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居心地‧網路徵文優勝作品】向小花/老式縫紉機

曾經有他在的地方就心安。
眷村的小房只有兩間房,他鋪成榻榻米,蚊帳下姊弟三人依舊睡得香甜;親手蓋的磚造房子,雨太大會漏水,但聽著桶子裡叮叮咚咚的滴水聲,我一樣好眠。打拚半輩子,他終於為家人起了一間三樓透天厝,而那台母親的嫁妝「勝家縫紉機」始終不離不棄。
有記憶開始坐在縫紉機前面的就是爸爸,裙子太長改短、褲頭太大加條鬆緊帶、開學縫學號、車拉鍊……應該是媽媽角色的工作,他一手包辦。問媽媽為何不會?她說:「腳一踩就絞線,車得歪歪的難看,還是妳爸手巧心細,改得比裁縫店還好看。」於是爸爸不只菜煮得比媽媽好吃,連女紅也比媽媽強。
國中一年級的家政課學縫紉機,作業是一條圍裙,我上課在背英文單字無心學習,回家央求爸爸幫我做,那個晚上噠噠噠的針車聲音不絕於耳,早上一條有著美麗荷葉邊的圍裙出現眼前。哇!爸爸真是了得。但家政老師一看,「向小花,老師還沒教荷葉邊,妳怎麼那麼厲害,這條圍裙是妳媽媽幫妳做的吧!拿回去自己重做。」唉喲老爸,畫蛇添足了啦!
針車的聲音恰似成長的軌跡,踩動踏板的雙腳配合右手滾動皮帶,一針一線縫進家的溫度,織成歡聲笑語與賭氣吵架。爸爸說:「過來學呀!再不學我都老花眼無法穿線了,怎麼教妳?」「老爸你眼睛好得不得了,以後再學啦!」那個以後成了永遠的以後,猝不及防噠噠聲停止了。
家少了個人心也去掉半顆,一半的心該如何過活,家何時那麼安靜,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針?」我知道該去哪裡找救贖了。上網查了縫紉教學,每周準時報到絕不缺課,晚上勤加練習,我終於可以隨心所欲、手腳和諧的操作爸爸的縫紉機了,心慢慢被填滿。
妹妹兒子的制服袖子脫線我補,弟弟女兒學生裙帶子太長我改,媽媽菜市場買來一百元的褲子沒口袋無法塞錢放手機,我變出兩個口袋,西施犬妹妹下雨天散步沒寵物雨衣,當然由我一手搞定。
噠噠噠的聲音自家中傳出,熟悉的聲音有如天籟,明白爸爸手作的溫度,日子漸漸滾出美麗的荷葉花邊。
●評審短評:
王蘭芬/小花的爸爸好可愛,居然會用縫紉機,還幫女兒做豪華版圍裙被家政老師識破。她在父親過世後也學會縫紉,懷念與靜心的書寫動人。
廿四個地方媽媽/曾經是爸爸「熱心」多做、反而被老師看穿手腳的荷葉花邊,在小花筆下成了一樁樁充滿溫度的回憶,滾出滿滿洋蔥的父女情。做針線活的畫面形容得活靈活現,想像她踩著縫紉機,也有如踏上一段失去至親後的自癒之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