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愛改編】利米/既成材,又不成材:《俗女養成記》(下)

(圖/利米提供)
(圖/利米提供)

●專欄「原著愛改編」:利米,駐站原創作家。是個不忠貞的原著黨員,對原作有愛、對改編亦不排斥的女孩。本專欄旨在介紹由原著文本改編的影劇作品,沒有太嚴肅的分析(畢竟我除了不忠貞外,更是不怎麼專業),只有個人心得的分享,期待提供讀者閱聽新視角。每月刊出2篇,敬請期待。

文/利米

  跑跑跑,向前跑,今天就讓我們唱著有年代的老歌,繼續追著同樣有年代感、改編自同名作品的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吧!上一篇,我主要分享了原著的創作理念,至於這篇,則以分析劇集的改編內容為主。(上篇前情提要:【原著愛改編】利米/既成材,又不成材:《俗女養成記》(上)

37、38、39,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一轉眼就要40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動彈不得……(註1)

  上面這段話,是電視劇第一集女主角陳嘉玲參加完前男友的婚宴後,搭乘計程車返家時的車內獨語。透過她的心裡話,觀眾感受著角色此刻的困頓,也隨著這段話,車窗外的夜景跳轉,帶著陳嘉玲和螢幕前的我們,重新抵達了充滿活力、毫無憂慮的童年──而這,正是《俗女養成記》每集的固定結構。藉由「現在-過去-現在」的插敘手法,這位三十九歲的迷惘女人,一次次從她記憶裡的家,找到在生活中前行的力量,最終,定居在與自己和解的地方。

依循原著理念,近乎原創的「現在」

  上篇專欄曾提到,由於《俗女養成記》本身是散文集,此一特點,讓製作團隊擁有極大的發揮空間。在「成長於中藥鋪的台南女孩」的寫實基礎上,編劇讓三十九歲的陳嘉玲,除了原著提及的阿公、與爸媽,額外多出弟弟陳嘉明、男友江顯榮、長大後的童伴蔡永森等人(當然還有無緣的婆婆江太太、不知是愛小三還是更愛疊疊樂的郭老闆,以及一碰到長句就講中文的帥氣歪國仁客戶兼劇情工具人Mark。)

(左起)陳竹昇、吳慷仁與童星吳以涵,吳慷仁也在《俗》劇中友情客串叔叔的角色。(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藉著這些原創角色,編劇依循原著針貶的基調,進一步展現其處理社會現象的企圖心:愛逃避的媽寶男友江顯榮,凸顯了女性的感情與困境;童伴候選人蔡永森,呈現出不同人生軌跡與信念價值的碰撞;永遠的弟弟陳嘉明,則碰觸了親子與同志議題。此外,第八集吳慷仁客串的小叔阿清(引發我迷妹啊啊啊的一集),從小備受父親讚賞、卻也因此深怕家人失望,漸走上投機取巧的歪路,跟長大後的陳嘉玲放在一起剛好成為對照組,也藉著他的簽賭、亂投資和借高利貸,讓觀眾反思:真正的「成材」,意義究竟為何?

脫胎原著片段,微調還原的「過去」

  可即使「現在」的劇情近乎原創,每當陳嘉玲回到「過去」,編劇讓小嘉玲腳下奔跑的,仍是盡可能貼近江鵝熟悉的台南。事實上,前九集電視劇,編劇大致挑選原著一至兩篇文章,貼合著劇情主軸來改編:例如第一集的〈不要嫁惦的〉、第二集〈亮起來的房間〉、第三集〈媽媽的早齋〉、第四集〈只有保存沒有期限〉與〈菜包裡的紅豆〉、第五集〈這會槍殺妳知嘸知〉、第六集〈說國語比較高級〉與〈窗台上的花布簾〉、第七集〈學鋼琴〉、第八集〈午後的一人實驗〉以及第九集〈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

(圖/利米提供)

  儘管改編時不免微調(像是〈亮起來的房間〉從原著的農曆年改成暑假、〈說國語比較高級〉結合總統過世的國喪現象,〈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從單純練歌改成參加歌唱比賽等),整體而言仍可謂尊重原著。此外,編劇亦在場景中不時穿插原著細節,諸如帝爺公的藥單、學校公共電話、阿嬤愛偷吃炸物、孫女推藥油、練習說ㄈㄟ灰翔、練習土風舞場景等,甚至在還原的同時,增添了更鮮活的新意(像是找江鵝來歌唱比賽客串評審之類的(好吧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答案就留給各位看劇時細細品味吧(而每個人的答案也許都不一樣。)

  看到這裡,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整部劇總共十集,怎麼只改編了前九集?因為第十集的「過去」,編劇原創了十八歲陳嘉玲上大學的情節,試圖在第一季故事結束前,回答女主角貫穿整部劇的焦慮:

「我對自己最大的失望,就是讓身旁最親近的人,一次次對我的不成材感到失望。」

理直氣壯地普通,就是一種成材

  話說二十年前,十八歲的台南陳嘉玲,拒絕按照母親的期待填志願,偷偷在最後一刻申請北部的大學。母女兩人的冷戰,直到她離家當天都沒有結束。二十年後,三十九歲的台南陳嘉玲,再次於北上前夕與母親爭執:

妳每次都這樣,妳說的都是對的,沒照妳說的就是我不對,妳到底要怎樣?(註2)

  但其實真正的答案,早已存在於二十年前她離家的凌晨,母親偷偷對著V8錄下的那段話:

其實媽媽也不一定要妳怎樣,……只要妳可以平安健康,這樣就好了。(註3)

  很多時候,人們一想到親人對自己的期許,便好似面對劇裡的那棟,一接近,就怕得要死──然而,就像「鬼屋」只是等待被照料的老屋,親人的期待說到底,往往就是希望我們照顧好自己。

  所謂「成材」,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健康與平安」。

  而當第一季結尾,陳嘉玲放棄台北高薪的工作,順從渴望回到台南,買下惦記許久的鬼屋,並在粉刷時,和童年的自己重新對話,最終,順利地與自己和解:

  親愛的陳嘉玲,妳是什麼時候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妳又是從何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再去討厭妳自己。

  親愛的陳嘉玲,從現在開始、從這裡開始,不要再忘記了。我想要對妳說,對不起,謝謝妳,還有,我愛妳。

  隨著鏡頭拉遠,大小嘉玲的背影慢慢模糊,第一季故事也終將結束。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離開故事後,學會理直氣壯地普通,同時,好好愛著每一刻的平凡。

  當然啦,也別忘了繼續追著第二季,跟劇裡的角色一起,快樂地成為那個既成材又不成材的自己。

註:

  1.電視劇第一集,女主角陳嘉玲的轉場獨白。

  2.電視劇第十集,女主角「現在」的爭執台詞。

  3.電視劇第十集,女主角母親「過去」的真誠告白。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鬼屋 江鵝 阿嬤 婚姻 讀創故事 創,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5.12國際護理師節:期許建立良善的職場氛圍

養兒方知父母心

《挑戰者》影評:完美結合熱血運動與三角虐戀

《特技玩家》影評:火花四射 妙趣橫生的高明動作喜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