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的契約》從英雄漫畫跳脫,圖像小說的起源與導讀

書名:《與神的契約:百年冥誕紀念版》
作者:威爾・埃斯納(Will Eisner)
出版社:大辣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1月8日
書名:《與神的契約:百年冥誕紀念版》
作者:威爾・埃斯納(Will Eisner)
出版社:大辣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1月8日

《與神的契約》比我收藏的任何其他書更能帶我回到漫畫史上一個特定時代:1970年代末期,當時漫畫這個藝術形式我感覺充滿可能性,但是對一般美國民眾卻死氣沉沉──像逝去時代的陳腐糜爛遺跡。我認同埃斯納的書是漫畫可以變怎樣的徵兆。它不是所屬時代的產物,似乎也沒有反抗那個時代。它以自己的連續性存在,耐心地等待其他同類悄悄跟上──後來果然有成千上萬出現在北美洲書店的架上。(編按)

文/史考特・麥克勞德(Scott McCloud)

所有書籍並非生而平等。有些受人喜愛,有些討人厭。有些令我們發笑、哭泣或打瞌睡。有些會啟發、激怒或迷惑我們。有些成為最愛,其中,有些書我們特別珍惜,改變我們、拯救我們,還有最後,我們在私人藏書中賦予最高地位──會翻到爛掉的書。

我正在看的是一本解體又破爛書:威爾・埃斯納的《與神的契約》,還有作者近40年前的簽名。本書1978年出版時,是不起眼的平裝本,後來曾經被拆開、壓平、研讀與掃描許多次,原本堅固的裝訂解體成六塊。這麼多年之後 已經比較像「紙堆」而不是「書」;但我還是會拿來看,即使附近就有較新、較堅韌的版本。

《與神的契約》比我收藏的任何其他書更能帶我回到漫畫史上一個特定時代:1970年代末期,當時漫畫這個藝術形式我感覺充滿可能性,但是對一般美國民眾卻死氣沉沉──像逝去時代的陳腐糜爛遺跡。我認同埃斯納的書是漫畫可以變怎樣的徵兆。它不是所屬時代的產物,似乎也沒有反抗那個時代。它以自己的連續性存在,耐心地等待其他同類悄悄跟上──後來果然有成千上萬出現在北美洲書店的架上。

《與神的契約》|威爾・埃斯納著|大辣出版提供

我在1978年剛滿18歲,是麻州的高中畢業生,成為雪城大學的藝術系新生。當時我已經迷上漫畫許多年,決心把它當成職業。我朋友寇特・布席克(Kurt Busiek,知名漫畫家)在中學時帶我接觸了超級英雄漫畫,促使我決定當個職業漫畫家,但即使當年我也知道漫畫不只是「穿緊身衣的人」。

多虧了一間好圖書館、一家好漫畫店(劍橋的「百萬年野餐」)和見多識 廣的朋友兼導師理查・霍威爾(Richard Howell)、卡洛・卡利許(Carol Kalish),寇特跟我在學習漫畫世界時得以拓展眼界。我們閱讀黃金時代的四 格漫畫、1950年代創新的EC Comics(恐怖、犯罪、黑暗奇幻、科幻類型出版商)、傑克・柯比(Jack Kirby)等等主流大師、1960到1970年代初期的地下漫畫、最早期的另類與獨立漫畫、還有《重金屬》(Heavy Metal)雜誌裡翻譯的當代歐洲漫畫。對我來說,這些發現之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威爾・埃斯納的《閃靈俠》復刻版。

《與神的契約》|威爾・埃斯納著|大辣出版提供

《閃靈俠》是1940年代初期以報紙夾頁方式出版的原型漫畫書,剛好碰上美國漫畫產業誕生,以及剛問世的超人、蝙蝠俠與其他同類。故事主角是個蒙面(不過算不上超人)的英雄,在異國情調又世俗的場景中打擊犯罪。故事很吸引人、好笑,有時甚至深奧,但最重要的,利用了當時美國罕見的令人眼花撩亂的各種創新、複雜圖像、視覺敘事技巧。

