家示警:應列副作用

Honda壓對寶了! 新一代美規電動車價格比對手更親民

相關新聞

激勵獎金改為「單次發放」Hold現金流!蘋果用3大特點避免裁員

在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均有裁員情況下,蘋果仍持續設法保留必要技術人才,而相關報導指稱蘋果從2022年夏季就持續透過成本控管、提高營運效率等方式降低非必要支出,藉此避免需要透過裁減人員精簡開銷情況。

2022年手遊市場收入三大科技巨擘狂佔64% 鄉民驚曝他們都是「收租仔」

手機遊戲不斷推陳出新,吸引大批玩家追隨,日前外媒揭露三大科技巨擘騰訊、蘋果(Apple)和Google光是(2022年)手遊收入就佔全球64%...

Apple Pay要進北捷了?內部資料曝光 2026年將開放、還有這3種支付方式

長久以來台北捷運支援 Apple Pay 之事一直都是只聞樓梯響的狀態,不過根據 INSIDE 所獲得內部資料,台北捷運已經為 Apple Pay 進行自動收費系統閘門電子主單元的公開招標!

一周數位爆報/百度文心一言對決ChatGPT網狂酸!新Bing會傲嬌生氣氣、沖繩店員看悠遊卡滿頭問號、三星月球圖掀波

沒時間看最新或最有趣的數位新聞嗎?跟上《聯合新聞網》腳步,帶你精選當周數位新聞,還有評分與評語讓你快速了解大小事。其他「一周數位爆報」這裡看。

蘋果頭戴式裝置終於見到「實體」!內部零件圖外洩 傳6月亮相

蘋果(Apple)終於要推出首款AR/VR頭戴式裝置了嗎?根據外媒流出的最新零件圖片顯示,一個疑似可以服貼使用者眼睛形狀的零件,讓人懷疑可能就是頭戴式裝置,引發網友討論。而這個新裝置預計將在6月的WWDC開發者大會亮相。

一周數位爆報/iPhone 14黃色實機被酸「折500」、iPhone 15被閹割是果粉問題?ChatGPT六種神工具曝!FB Messenger聊天整合啦

沒時間看最新或最有趣的數位新聞嗎?跟上《聯合新聞網》腳步,帶你精選當周數位新聞,還有評分與評語讓你快速了解大小事。其他「一周數位爆報」這裡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