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確診腦癌引發癲癇去世 解剖驚見腦部嚴重萎縮

聯合報 記者潘才鉉/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貓熊「團團」在11月19日因病情惡化採取人道處理,當天完成病理解剖工作,並將採樣組織送驗。近日病理解剖報告出爐,確認「團團」大腦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為一種原發性腦瘤,以致大腦嚴重萎縮,「團團」更是文獻上此類型細胞瘤的首例。

北市動物園今下午舉辦記者會說明「團團」解剖報告,園方表示,報告出爐後12月16日已邀請專家學者共同討論,確認「團團」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這種癌細胞可能生長在中樞神經系統(腦部或脊髓)內的任何位置,「團團」的腦瘤生長在左側大腦並伴隨大面積組織的液化壞死,但此病症好發在人或犬身上;至於「團團」此病症是否為遺傳疾病,還未能有足夠資料可以比對與分辨。

台北市立動物園醫療照管團隊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表示,團團離世後,當天即在動物園進行病理解剖,包括各臟器肉眼變化、器官秤重、照相、採樣、組織病理及微生物檢測。

劉振軒表示,經過影像比對「團團」腦部有明顯液化壞死,並以切片和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判斷後證明,「團團」大腦罹患「星形膠質細胞瘤」;另外「團團」的大腦秤重 260公克,對比體重107公斤的比重412分之1,而正常大貓熊比重是238分1,證明團團大腦細胞已大量破壞,大腦嚴重萎縮。

大貓熊「團團」的離世,對照護牠的保育員、醫護人員及粉絲而言,就像痛失親人般的不捨...
大貓熊「團團」病理解剖報告出爐。圖/北市動物園提供

園方表示,另外,目前文獻上還有一隻成都動物園的14歲雌性大貓熊「科琳」,同為罹患腦瘤的案例,但類型為「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與「團團」所長的腦瘤不同;因此「團團」目前是文獻上第二隻長腦瘤的大貓熊,但卻是「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的首例。

團團 動物園 貓熊 北市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