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崇/學障生需要的「治療」,和你想的不一樣──《學習障礙》推薦序

示意圖非本人(圖/Unsplash)
示意圖非本人(圖/Unsplash)

文/趙文崇(埔里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引發幼童在進入學齡之後,學習低成就的原因很多,「學習障礙」是原因之一。在醫學界稱為「特殊發展性學習障礙」。

在台灣,學習障礙已成為需要特殊教育協助最多的學生。他們的困難,不像兒的困難是「非進行性」的「運動」障礙。腦性麻痺兒的傷害是停留在一個時間點就不再惡化,而嬰幼兒的中樞神經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接受適當的療育,功能會日漸改善。

我們關心學習障礙,因為它是外表看不出來的隱性障礙,卻有著慢性病的本質。孩子的核心困難會轉變:嬰幼兒時期,的發展呈現遲緩的現象;入學後,學習低成就、習得無助的心理高牆逐漸出現;進入職場、成家立業後,心理的障礙則成為社會溝通很難跨過的門檻。臨床上,我們看到有順利脫困成功的正向案例,也看過失敗的,甚至是以悲劇收場的個案。不過,視這些學障生的成長環境而定,他們日後的學習成長與發展成就,仍有無限的可能。很多的遺憾是可以預先避免的,端看學障生本人、家長、學校與社會,怎樣協助學障生建立自己。內心的自我肯定非常重要!

本書作者詳細觀察學障生在課業上的掙扎與心理的困惑,也看到他們和家庭、老師、同學間的互動中,所產生的誤解和對立。這些都會促成日後孩子社會性正向發展的攔阻。

第一章談到一年級的小學生,必須在短期內學兩套以上的視覺語言。中文學習的不友善,包含意符文字和說話語言彼此的不透明,逼得學障生常常看不懂、不會念、不容易記,或寫不好。本章強調,學習障礙是隱性障礙,外表別人看不出來,內心卻自己知道。學障不是殘障,是門檻,是體質。

第二章談到對系統性符號學習的困難,是一輩子的,不是努力就可以痊癒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功不唐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長輩們如此諄諄期許,學障生內心卻不是這樣認為。他們在課業上的成就與投入的努力程度常不相配,事倍功微是常事。

第三章談到了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成績不好,並不是因為他笨,而是教學和評量的管道、所用的工具不適合他。由於成績的低下,學障生常常被同班的同學恥笑,而老師無心的口頭禪「笨蛋」,也常會深深刺傷原已遍體麟傷的學障生。學障生的讀、寫、算能力雖然有異常,但是社會溝通的認知學習是正常且完整的。學障生有榮辱之感,對環境刺激有趨避之能。對於課業學習上的低成就,他們內心的痛苦實在說不出來。

第四、五章談到「適性的教育」不是口號,而是真實的解方。學障生對新事物的學習不是不能好,而是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很多異常行為,是反覆經驗失敗、委屈、挫折所產生的異常回應,因此,正確診斷與後續的行為教導及策略介入很重要。不是父母親知道原因就好,不是有適當的特教安置就好,也不是師長包容體諒就好。重要的是,孩子自己要知道、了解自己不同的學習體質。

書名:《學習障礙──逃不出的學習噩夢》
作者:王意中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7日

第六章,作者觀察到所謂「公平性」的問題。每個孩子本來就是不一樣。有人是狀元才,有人是師傅的料子。會讀書的,他們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不必熬夜就可以有好成績。有些孩子則是師徒制的學習者,從跟隨師父的做法逐漸發揮技巧,有天會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學障生的學習瓶頸在於時間和空間。他們不是學不會,是學得慢。大部分的學障生是做中學,而非學後做;他們是做事的孩子,不是讀書的孩子。因此,在學校的課業上,基本的學習要慢慢來,快不得;學習評量的空間也要有彈性,值得留意。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仍然有效。但我們要思考的是:要治療什麼?要預防什麼?

在學障孩子漫長的生命旅程中,他們所需要的治療是,讓他們明白且接受自己的學習方式與他人不同;預防因對學習體質不同而適應不良,所產生的長期心理障礙。

二○二一年九月十六日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學習障礙──逃不出的學習噩夢》推薦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語言 寶瓶文化 腦性麻痺 復健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為什麼作筆記還是記不起來?記錄學家:做筆記後,要覆誦才會記憶!

如果人生重來,你還想當現在的你嗎?3個幫助你「忠於自我」的關鍵提醒

運用「亮點人設」打造你的獨特!和其他競爭對手成功拉開鑑別度

LOG IN 台南/台南神轎之父王永川 大轎技藝傳承後世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