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黨史專書《衝破黨禁1986》 揭密組黨行動的內幕

書名:《衝破黨禁1986:民進黨創黨關鍵十日紀實》
作者:王曉玟
出版社:圓神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書名:《衝破黨禁1986:民進黨創黨關鍵十日紀實》
作者:王曉玟
出版社:圓神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在驚濤駭浪中,突破黨禁、成立政黨。當時臺灣依然處於戒嚴時期,所有黨外人士都被政府監視與監看,更無集會自由,究竟民進黨是如何在圓山飯店──這個傳說中布滿特務的情報重鎮,宣布創黨?面對創黨後的關鍵十日,當時創黨的關鍵人物,是如何從抱著被抓捕的心理準備而勇敢挺身,轉變為摸著黑暗中的一絲火光邁向民主政治之路?(編按)

文/王曉玟

該怎麼做?什麼時候做?錯一步,就會全盤皆輸的祕密組黨行動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七日那一晚,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召集人,回到臺北市博愛路二百一十七號的臺灣省議員會館。舉步上樓,打開二六三號房門,看到太太楊寶玉和兩個兒子已安穩睡去,心中對家人的愧疚,油然而生。

原本,他和另外一位同期的省議員蘇貞昌共用這間二六三號房。不過,為了明天,游錫堃特地吩咐太太把七歲的大兒子游秉陶和六歲的小兒子游翔,都接上來同住兩晚,一家四口擠在兩張木製的單人床上。明天的事,他沒對太太吐實,只在心中默默思量:「萬一明天國民黨動手抓人,至少,我能和家人說聲再見,避免像許多美麗島事件受刑人,有的被捉去好幾天了,家人還不知道,也不知道去哪裡問人?」

他想起他和一九八六這屆黨外選舉後援會執行祕書陳清泉的對話。

陳清泉原本是《臺灣時報》記者,游錫堃邀他加入黨外運動並協助後援會會務,更重要的是,祕密籌備組黨。一個多月前,游錫堃從位於臺中霧峰的臺灣省議會北返,和陳清泉相約在立法院後面一排低矮房舍之間的自助餐店吃飯。吃著吃著,游錫堃談起組黨,說到有些人不夠積極。

「阿泉,如果國民黨抓人,你怕不怕?」他猛然嚴肅問陳清泉。

「大小尾有分啦,我去關個一、兩年不要緊。」陳清泉回答。

「伊(中國國民黨國家機器)若用動員戡亂時期法令抓人,我看,重的要關六、七年,輕的也大概三年,歹勢喔,我揪你來臺北卻害到你。」游錫堃心情複雜地說。

他怕的是,祕密組黨一事雖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卻對不起家人和朋友。

坐在二六三號房小小的木桌前,游錫堃再度默唸明天擔任大會主席的致詞稿〈期待人民用選票的力量決定共同的命運〉。明天下午,他將站在綠色的會旗前致詞演講,這將是他從政五年來最引人矚目的時刻。讀到「組黨關鍵年」之處,他反而感受不到一絲猶豫或愧疚了。他理解,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躺在床上,游錫堃轉頭凝視小兒子稚幼的臉,捨不得入睡。他覺悟,如果自己也和過去兩次組黨運動一樣失敗了,他將無法陪伴兒子長大。

母親黃秀菊的臉孔浮現,過去以來啟蒙著他的民主前輩的臉孔,也一一飄進腦海:、郭雨新、黃信介、康寧祥……

雷震的啟示

對他與大多數同年齡臺灣人而言,雷震的面貌,原本是不清晰的。

一九六〇年九月四日,尋常的初秋上午。

《自由中國》雜誌社社長雷震忽然聽到警員敲門大喊:「你家失火了!」

雷震匆匆忙忙打開門,數十名國民黨特務一同衝進來,以「涉嫌叛亂」為名將雷震逮捕。他被判刑十年,同時被捕的《自由中國》編輯傅正被判感化教育三年。

這一年,年僅十二歲的游錫堃剛剛從冬山國小畢業,上學時天天聽著「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江山,大陸是我們的國土……」考上宜蘭中學的這個暑假,青少年錫堃照舊牽著牛到宜蘭冬山河邊的土丘上吃草,在田間割豬菜,在家裡掃地挑水,照顧弟妹,與白鷺鷥相伴,渾然不知雷震被捕。

雷震的好友、時任中研院院長的胡適,謄寫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桂源鋪〉,送給雷震,做為雷震在獄中六十五歲生日的賀禮: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當胡適抱病抄錄這首詩時,青少年錫堃只有十三歲。

