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王將相到以民眾為主體:教科書中的臺灣史人物

作者的歷史課堂(圖/作者吳宜蓉提供)
作者的歷史課堂(圖/作者吳宜蓉提供)

文|吳宜蓉(陽明國中歷史科教師) 

圖|吳宜蓉、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作為一個在教學現場打滾十多年的國中歷史老師,國中階段的歷史課安排大概是這樣:七年級小國一學臺灣史、八年級中二生進入中國史,九年級學長姐來到世界史。

通常學生在七年級的歷史課,最能感受到歷史課本的親切。因為那些臺灣史的點點滴滴,從國小的社會課他們就有陸續學習過了。

但其實「臺灣史」進到課本的歷史,真的沒有很久。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底遷臺後,直到1994年以前,我們的歷史課本是完全沒有臺灣史的。在這45年間,中學階段的歷史課本從「本國史」談起,從石器時代談到黃帝堯舜禹湯,緊接著夏商周春秋戰國一路秦漢魏晉南北朝下去⋯⋯就是不會有臺灣。

第一次「認識臺灣」

1994年,教育部公布〈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課程標準〉,基於「認識各族群先民開發臺、澎、金、馬的史實,加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使命感,並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在1997年的9月,我們才終於擁有了第一套進入教學現場的臺灣史教科書。

請相信我,這真的不容易。那一年的7月11日,新黨立委等人與相關團體組成「全國各界反對違憲竄改教科書聯盟」,率領百餘人到教育部門口丟雞蛋抗議,要求重編教科書。

但雞蛋並不能阻止臺灣史成為我們國民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學習的歷史。此後,臺灣史一直都是明訂在課程綱要的學習內容,且不斷隨著社會的轉型、時代的前進而調整。而歷史是一門關於「人與時間」的學科,不同人物在不同時空下所做的決定與行動,是影響歷史發展的關鍵要素。在最元老的這本《認識臺灣(歷史篇)》課本中,臺灣史被分為6個時期,包含課文及附圖說明,共有43個人物登場。

《認識臺灣(歷史篇)》人物表(1997年出版)

認真分析此一名單,我們可發現這是一本標準的「His-story」,只有「他」的歷史,沒有「她」的位置。43名人物中,竟沒有任何一位女性。再者,以族群來看,漢人占了高達88.3%的比例。其中「非漢人者」只有5位:豐臣秀吉、康熙皇帝、馬偕、兒玉源太郎和莫那・魯道。以類型來看,只有馬偕一人在臺灣的活動主要以社會文化為主,進行傳教醫療及教育工作。其他人物在臺灣史的選用通常與政治活動、軍事抗爭相關,反映歷史教科書在政權演變敘述的偏重。

上路之後的臺灣史教科書

又過了23年,臺灣進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時代。相對於《認識臺灣》的初試啼聲,108課綱上路第二年後,作者任教學校選用的2020年第一版的康軒版歷史教科書,又呈現了什麼樣的「歷史」光景?

在這版教科書中,臺灣史被劃分為5個階段,包含課文及附圖說明與課後閱讀所載,共有46位人物登場。

《康軒版社會歷史一上、一下課本》人物表(2020年出版)

新課綱下,重新認識多元臺灣

檢視新課綱教科書下的臺灣史,女性歷史人物依然稀缺,在課文正文中並無登場機會。丁窈窕作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在課本的附圖中出現;蔡阿信則以臺灣第一位女醫生列在課後閱讀的補充資料。

族群部分,新課綱更重視原住民的主體性,在史前文化的大章內,有一節介紹原住民的遷徙與傳說,亦安排獨立的一章介紹「原住民與外來者的接觸」。鄭氏治臺不再獨立成一個時期,而是併入「大航海時代的臺灣」之中,也可看出新一版的教科書特意削弱過去強調漢人政權的色彩。

不過,原住民族在教科書中的呈現仍以群像為主,只有少數人物如莫那・魯道,出現在課文正文。林明勇作為原住民的二二八受難者,出現在附圖說明;樂信・瓦旦則以橫跨日治時期至戰後臺灣,持續爭取部落居民權益的領袖形象,成為課後閱讀的補充文本。

1911年莫那魯道受邀至東京參訪時的畫像。作為理蕃政策的常見手段,日人意欲藉此向原住民頭目展示「文明」與現代化武力,以收震懾效果。(館藏號2015.011.0033)

以類型來看,清帝國時期增加了吳沙、郭錫瑠、張達京、施世榜、曹謹,做為經濟開墾的代表人物。此外,也增加黃春明、王藍、楊青矗等藝文類型的人物。其中楊青矗又有著勞工背景,其作品不僅探討勞工所受到的經濟壓迫,也強調女性工人因性別在工作上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新課綱期待以民眾作為主體,來重新敘寫歷史。從兩個不同年代的教科書人物選用來看,新時代的教科書確實刪去一些官方代表、減少介紹統治者,增加多元的民間代表。在重點人物的介紹上,也一改過去強調忠孝節義、褒貶人物的傳統史觀。以為例,在過去的教科書中,鄭成功是「青年有為,奮發上進,深受唐王器重,賜姓朱⋯⋯後來,鄭芝龍投降清朝,鄭成功在勸阻無效下,自行高舉反清復明的旗幟」。

新課綱的教科書中,鄭成功是不是位上進的有為青年,我們不清楚。只談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持續反清。」連「復明」都省去了。而在課文最後安排的探究活動「從人到神:鄭成功的形象探究」中,利用3段資料,分別從順治皇帝、荷蘭長官揆一、康熙皇帝對鄭成功的描述,讓學生思考探討鄭成功形象在不同時代與不同接觸對象的轉變。

這是一幅以鄭成功為主題的畫像,上方寫著「明賜姓延平郡王鄭成功像」,中央的鄭成功則身著儒服,頭戴帽子,盤腿坐在椅上,呈現出雍容華貴的相貌。(館藏號2011.012.0233.0008)

是的,我們都知道歷史是一門有關「人的學問」。人類有多複雜?問問自己了不了解自己,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難。很多歷史人物我們都難以「蓋棺論定」,總是依照時代的需要,片斷地取用與詮釋。介紹歷史人物讓學生認識很重要,但若能進一步透過多元歷史資料的閱讀和分析,在認識人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歷史思辨的可能,我想,這是我們現場歷史老師更期待能做的事。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50期「過去整理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108課綱 鄭成功 臺史博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大地震下的「破鏡難圓」!3項防震措施有效保護收藏及文物

台灣漫畫從零到一的創作之路!《集合》009魔獸跑錯棚之幕後花絮

除了康乃馨,你知道還有2款傳統的「母親花」嗎?

比劍更古老的中國兵器!考古脈絡看殷墟文物「銅三角援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