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圈公認談判大師 劉必榮:談判時,最難的是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

書名:《劉必榮談判精華課:33年經驗集大成,上過這堂課,視野、思維無限寬廣》
作者:劉必榮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1月1日
書名:《劉必榮談判精華課:33年經驗集大成,上過這堂課,視野、思維無限寬廣》
作者:劉必榮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1月1日

文/劉必榮

談判時,最難的就是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個知名故事,有人向他請教一個問題,他先問對方:「在我回答問題之前,請你先告訴我,你要什麼?」那人答不出來。杜拉克慢慢引導他,連問了幾遍:「你要什麼?」 最後他想通了,說:「我知道了,謝謝。」 然後就告辭了。

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道出了一個最難的問題:我們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避免歧路亡羊

曾經有一家甲公司開了一個副總的缺,負責經營乙公司的產品,於是人資連繫了一家外商獵頭公司,也順利幫他們找到了丙公司的A先生。A在丙公司也是擔任副總,而且丙公司在業界聲望不錯,所以甲公司很希望能夠挖角他。

我學生是那家獵頭公司的主管,剛好負責這個案子,他除了把A介紹給甲公司之外,還想弄清楚A想要的到底是離開丙公司,還是進入甲公司,所以他先試探了一下,告訴A還有另一家公司也有副總的缺,但是待遇比甲公司差一點,他願意試試看嗎?A說好啊。於是我學生確定,連待遇較差的公司他都願意去試試,可見A離開丙公司的動機要大過進入甲公司。

這時甲公司開出了條件,包括薪水、紅利、簽約金,第一年這些數字加起來和A的期待差不多,但是第二年沒有簽約金,雖然紅利有增加,A仍然不高興,覺得太少。我學生跟他解釋,第二年沒有簽約金很正常,本來就是如此。

A說:「要不我們先燜他們一下,如果人資再打給你,就說我出國。看看他們有多急,再來確定我有多少籌碼往下談。」

我學生問A:「萬一半路殺出程咬金來搶這個缺怎麼辦?」

A說:「那就賭賭看囉。」

果然,後來另一家公司的B先生也來搶這個缺。B比較年輕,要的薪水也比較少,更重要的是,他在原公司就是負責乙公司的產品,跳槽到甲公司後可以馬上進入狀況。甲公司的董事長因此對B很感興趣。

我學生得知消息,趕緊跟甲公司的人資打聽,人資說:「我們都還滿喜歡A的,但是上頭好像比較喜歡B。」最後當然A沒有成功,甲公司選擇了B。 獵頭公司的主管後來來上我的課,跟我說了上面的故事,他說:「A就是沒上過課,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本來要的是離開丙公司,談著談著,居然變成了要簽約金,整個迷失了方向。」

我說:「這就是談判過程中的陷阱:歧路亡羊。」我們常常就像在追一頭羊,追著追著,就把羊給追丟了。

談判專家甘迺迪(Gavin Kennedy)也給過下面的例子。一家美國公司將產品賣到瑞典,瑞典代理商以市場艱困為由,頻頻要求美方降價。於是,美國這個產品線的主管親自飛到瑞典調查,卻發現代理商把產品加了八倍價在市場上賣,而且還賣得很好,這樣居然還來要求降價,真是太過分了。

盛怒之下,美國公司打算解除代理商的代理權,但甘迺迪建議先冷靜一下,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甘迺迪指出,代理商加了八倍價還賣得出去,表示它很會賣,它賣得好,美國公司也有利潤,不是嗎?只要有利潤,何必在乎代理商加了幾倍價?美國公司真正反對的是代理商要求降價,所以他建議,下次談續約時,只要若無其事的問一下:「你們那邊的定價策略是什麼?」代理商被這麼一提醒,不曉得美國公司到底還知道多少,原先想提出降價的要求,應該也會收回去了。

如果美國公司因為代理商加價,就一怒解除了代理,新的代理商未必那麼會賣,結果可能雙輸。這又是談著談著就忘記我們真正要的是什麼的例子。

(圖/Unsplash)

注意議題轉換

有時候,不是我們忘了要談什麼,而是在談判過程中,議題在不知不覺中轉換了。

我有個學生是大型連鎖的專案負責人,一次得知一家機車公司因為有新的車款推出,委託公關公司找量販店做異業結合,想在量販店展示新車,找網紅與電視節目主持人一起辦活動招攬顧客。