後來,這成了游錫堃最愛引用的詩。一九八一年春節,游錫堃曾將這首詩印在拜訪名片上,到處散發。

但是,雷震案對他的影響不僅於此。

雷震案是國民黨在臺灣執政後,第一次知識分子的組黨運動。雷震是在選舉之後才組黨,有著菁英思維,卻缺乏群眾基礎,這些因素都導致籌組中的中國民主黨很快被翦除。其中,尤其是「組黨的時機」,給了游錫堃很大的啟示:「千萬不能在選後組黨。因為,一選舉完,國民黨可以以逸待勞,毫無忌憚,一網打盡。」他將雷震案對照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一九八〇年的周清玉旋風與一九八三年的方素敏旋風,分析出:「如果是在選前組黨,被抓的同志,其家屬還可以出來遞補參選。」

2007年當時任職民進黨主席(左)游錫堃夫婦,參加郭雨新百歲冥誕影像展。 記者姜炫煥/攝影(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郭雨新給的臺獨震撼

而對大多數同年齡的臺灣人而言,郭雨新的面貌,就清晰多了。

郭雨新是游錫堃的政治啟蒙者。

雷震被捕後,原本列名中國民主黨的「七常委」中,大部分人選擇離開政壇。吳三連經商辦報,李萬居生病,高玉樹當臺北市長,只有擔任省議員的郭雨新傳承黨外民主運動的香火,成為在野勢力的領導中心。

一九六九年,二十歲的游錫堃第一次面見郭雨新,是在郭雨新臺北農安街的家中。那時,在羅商補校半工半讀的游錫堃,白天種田,晚上讀書,卻也因生來一副「雞婆性」,樂於助人,好為弱勢者出力,在學校被選為班長。儘管他腦子裡的政治思維仍是國民黨教育灌輸的「收復失土,反攻大陸」。

偶然間,村裡一位曾姓婦人請託,因為兒子就讀宜農被留級,希望有機會能補考升級。他天真地想幫忙,就去找時任宜蘭縣議員的賴茂暉。賴茂暉一聽,便說道:「這必須找郭雨新,他是宜蘭農校校友會會長。」寫了張名片,讓游錫堃帶去臺北市找郭雨新。雖然任務未成,但他從此成了長安東路一段四十四號「羅馬賓館」的常客。

羅馬賓館是黨外人士聚會的地方,一九七五年,二十七歲年輕懵懂的游錫堃,在這裡結識了許多仰慕已久的黨外前輩,如黃信介、康寧祥等人,也因此首度接受臺獨思想的震撼。每次聚會結束,郭雨新總會站在門口,向來訪的年輕人一一握手話別,眼神篤定地說:「打拚!為了咱的國家,臺灣!」

在國民黨政權的宣傳教育之下,臺獨是「臺毒」。國民黨的「三合一敵人」論,指的就是「共匪、臺獨、黨外」。但是,游錫堃初次聽見郭雨新特別強調「國家」兩字,好像眼前突然出現一道光,在一團曖昧混沌中,照出理想的輪廓。

老實說,那時候沒人覺得他會從事政治工作,他自覺自己不過是郭雨新眾多追隨者中不起眼的一分子、一個樁腳。但他常充實民主政治知識,也常回宜蘭跟鄉親懇切地訴說自己的抱負,同時也會主動幫黨外人士助選。他自認是黨外的學徒,像個辛勤的插秧者,低著頭,默默把自己種在原本離他十萬八千里的黨外運動圈中。

林義雄和黃信介的勝選洗禮

直到一九七七年,游錫堃二十九歲,他下定決心效法郭雨新,準備參選省議員。

那一年,臺灣發生中壢事件。這是臺灣政治的一個分水嶺,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省市議員選舉遭逢前所未有的失敗,丟掉四席縣長,以及七十七席省議員中的二十一席。而黨外人士經過長期蟄伏,首度當選超過二〇%席次比例,從此,這比例一路盤旋升高。中壢事件也讓臺灣群眾的樣貌,在二二八事件之後,首次變得清楚。

但是,那一回的大選,游錫堃卻落隊了。

選前,他原本已經投入一年多的努力,印名片、發傳單、拜訪郭雨新先前在各鄉鎮的競選團隊負責人,走遍許多大街小巷,並公開宣布參選臺灣省議員,但是後來因為林義雄也宣布參選,於是,黃信介邀宜蘭縣黨外各地要角,找游錫堃協調。

坐在宜蘭市媽祖廟對面的太平洋飯店,游錫堃默默聽著黃信介的勸說:「錫堃兄,你很優秀,只不過義雄兄年紀較長,資歷較深,你就這次讓給義雄兄……錫堃兄,你就趁這個機會好好去讀冊,想做政治,多交一些同學也很重要……」

