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注意「馬習二會」中習所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聯合報 高永光/考試院前副院長

「馬習二會」在各方矚目下於4月10日下午登場。各方報導及評論所注意的都是馬英九有沒有提「中華民國」、「一中各表」及「九二共識」,以及馬習雙方都特別強調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同一民族同根同源是砍不掉的血緣關係。

馬的這一趟其實可以稱為「民族之旅」,不論是祭拜黃帝軒轅氏的黃陵、參觀孫中山故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及遊長城吟唱「長城謠」等等,都在強調民族認同及情感。馬的「五度哽咽」(落淚),雖然讓批評者多所譏諷,尤其民進黨的喉舌報因此批馬的「和平之旅」,變成「哭泣之旅」。但不可否認的是,馬的「哽咽落淚」會強化兩岸人民認祖歸宗的民族情感,尤其馬提出的「警語」:兩岸如果發生戰爭,是「中華民族不可承受之重」,「哽咽落淚」對此有合音的效果,才能譜出「馬習二會」的主題曲:「和平」。

當然,台灣媒體注意的是習有沒有提「統一」或「和平統一」,以及台灣最在意的「一國兩制」。令人有點意外的是習居然沒有強調「一國兩制」。但是有一則大陸新華社所發的「習近平」致詞的「全文稿」(2024-04-10 ,18:28:24 新華網手機版的報導),在其中,習提到:「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接著有三點:「第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第二,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第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第四,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華網手機版習致詞全文台媒幾乎沒有報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點內容中,習提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出現,是在2014年大陸中央的「民族工作會議」上,之前大陸提到的都是「民族」而已,2018年修憲還把它寫入憲法。

「中華民族共同體」在大陸,經常用來解釋中華民族是最高層次的民族,也就是說代表「中國」這個單一國家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 ; 但在這個單一民族之下有56個民族(ethnic group)。因此,在大陸的英譯「中華民族」是Chinese nation,而我們平常熟悉的「漢族」,大陸直接譯成Han 。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的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上,第32頁也特別提到「中華民族共同體」,英譯是the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馬習二會」習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提出來,為什麼說值得我們注意呢?過去對兩岸之間的「統一」,學者專家提過很多「模式」,包括「中華聯邦」、「中華邦聯」,更早有德國模式的「分裂國家」說,還有聯合報資深知名報人黃年一貫所提的「大屋頂理論」等等。但所有的提法,大陸擔心的是只要類似「兩國論」或「一中一台」的模式,都不同意。

對於統一模式台灣最介意或不同意的是,具有「吞併」意涵的「一國兩制」(因為等於「港澳模式」)。但在兩岸「真正融合」(包括整合或統一)前的「過渡性模式」是什麼?則礙於台灣害怕「被併吞」,綠營因為主張台獨,當然沒有什麼提法;國民黨則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因為多數民眾主張「維持現狀」,為了選票,兩岸在統一前的「過渡模式」,或兩岸未來會是什麼結果,則不敢明講;大陸因堅持「一中原則」,又不能或不敢違背鄧小平留下的「一國兩制」,國共兩黨才會有「各說各話」的「一中各表」下的「九二共識」(大陸表述一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表述一中是中華民國)。

民進黨從2016年執政以來,認為根本沒有「九二共識」,同時把「九二共識」猛貼標籤成為「賣台」的「一國兩制」。尤其是2019年元旦假日時習提到「一國兩制下的台灣方案」,民進黨更強化論述「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批判國民黨「傾中」,加上香港「反送中」事件,2020總統大選國民黨慘敗。

但是經過民進黨8年執政,6成民眾希望民進黨下台「政黨輪替」,雖然2024年總統大選國民、民進及民眾黨「三腳督」的結果,才使得賴清德以40%的選票當選。但國民和民眾兩黨,因為怕被「抹紅」,對於兩岸未來沒有辦法給民眾一個答案也有關係。選民對於國民黨的「和中」未來會怎樣,民眾黨的「兩岸一家親」到底是什麼,都是「霧煞煞」。

所以這次「馬習二會」習所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真值得在野黨深思。其實,類似「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提法,過去有知名經濟學家鄭竹園的「大中華經濟圈」,以及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港澳陸台的「大中華政治圈」。但前者隨著港澳歸還大陸,變得很不實際;後者政治上引發的問題更複雜,兩者就都很少再被提起。

習主張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一個可以包含陸港澳台所有「民族」及「人民」的一體,筆者認為這個一體是否可以包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的「分立主權」,變成一個可以真正走到兩岸一家及心靈契合的「大屋頂」,國民黨或民眾黨何妨大膽提出這個大屋頂就是「中華共同體」(Chinese Community),應該契合習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也讓台灣年輕人知道,台灣的未來除了「台獨」或「華獨」(永遠維持現狀),還有另一個選擇。

前總統馬英九(左)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在北京會晤。(美聯社)

尤其國民黨,年初大選及立法院開議後,民眾對國民黨它的好感度下降最多,應該是國民黨沒有提出明確的未來國家的目標之故,只是監督執政黨、揭弊還不夠,尤其一味歸咎於沒有年輕化,實屬迷思,不然的話讓年輕的徐巧芯當黨主席,不就起死回生了嗎?應該勇敢地提出「中華共同體」,並加以論述,和賴的「務實台獨」正面對決,才有再次執政的機會。

馬習二會 國民黨 一國兩制 台獨 馬英九 賴清德 習近平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