我學生很有興趣,認為這個活動對雙方都有利,所以主動連絡公關公司,爭取在他們店裡辦活動。除了比較他們和競爭對手的差異之外,更提議將來不只在一家店辦活動,所有連鎖店都可以,一起把餅做大。我學生還提議,他們公司年中剛好有個大型購物節活動,乾脆把機車的促銷活動包進去,宣傳一起做,資源統一調度,豈不比在單一家店辦活動更實惠,也更有效果?為了吸引機車公司辦活動,我學生畫了很大的餅,公關公司聽了也興奮得不得了,決定也不必找別家公司了,就跟他們公司合作。

這樣的活動後來卻發生問題,量販店的購物節活動,比公關公司幫機車公司規畫的活動時間還要早,購物節的宣傳打出去後,活動就沒有辦法取消了。我學生只能催著公關公司和背後金主機車公司在程序上加速配合,不然就趕不上購物節了。本來談判的議題是「機車展示與促銷活動」,後來就變成了「辦好購物節」,期限壓力也跟著轉移到我學生肩膀上,讓量販店在過程中險些陷入被動。 雖然活動最後還是很成功,但這個例子所凸顯的議題轉換現象,卻不能不提高警覺。

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同時追求好幾個目標,但這幾個目標可能相衝突,到頭來,我們勢必要做出取捨。

二○一八年,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但貿易戰在爭什麼,卻也不斷變動。首先,貿易戰當然是貿易赤字所引起,所以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同時要求中國增加對美採購,希望能平衡貿易逆差。

(圖/Unsplash)

另一派官員則指出,貿易逆差事小,美中真正的問題出在不公平競爭。美國企業進到中國,遇到的是國營企業的國家隊,要與之競爭,非常不公平。中國很多政府採購也沒有對美國企業公平開放。所以應該要求中國停止補貼國企,讓美國企業有公平競爭的機會。但是也有人指出,公平競爭之後,美國企業成功到中國投資設廠,但生產的產品最後還是回銷美國,不是又造成貿易逆差嗎?要求中國改變制度,不再補貼國企,停止不公平競爭,與平衡貿易赤字,是兩個相衝突的目標,哪一個比較優先?

還有官員表示,要求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才是重中之重。中國大陸當時為推動「中國製造二○二五」,用各種方式彎道超車,與西方競爭,以合法、非法、灰色地帶等各種利誘或威逼方式取得專利,包括要求到中國投資的外國企業必須做技術轉移,國際上對這樣的做法非常反彈,所以美國在跟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時,應特別要求中國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並承諾會確實執行。尤其美中競爭已經進入科技冷戰時代,守護好美國自身的科技專利,才是當務之急。

於是,到這裡我們看到至少三個貿易談判的標的。二○二○年一月,美中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就是中國承諾增加對美的進口與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至於要求中國取消補貼國企的結構改革問題,則推到第二階段談判再議。

美中貿易戰的議題轉換,漣漪效應會影響很多在中國投資並與美國貿易的企業。當貿易戰的重點是貿易赤字,美國因此對中國進口產品課以重稅的時候,許多企業開始把生產移出中國,造成全球供應鏈的斷裂與重組。當美國要確保關鍵科技與專利掌握在自己手中時,其他用到美國專利的外國企業,國際擴張的布局也因此受到束縛。當美國拜登總統也開始用國家力量補貼企業,發展關鍵技術以抗衡中國的時候,要求中國結構改革,取消所謂國家隊的不公平競爭,可能就不會成為美中貿易談判的重要議題,因為美國現在也在學中國培養國家隊。作為美中貿易戰的旁觀者,我們需要關注談判議題的轉變或談判重點的挪移,也就是盯著「事」,才能做好超前布署。

●本文摘選自《劉必榮談判精華課:33年經驗集大成,上過這堂課,視野、思維無限寬廣》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美國 量販店 圓神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投票免費抽書】Webtoon─席捲全球的條漫文化正在影響整體娛樂產業

從飲食窺見日韓文化:石鍋拌飯與懷石料理隱含哪些雙方民族性的差異?

小孩在學校被欺負!如何化解家長、老師間的誤解與衝突?

出國旅遊前除了打包行李,還可以事先做好哪些準備?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