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銀幕到小螢幕 「驚聲尖叫」繼續殺殺殺

聯合報 蘇詠智
圖/擷自<a href=http://www.imdb.com/title...

好萊塢影視業創意枯竭,近年來美國小螢幕又進入黃金年代,不只電影圈內發展陷瓶頸的藝人不介意換換跑道,昔日曾經締造票房佳績的電影強片,也接二連三被改編成影集,「驚聲尖叫」(Scream)電視劇的出現,自然不讓人意外。

當年「驚聲尖叫」甫推出,演員中尚無超級大牌,剛開始票房與湯姆克魯斯的「征服情海」也不能比,然而美國青少年看後有口皆碑,在排行榜Top 10盤踞許久,最後不單成為1990年代的青春恐怖片經典, 還帶動往後幾年類似的年輕影星掛帥恐怖片傾巢而出,一度形成風潮,「是誰搞的鬼」、「下一個就是你」等,都還讓人有印象。

青少年恐怖片在美國影壇向來不虞匱乏,「驚聲尖叫」的特色在於歸納出恐怖片的固定規則、再刻意翻轉這些規則。片中有愛看電影成精的阿宅高喊「恐怖片3大求生法則」,女主角卻連「處男處女多半不易被殺」這第一條就沒通過,結尾還逃出生天。片中的殺手也反問:「為什麼殺人一定要有動機?」不僅打破所有謀殺電影的陳套,觀眾再仔細想想,確實沒理由的殺人比有動機才下手,更讓人猝不及防、不寒而慄。

編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一記高招,是請出曾為超級童星、長大後雖一度沉淪知名度仍比女主角妮芙坎貝爾高得多的茱兒芭莉摩,在電影一開始就出現淪為兇手戲弄殘殺的目標,她在幾分鐘之內從以為接到惡作劇電話,到發現真的被人盯上開始害怕,再奮力掙扎求生,觀眾以為會像之前的恐怖片一樣,知名度高的主角驚險逃過,不料她卻是全片第一個受害者,觀眾在無預警中知道她原只是客串登場,就算是大牌也沒辦法保證最後一定活下來。由於這一段太成功,接下來的續集開場都安排了有知名度的演員來接受殺戮,幾乎變成此系列慣例(電影第4集則拿這點來自我調侃)。

電影版的「驚聲尖叫」系列一直很明顯地在發展情節過程中一邊嘲弄恐怖片的陳腔爛調,再順便對媒體怪象開槍,「拍電影來玩電影」特色鮮明,變成電視劇,還能不能保持同樣的火力?畢竟電視劇與電影,看似相近實則大不相同,電影只要兩小時內高低起伏節奏感得宜,觀眾情緒就可以隨之七上八下,為片中主角捏好幾把冷汗。美國影集一季最起碼13到23集,每一集都要有足夠抓緊觀眾注意力的情節,否則觀眾說棄追就棄追,甚至在一集之中,也要有小高潮,不然廣告時間,觀眾馬上轉到別台。再者每一集都要死一堆人,觀眾也很容易彈性疲乏,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圖/擷自<a href=http://www.imdb.com/title...

至於「驚聲尖叫」招牌特色—評點一堆著名恐怖片及各自的優缺點,在影集版中則要改成拿近年來最引起話題的熱門電視劇開刀,於是我們看到主角們三不五時嘴巴上就會講到「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或者是「醜聞風暴」(Scandal),有時對白也夠犀利,把每一齣戲的特點都精準提及,但就是這些戲的類型皆不同,沒辦法像電影版能夠歸納出恐怖片求生法則那麼過癮。

當初主演「驚聲尖叫」的妮芙坎貝爾與寇特妮考絲,各自都是以電視影集的演出讓人留下最深印象(前者有「五口之家」,後者有「六人行」影集版的年輕俊男美女火候自然還不夠,卻也沒那麼天差地遠。有趣的是,既是「驚聲尖叫」,怎能沒有人在一開場就被殘忍殺害、死於非命?劇組找來客串的是迪士尼頻道「舞動青春」(Shake It Up) 捧出的小美女貝拉索恩,她剛好曾在電影「當我們混在一起」演亞當山德勒看似男人婆的長女,亞當後來和單親媽茱兒芭莉摩從冤家變親家,茱兒自然變成貝拉的後媽,銀幕下則是貝拉接棒茱兒,成為新一代「驚聲尖叫」首位死者。不過影集篇幅長,貝拉的角色在首集開場15分鐘內被謀害後,劇情才揭露她原來是個霸道、拔扈、愛使詭計害人的校園女王,可能與後續一連串命案都有關聯。

影集版的「驚聲尖叫」,在前5集大致採取每集都死人再稍微停一、兩集的速度,既不讓觀眾太快對有人橫死沒有感覺,也不至於令喜歡重口味的觀眾太快感到無聊,故事與電影版相似卻有不少翻轉,再加入21世紀手機、社群網站等快速攻佔大眾生活,試圖做出update,MTV台已宣布要再做第2季,或許還不算太驚天動地的大成功,起碼也小有建樹了。

(★「udn星級評論」專欄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蘇詠智

六年級影視圈萬年小記者,生活中不能不看電影,不能缺少影集,口味不完全主...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