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覺得不足 李安教會我的重要小事

聯合報 陳昭妤

「We are not good enough.」

永遠覺得不足,永遠不斷學習。李安在這次回台行程中,光是這句話,就說了5次以上。或許有人覺得,他是李安,自然說什麼都是金玉良言,都會被奉為神旨,但我看到的是,若非以這句話為初衷,那今天他也無法成為能用這句話提醒眾人的李安。

有些人,即便總是靜靜觀看、輕聲說話,也能輕易就擄獲眾人目光。李安便是這樣,保有兒時傳統家庭的禮教養成,卻又同時展現掙脫禮教的叛逆,那叛逆,微微細細的,卻滲透在他每一個觀點和語句中,也讓他的溫順,多了讓人願意臣服的魅力。

初看「臥虎藏龍」時,我曾覺得李安就像李慕白,溫和瀟灑,但讀過生平後,又感覺他像俞秀蓮,對生活和宿命有那麼幾分隱忍與包容。直到跟隨著他的創作腳步,才發現他更像是那玉嬌龍,不斷嘗試在現實和理想中做出抉擇,最終執拗地縱身一躍,便掙脫前者遲遲不敢違逆的父權與宿命,也用此在電影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但武林論劍,講得雖是耐得住的性子和穩紮穩打的工夫,與時俱進的套路開發,仍是致勝秘訣。李安花數十年磨劍,對親情、愛情、人性各主題領域駕輕就熟之際,所有能夠嘗試、突破的硬體技術,他也從不錯過。

那一躍,展現的不僅是每回讓人驚喜的故事選擇,更多是技術上的突破。這次的3D影像、4K畫質,每秒120格的拍攝新技術,各家新聞都已談得透徹,但在學習數位技術之餘,固守原點說好故事的初衷仍沒變。今日在講座上,有人問起,怎樣才能讓故事觸動最大化的觀眾群,他靦腆一笑:「先感動自己吧。我就是個普通人,我先感動了,那我想故事也不至於無味到哪。」溫婉卻充滿自信,柔和卻不失鋒利,也在在體現於他的電影裡。

或也就是那分真誠與平實吧,從生活態度流入電影創作。熱愛小眾藝術,卻不躲於象牙塔裡打高空,該有的親情共鳴、豐厚的浪漫情懷,最終皆是扣著「人性」出發。吳念真曾以「通俗是一種功力,絕對自覺的通俗更是一種絕對的功力」讚揚推理天后克莉絲汀,但論自覺性的通俗,李安在故事與轉化影像上也毫不遜色,你無法將他歸類於藝術抑或商業導演,只因他已成功將兩者的界線揉合至盡。

「電影,就是用來讓人走進幻想世界,進而從中為自己失序的現實人生找回條理。」戲院裡,坐著生活背景、挫折經驗皆迥異的男男女女,但當燈關上,銀幕內外激起的卻是一個又一個集體共鳴,如此特質也成了李安創作電影的堅持。

今天,在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談的講座上,主持人要他問童一個問題,他搔了搔頭,便問:「你...為什麼會懂電腦這個東西?」接著自嘲:「這個問題是不是很笨。」如同他笑著引用瑪丹娜的「like a virgin」來定義自己的生活與創作態度,總是對著每個人、每件事的原點感到好奇,永遠用著處子般的思維重新認識每一個眼前所見。

「希望永遠被稱為是學電影的學生吧」。從李安的想望再看回自己,或也更有勇氣從停滯的現況離開,出發尋找新的刺激,「沒有什麼決定會絕對成功或失敗,所有結論都取決於過程。」如同他悶在家中10年等機會,未嘗不曾懷疑過自己的決定,但如今看來,成功抑或失敗,都抹滅不了做出決定的當下,那個當下,決定的不是結果,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格特質,才是影響結果的關鍵要素。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全新技術拍攝,讓人物栩栩如生現於眼前。圖/双喜...
李安總能被捕捉到許多逗趣表情。圖/本報資料照
距離上部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已是4年前的事。圖/20世紀福斯提供
李安總能被捕捉到許多逗趣表情。圖/本報資料照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全新技術拍攝,讓人物栩栩如生現於眼前。圖/双喜...
不論受到多少獎項加持,李安永遠以親和姿態現身。圖/本報資料照

沒有什麼好怕的,即便必須一個人面對、摸索,但只要不停下腳步,終會走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這也是李安以他的電影和個人,所教會我最重要的小事。

陳昭妤

跳躍性思考的生物,只在遇見電影時才能找回思考秩序,喜歡靜靜觀察勝過大聲...

李安 瑪丹娜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