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行車使用率 先釐清路權

聯合報 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台北市)
交通部近年致力打造台灣成為自行車騎乘聖地,交通部長王國材(中)、觀光署長周永暉(...

交通部長王國材近日從台北松山車站出發,以「兩鐵多元」形式接力完成六天五夜環島自行車路網體檢,接下來會藉由行政院核定近五十八億元為台灣帶來更友善的騎乘環境,打造成世界級的自行車騎乘聖地。

自行車的需求類型可分為觀光、休憩及如通勤通學等,相信交通部未來會進行觀光型的自行車道改善。但如何能擴充為滿足所有需求的運輸型自行車道改善,進而有效促使交通減量、改善交通效率與安全,值得探討。

十年來全台的自行車使用率,從一○一年的五點二%一路下滑到一一一年的三%。台灣因混合車流嚴重加上住商混合,非六都地區大多仍缺乏完整的自行車道,自行車騎乘環境並不安全,要從比較單純的觀光型及休憩型擴充為運輸型十分困難。就連國土管理署目前積極進行的「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也因規畫空間有限而無法將自行車道納入。

要改善自行車交通環境,如已確認自行車必須與行人共用空間,建議交通部應明確定位,並提供設計準則給體育署、國土管理署及各地方政府,避免各自為政及使用者無所適從。定位時還必須考量目前可能會與行人空間共用的其他運具,如電動輔助自行車、一般輪椅及高齡者使用的電動代步車等,應清楚規範各相關運具的路權。完整規範路權後才可確保民眾使用安全,減少運行風險,才可提升使用率。

至於運輸型自行車之供需分析,建議應考量各種情境與相關配套政策預測分析需求,並研擬兼顧效率、安全的自行車道供給方案,建置時應循序漸進,首先篩選條件適合的道路並規畫適合通勤通學的自行車路線甚至路網。交通工程設計應注重各運具使用道路之路權導引區隔防護、交叉路口自行車停等區域,及自行車道網路連貫之規畫設計等。

宣導教育應採行人性化教育方式並與執法互動結合,教育民眾自行車道設計之效率及安全性、自行車路權觀念及騎車風險意識觀念等。最後必須考量研擬自行車車籍管理辦法及執法方式,重點為自行車爭道、亂停、逆向行駛及闖紅燈等違規,常態一致規範自行車的安全使用。

自行車 路權 環島 電動自行車 交通部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