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婚姻有約》藉由3個習慣, 達到個人的成功

書名:《與婚姻有約: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寫給所有人的7大高效溝通法則》 
作者:史蒂芬.柯維(Dr. Stephen R. Covey ) 、 珊德拉.柯維 (Sandra M. Covey)、珍.柯維( Jane P. Covey), 約翰.柯維(Dr. John M.R. Covey)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書名:《與婚姻有約: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寫給所有人的7大高效溝通法則》
作者:史蒂芬.柯維(Dr. Stephen R. Covey ) 、 珊德拉.柯維 (Sandra M. Covey)、珍.柯維( Jane P. Covey), 約翰.柯維(Dr. John M.R. Covey)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史蒂芬.柯維和妻子珊德拉,以及弟弟約翰、弟媳珍,提供他們數十年來的經驗和想法,引導讀者將七個習慣落實在伴侶關係與家庭中,學習從「我」轉變為「我們」。他們更為讀者建構了一個「強大又圓滿的飛行計畫」,藉由實際的方法與練習,讓伴侶們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為自己與家人帶來最大的快樂與成長。(編按)

文/史蒂芬.柯維(Dr. Stephen R. Covey) 、 珊德拉.柯維 (Sandra M. Covey)、珍.柯維(Jane P. Covey), 約翰.柯維(Dr. John M.R. Covey)

史蒂芬.柯維眼中的成長和幸福的關鍵

我在夏威夷進行研究休假期間,曾參觀當地,在書架之間閒逛,隨手拾起一本書,讀到一段令我震撼不已的話:

「刺激與反應之間有一個空間,存在著你選擇如何反應的能力與自由,而這些反應就是成長與幸福與否的關鍵。」

我反覆思考這段話。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與我們的反應之間,有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存在著你選擇如何反應的自由與能力。在這些反應之中,存在著成長與幸福與否的關鍵。這就是七個習慣的基礎。多年後我曾回去找那本書, 因為我想要把功勞歸給這位作者,但是圖書館已經不在了。

在很多情況下,別人可能會傷害你,甚至是故意要這麼做,但誠如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所說:「除非你同意,否則沒有人可以讓你感到卑微低賤。」刺激與反應之間有一個空間,而你就在那裡,完全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反應。在那個空間,你終於能看見自我,你終於能找到自己最深沉的價值觀。如果你能暫時駐足在那個空間好好思考,就可以再度連結上自己的良知、自己對伴侶的愛、自己的人生原則,並以此為依據做出決定。

可惜,大部分的人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心理空間。他們不知道自己有選擇的自由,因此只會以兩種方式做出反應──表現憤怒或者壓抑憤怒,誤以為只要忽視問題,問題就會消失。每個人在壓抑時,都有跡象可明顯看出:嘴唇緊閉、冷漠以對、緊張兮兮。無論是表現或壓抑憤怒,其實都沒有幫助,若困在這兩種選擇之間,你能做什麼?

還有第三種選擇:你可以選擇超越這些情緒。覺得被冒犯,是你的選擇; 沒有人可以讓你覺得被冒犯,只有你自己可以。在那個做決定的空間裡,你有能力選擇不讓自己感覺被冒犯;別人不能讓你感到丟臉,只有你自己可以;你沒辦法控制他人的行為,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專家們都同意:「比起抑制自己的情感或將它們爆發出來,另一個更健康的選擇是轉化這些情感……忠於自己最深沉的價值觀,藉此轉化大部分的恐懼與羞恥,這樣的能力完全操之在自己手中。」

你在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空間裡做出的選擇,會影響你和配偶、伴侶、父母、子女和朋友的關係。

(圖/Unsplash)

別忘了我們有選擇的能力

我們擁有選擇的能力,這是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冷靜思考再選擇下一步)」的基礎概念。你越常根據自然法則的原則做出選擇,空間就會越大,就會擁有越多自由;越是不去行使選擇的能力,或是選擇不要根據正確的原則做出行動,你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直到最後完全沒有空間。動物才是如此,動物沒有選擇的能力,完全是先天的生物基因及後天訓練或制約的產物,因此無法重新翻轉自我。但人類可以,人類能夠察覺自我,進而掌握自己的人生。

自我覺察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特性之一。這是礦物質加上生命加上意識,再加上有辦法去思考自己意識的能力所帶來的結果,這是意識向自身捲起的結果。所以,你有能力重新翻轉自己的人生,重新翻轉自己的歷史,甚至只要適當鍛鍊這個空間、這份自由,你就能夠改寫家族史。你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當下和新的未來,這是人類獨有的能力和天資,是非常特別的禮物。

在處理家庭生活、經營、養育子女的議題時,人們必須明白自己有這個選擇的能力。如果他們能夠開始留意,跳脫自己的思維,就可以檢視自己的思想。他們甚至可以思索自己的感受,這就表示他們跟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不能劃上等號看待,他們可以脫離這些東西,做出選擇。這就是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冷靜思考再選擇下一步)」的基礎。

我的朋友布倫特.巴洛(Brent Barlow)是一位家庭諮商師,他說:「要改善你的婚姻,就去照鏡子。」如果我認為問題出在伴侶身上,這個想法就是問題所在。問題的根源來自我對自己的看法,詩人魯米(Rumi)曾說:「世人不觀看自我,只懂責怪他人。」假如面對一個不理性、不善體人意或令人氣惱的伴侶時,我把自己視為無助的受害者,那麼我就否定了一個簡單的真理:我可以自由選擇面對任何刺激的反應。除非我同意,否則沒有人可以讓我產生任何感覺或者做出任何事情。我可能無法掌控發生在我身上的遭遇,但是我可以決定如何思考、感受或行動。

(圖/Unsplash)

有太多人無法理解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抱怨:「他讓我很生氣。」「她把我氣死了。」別人可以對我不好,但最終還是由我決定要不要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如果我陷入「我很好、伴侶很不好」的模式裡,我就是受到二重選擇思維的影響。如果我把自己看成受害者,我就什麼也不會做,只會成天哀嘆一切不公。我不會相信有第三種選擇的存在。

反之,若我把自己看作真正的自我,知道自己能做出獨立的判斷和選擇, 我就會選擇自己的反應。我可以選擇以友善的言語回應不友善的言語,選擇微笑而不感到冒犯。面對一個因為過了不順遂的一天而脾氣暴躁的伴侶,我可以選擇體諒與關懷,而不抱怨自己的一天有多不順遂,比賽誰比較可憐。

我相信,這個根本原則可以拯救大部分有問題的婚姻。我可以選擇打破埋怨的循環。我帶到關係裡的不只有我的文化,還有我自己。我不單純只是衝突裡的其中一方,而是不斷尋找第三種選擇。

●本文摘自 出版之《與婚姻有約: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寫給所有人的7大高效溝通法則》。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婚姻 圖書館 臺灣商務印書館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人生有些垃圾得留在過去 不喜歡不必假裝,討厭可以大方!

《平路台灣三部曲》思索大航海時代以降,島嶼的身世和命運

老年人為何易成詐騙目標?理解三大「受騙心理」防患未然

讓嘲笑聲成為燃料!阿諾史瓦辛格:追求夢想碰到唱衰你的人,不要相信他們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