身為高中生的我,即使在《閃靈俠》出版將近40年後,也看得出它誇張地遙遙領先那個時代。平行敘述、全頁構圖、玩弄光影、與實體場景整合的巨大 標誌、漫長的啞劇橋段──這個作品簡直是一本展示漫畫所有可能性的示範教科書,回答了關於這個藝術形式大多數畫家根本還沒想到要問的問題。我越研究那些頁面,越發現埃斯納的漫畫敘事方式,是往後數十年間好幾世代漫畫家建構自身冒險所立足的基礎。

那是有網路與快速容易解答之前的時代,我不曉得埃斯納在1950年代初期結束《閃靈俠》連載之後幹什麼去了。原來埃斯納雖然仍相信漫畫在文學與藝術面的前途,產業卻面臨挫折,包括1950年代麥卡錫時代的反漫畫運動,讓某些最創新的作品、公司和畫家退出市場。埃斯納找的避風港是幫陸軍製作漫畫式使用手冊(也是另一種創新,對現代我們製作紀實漫畫的人很重要),但他早年把漫畫當文學形式的夢想被迫擱置了將近30年。地下漫畫的創意爆發來臨時,他終於找到新靈感創作了早年繪畫時他想像過漫畫能夠做到的作品。

埃斯納從未失去漫畫可作為文學與藝術形式的信心,但是《閃靈俠》連載結 束到1978年《與神的契約》誕生的那些年,改變了他的藝術方式:從電影式變劇場式,從遁世變入世,從創新不懈變成耐心反省。他已經成為不同類型 的漫畫家了。《閃靈俠》一向是漫畫潛力的豐富宣言。《與神的契約》給人的印象則是畫家默默假設潛力已經是常識。59歲那年從陸軍退休後,埃斯納目睹了漫畫產業死後重生好幾次,但這個藝術形式絕不投降,他也是。埃斯納很有耐性。

「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一詞不是埃斯納發明的,之前已經普遍出現好幾年了,但他用來形容《與神的契約》時非常貼切。很多美國漫畫文化重 視反芻超級英雄主流或叛逆主流,但這本書不一樣:是根據作者的文化史與 個人經驗,以誠懇、切身、關愛打造的庶民故事合集。「小說」這個字眼擁有的一切正面聯想,似乎都是在為本書量身訂做(即使它其實是四個相關短 篇故事的選集)。

《與神的契約》|威爾・埃斯納著|大辣出版提供

埃斯納在《與神的契約》的視覺敘事風格跟當時書架上的其他漫畫大異其趣。他向來強而有力的線條驚人地熟練,看似粗曠卻很精確,可追溯到海因里希・克雷(Heinrich Kley,19世紀德國畫家),也含有一些埃斯納欣賞的20世紀初期林德・沃德(Lynd Ward)和法蘭茲・馬瑟里(Franz Masereel)版畫小說的風味。風格很卡通,肢體語言和表情的強度上近似歌劇,但也有怪異的敘事轉折和道德曖昧性。城市景觀與室內裝潢製造出強烈的地理感,具有鮮明清晰記憶的權威性;但不知何故,無論引發怎樣的懷舊,位於其核心的人性戲碼感覺很新鮮──至少對我,1978年的18歲讀者是如此。

埃斯納繼續前進,繼續製作新的圖像小說幾十年,同時還有其他人加入。雖然主流公司用賣座超級英雄作品拼湊的再版合集,把這個詞彙廉價化,但是也出現越來越多效法埃斯納的畫家,創作出他們自己原創的單行本。最初幾 年,作品可以填滿一個書架,然後整個書櫃,接著整排書櫃,時至今日,圖像小說區幾乎已是每家大型連鎖書店熟悉的固定成分了。

