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人情世故,是藝術家最大的敵人──從夏目漱石認識日本人情世界的集體困惑

楊照。記者余承翰攝影(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楊照。記者余承翰攝影(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僅用一生最後十多年時光投入小說創作的「國民作家」夏目漱石,如何能夠本本都自我突破、逆行時代?為什麼村上春樹對他畢生欽佩?而漱石文學的破格追求,為後世文壇奠定了哪些劃時代的里程碑?

《理想的生活:談夏目漱石》從明治到令和,橫跨三個世紀,第一套以經典文人為軸,深度導覽百年的重量全書,作家楊照回歸年少原點,融貫逾四十年的學養思索與東西閱歷,帶你從10位經典作家通讀日本文學史、思想史。(編按)

文/楊照

夏目漱石直到一九○四年,三十七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小說《我是貓》,一九一六年,他就去世了,前後真正得以進行小說創作的,不過才十年多一點的時間。如果他不是那麼晚才開始寫作,想必會在日本文學史上留下更多的作品吧!不過換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不是那麼晚才開始寫作,他在日本文學史上會因而有更大的影響力嗎?

夏目漱石|攝於1912年9月13日明治天皇國喪(圖/維基共享)

夏目漱石的小說創作迸發出驚人的能量,十幾年間光是長篇小說,從《我是貓》到《道草》,就完成、出版了十四部之多。更驚人的還在他每一部小說的寫法幾乎都不一樣,也使得我們理解他的作品時,不時會感到困擾──不知道應該如何讀這些風格不一的小說,如何去理解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一位作家和他自己的作品之間不見得有必然、固定的關聯,但是首先,從自我生命經驗來思考,你很難想像小說家在寫作時,他的幾部作品之間是毫無關係的。其次,為了在作品中讀出更多意義來,無可避免地,讀者會好奇作者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進而去連結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和現在正在讀的這本書,彼此之間可能含有的關聯性。

由此一立場來分析,夏目漱石之所以創作出風格不一致的小說,其中一個重要關鍵在於要對抗那個時代排山倒海而來、新捲起的小說潮流。經過了一百年之後,當你去接觸夏目漱石的作品,不得不從文學與藝術的角度去肯定他的小說成就──不隨波逐流、不追隨潮流起舞的精神。

麥田出版社提供

夏目漱石為何嘗試寫下這些風格不一致的小說?因為他不認同當時主流的自然主義小說。他極力擺脫自然主義,要在小說這個領域上另闢一番天地。真正出自於良心,要去摸索、探求存在於主流之外的藝術模式,這當然是一條相對艱難的創作之路。夏目漱石不拘一格,勇於嘗試新式的小說創作,如果不是具備深厚的文學與人生底蘊素養不可能做得到。

書名:《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作者:楊照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01月06日

在夏目漱石所有的實驗小說中,它們之間的共通點是都貫徹了一個主題──那是由小說《草枕》所點破的「人情」與「非人情」之間的糾葛。《草枕》是夏目漱石藝術生命上的重要主軸,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他理想中極簡單又最純粹的「非人情」天地。

《草枕》呈現出一個怎樣的世界?一個由都帶有「非人情」傾向的角色所構成的乾淨世界。小說中的敘述者「我」以藝術家的眼光去觀看現實,試圖找出一個「非人情」的安身立命位置。他所遇到的女性──那美小姐則以生命中奇特的能量,隔絕「人情」的干擾,為自己樹建了雖小卻精巧的「非人情」環境。

在《草枕》中,夏目漱石從藝術的原點出發,一層一層地去探索什麼是「非人情」。《草枕》勾勒出可以讓藝術家毫無來歷地進出的情境,整部小說沒有開頭、沒有結尾,只是剪影刻畫了一段「非人情」的逍遙之旅,展現出夏目漱石的藝術涵養。

作者介紹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擔任麥田「幡」書系策畫人,選書並主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別具代表性之作品。

●本文收錄於/城邦文化所出版之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日本 楊照 藝術家 麥田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提高專注力和生產力!生活各層面實踐「心流」三步驟

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做好5件事為自己的夢想而活

LOG IN 台南/為什麼台南能推動老建築活化?「舊料新生」延續集體記憶

對抗國軍、歷經「被自首」...紀錄紛亂局勢下奮力活著的人們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