「報紙上有寫,義雄兄原意是選縣長。如果他繼續走縣長的路,讓我有機會參選,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待……」他回答。

論學歷,他只是致理商專畢業。論經歷,他只是國泰信託一個小小的業務員。相較之下,臺大法律系畢業的林義雄,是郭雨新的辯護律師,和另外一位夙有「黨外大護法」稱號的辯護律師姚嘉文合著《虎落平陽》。黨外陣營公認,喜歡抽著菸斗,說話凜然有威的林義雄,顯然比游錫堃更適合當郭雨新的接班人。

「人家是天頂的一顆星,你有可能嗎?」游錫堃的母親黃秀菊也曾質問他。

在眾人勸說及黨外大局的壓力下,對當選充滿憧憬與自信的游錫堃,不得不退選。

退選那一天下午,游錫堃騎著機車回到童年放牛的山丘,獨自坐著,看著滿山遍野的秋芒在風中飛舞,每一支銀白的秋芒,只能憑著纖細的絨毛盛著稍縱即逝的陽光。

他感到完全的孤獨。

「有種想哭,但哭不出來的感覺。」他記得過去也曾有過這種感受,那是十三歲那年父逝之時。

他幾乎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如何才能實踐他在政治上剛剛萌芽的理想與衝勁?

游錫堃和每個臺灣人一樣,掙扎著要從一個盤根錯節的狹窄縫隙中,鑽出頭來。

1979年12月12日下午美麗島雜誌社,在台北市仁愛路三段該社舉行記者會,說明高雄騷亂事件經過,圖為雜誌發行人黃信介(立者)說明情形。(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美麗島人士組黨挫敗的衝擊

一九七〇年代,許多前輩的薰陶,使游錫堃從鄉里間打抱不平的青少年,成長為一名對國家前途充滿抱負的青年。

其實,也就是整個一九七〇年代,臺灣這個小島惶恐不安地飄蕩在帝國體系邊緣。在國際上,臺灣與中國的國際地位正逐漸逆轉。在國內,中華民國的外交危機,使得國民黨喪失了統治中國的正當性,明明只統治臺、澎、金、馬,卻堅持著大一統中國規模的統治機構與意識型態。

一九七八年12月臺美斷交,黨外領袖康寧祥發表了〈告同胞書〉,以及黨外人士發表的〈黨外人士國是聲明〉,鏗鏘陳述著臺灣未來應由一千七百萬居民共同決定,反對任何強權支配其他國家人民的命運。

游錫堃受著這些浪潮的淘洗。他和黨外開始出現的分支、派系一樣,常常有一種生逢其時的感覺,政治行動主義才正要發光。不論是政治光譜、運動路線,大多數黨外人士都覺得自己擁有使命、欲望和不可辜負這個時代的急迫感。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成為臺灣民主運動傳統的一分子。問題是,該怎麼做?什麼時候做?

錯一步,就會全盤皆輸。他不敢忘記,美麗島事件的挫敗。

一九七九年,《美麗島》雜誌成立,由黃信介擔任發行人,許信良任社長。和康寧祥創辦的知識分子問政雜誌《八十年代》,互別苗頭。

年過三十的游錫堃也成為《美麗島》雜誌社宜蘭分社籌備處主任,分送了數百本《美麗島》雜誌。《美麗島》雜誌創刊號就賣出了七萬本,第四期賣出十四萬本,創下黨外雜誌的紀錄。他們也四處成立分社,以社務委員的名字網羅黨外菁英,蓄積民主運動的力量,使國民黨深感芒刺在背。一場在國際人權日的遊行,國民黨將這些黨外菁英一個個逮捕入獄。其中,他幫忙助選的林義雄,和結識於羅馬賓館的陳菊,都被判刑十二年。

一張張美麗島軍法受審人士的面容,他們以雜誌社為掩護,實則公開組黨的挫敗,都在游錫堃的腦海盤桓不去。

這回,只有十多人知道,明天九月二十八日在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上的突襲組黨。

歷史時刻,隨著夜色降臨,已然逼近。游錫堃知道,這條遙遠坎坷的民主運動之路的盡頭如果有成果,就會在明天。

●本文摘自出版之《衝破黨禁1986:民進黨創黨關鍵十日紀實》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游錫堃 雷震 國民黨 圓神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壓力越大越得分辨它從何而來 避免自己陷入有害健康的循環

台灣每4人就有1人胃食道逆流,醫師點名NG飲食及生活習慣

提高專注力和生產力!生活各層面實踐「心流」三步驟

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做好5件事為自己的夢想而活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