市場成長有一大半可以歸功於亞特・史匹格曼(Art Spiegelman)、克里斯・威爾(Chris Ware)、瑪珍・薩特拉比(Marjane Satrapi)和艾利森・貝克德(Alison Bechdel)等畫家的巨大成就,他們的書得到了聲望卓著的獎項,成為大學課程教材,甚至改編成一齣百老匯賣座舞台劇。日本漫畫風潮與流行 普級漫畫的成長也頗有幫助。不過,是威爾・埃斯納的鼓聲節奏,自始至終配合著美國圖像小說運動的步伐。

1982年我認識威爾・埃斯納時,他已經65歲了。我剛從雪城大學拿到插畫學 位畢業,不知何故神奇地在洛克斐勒中心的DC漫畫製作部門找到了工作。我才21歲,等不及要開始畫出我自己的職業級漫畫。埃斯納讓我進他家裡檢查我的作品,讓我在紐約市的視覺藝術學校旁聽他的一些課程,隨後的幾年,我的事業站穩腳步,他也歡迎我的家人加入他日益擴張的朋友圈。雖然是年輕人渴望的「祖師級」前輩,威爾從不拘泥禮節。他樂意參與跟年紀小到可以當他孫子的畫家辯論,向同儕老友高談闊論要注意新趨勢的各種可能性。 他在87歲那年過世時,我們都相當震撼地覺得他走得太早了。

不過,他雖有年輕人的好奇心與熱情,給我最難忘的教訓卻是他的耐心。早 年我剛認識埃斯納時,我等不及希望各地的漫畫家都能注意到我們藝術形式 的潛力。明天!──今天!──昨天!埃斯納多次重申相同論點,盡力促成正面的改變,但如果要花一年,十年,甚至幾十年,呃,也無妨。如今,多虧他的榜樣,我也很有耐心。

威爾和我這些年來多次碰面時天南地北無話不談,但我們絕口不提愛麗絲──威爾和妻子安的女兒,年僅十六歲時因為白血病去世。威爾在愛麗絲死後的悲傷與憤怒催生了你即將讀到、並作為同書名的那個故事,但是當時只在筆下表達出來,卻從不說出口。他和安許多年來不公開談到愛麗絲,除了偶爾私下流傳的謠言,我們很多人根本不明真相,直到新世紀開始,老先生終於開口。

我很佩服畫家埃斯納竟然能夠遭遇一個接一個的職業挫折仍不放棄作畫──沒有價值上的回饋,幾十年來仍然相信這個藝術形式的潛力。但我現在自己當父親之後回想,非常敬佩埃斯納這個人,還有威爾與安走過地獄之後如何那樣一起堅持不懈擁抱人生。我認識在許多方面比威爾.埃斯納更樂觀的人,但他的樂觀心態並不容易。它可能在苦難中融解,但它卻凝鑄成更銳利,也同樣持久的東西。

我這篇文章寫於2016年,威爾・埃斯納去世已經十幾年。漫畫的潛力天天以埃斯納40年前創作《與神的契約》時預期的方式展現,但也以他可能難以想像的方式進化。當然了,這本書自己無可避免會遭受任何先驅者的宿命。現在出現的同類作品多到很容易在書海中錯過,它們具備更複雜形式的企圖心、巧妙的對話撰寫、貼近時代的敏感度、完美的反諷、迫切的政治主題。圖像小說年年在繁衍與進化,但仍是從那棵曾為小樹苗的巨樹分支而來,栽種在那片他早已知道很肥沃的土地上。

●本文摘選自《與神的契約:百年冥誕紀念版》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夢想 大辣出版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提高專注力和生產力!生活各層面實踐「心流」三步驟

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做好5件事為自己的夢想而活

LOG IN 台南/為什麼台南能推動老建築活化?「舊料新生」延續集體記憶

對抗國軍、歷經「被自首」...紀錄紛亂局勢下奮力活著的人們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