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抉擇】盧淑芬/懷疑人生個人小組

文/盧淑芬(乖總編,《ELLE》雜誌國際中文版 全媒體總編輯)
前段時間,有個上過我一學期課的學生來找我碰面,她腦筋靈活又可愛認真,一直很有想法,我很喜歡跟她聊天。
「我有個研究所同學,外型、能力都很出色,畢業後如願以償地進入了新聞臺,一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採訪、剪接、做新聞,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樣,薪水只有30K。她告訴我,之所以可以撐下去,那個點就是──坐上新聞主播臺的時刻,即使是爆肝的清晨時段,可是那一個小時讓她很滿足。
「現在,我也終於進到我喜歡的媒體,我研究所畢業,也同樣拿30K的薪水……但我覺得好像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我真的很想要經濟生活獨立。老師,你在媒體待了這麼久(媒體真的不是一個高薪領域),你覺得我該堅持自己的愛好嗎,還是應該轉去比較有可能爭取高薪的領域,還是去鄉下跟我男朋友一起開民宿,過簡單、沒有這麼大壓力的生活?」
坦白說,我真的沒有答案。
年輕的她努力摸索著自己的人生,很痛苦;她痛苦到在臉書上寫「誠徵─懷疑人生的懷疑人生互助小組」,底下有一堆同學朋友也痛苦地回應她,決定參加響應。
看著他們哀號痛苦,真實得很可愛。不是我沒有同理心,而是人生真相確實就是這樣,多數人也都抱著一堆疑問,只是,要放棄還是堅持,怎樣都會有壓力、有挫折的,但若夠喜歡,也許能少感到一點痛苦,也許能努力出一點成果,不然,轉彎也行。
堅持是好事,但若堅持到自己的身心狀況已經不允許,也就不必要了。
而我其實跟她的主播同學很像,在近三十年的工作經歷中,我一直可以找到一個自己的滿足點,然後不停地把它轉換成繼續下去的能量。
至於家庭跟工作的選擇,也是很多人對人生的懷疑點。有個女孩問我:「小乖姊,你自己也是個工作媽媽,看到小孩一直想黏著你,偏偏工作又好忙,得把他們丟下,你會有罪惡感,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嗎?最近,這種壓力一直在我心裡。」
我轉述了女兒幼稚園老師曾安慰過我的話:「謙謙媽媽,不要擔心相處時間多少,相處的品質才是關鍵。」而至於怎樣才算夠,其實我也沒有答案。還好她最近得到了六個月的育嬰假,決心好好補上一直覺得陪孩子陪得不夠的缺憾。
想起前幾天在百貨公司洗手間門口的休息座位區,看到不只一個小小孩對著爸爸哭著找媽媽,甚至聽到其中一位爸爸說:「不哭!就帶你去找媽媽。」但止不住看不到媽媽的焦慮,孩子們還是繼續哭……,看著這些小小孩,我的心情很激動,這就是媽媽在多數小孩心目中的重要性─我知道,我給的應該遠比孩子期待的少。幾分鐘後,上完洗手間出來的小女兒看了他們一眼,驕傲地說:「我現在不會了!」
我突然覺得釋懷了──眼前這個只在關鍵時刻才有媽媽陪伴的小孩,自然而然長成了獨立的樣子。
我不是不會懷疑人生,只是,懷疑人生很花時間,對一直處在時間不夠用狀況下的我,總是選擇先幫自己的生活內容,訂出清楚的優先順序,只要碰到衝突,我就按順序安排選擇,少了很花時間的掙扎跟慌張,事情自然圓滿。
人生真的懷疑不完,就選擇吧;選擇了,就直直前行,人生自然會給你屬於你的答案。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