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無用」論 輕忽諾魯斷交衝擊

聯合報 方天賜/前外交官、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新竹市)

諾魯轉向承認對岸,讓我們又少了一個邦交國。但國人對於此類斷交似乎愈來愈無感。更糟的是,社群媒體上還出現不少肯定斷交的謬論,認為跟諾魯這類國家維持邦交其實「無用」,慶幸斷交後還可以省下許多援助經費。這些論述至少可以區分為三大類:

第一種是所謂的「小國無用論」。以諾魯為例,它是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面積僅廿一點三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小的國家,人口僅一萬多人。有些人便認為這些蕞爾島國的國力有限,與我國的交流也不多,斷交與否沒有關係。經濟部便認為,由於雙邊貿易額有限,與諾魯斷交的影響是「微乎其微」。這些說法其實忽略了國家的主權平等原則,並不會因為國土或人口而調降。舉例而言,聯合國會員國在大會中都擁有相同投票權。當我們在說多少國家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並不是將投票國人口或土地加總,而是以多少國家來計算。若是在共識決的國際機制中,小國一樣具有否決的權力。另一方面,若小國無用的邏輯成真,在我們現有邦交國中,吐瓦魯的人口還少於諾魯,梵蒂岡的面積也小於諾魯,難道都可以放棄?事實上,我們若要重返聯合國等國際機制,每一個會員國的支持都很重要。

第二種謬誤是「邦交無用論」。有些政治人物主張,讓邦交國歸零也沒關係,也獲得一些共鳴。從國際法上來看,國家成立的客觀要件包括人民、土地、主權、政府等,是否需要外交承認則有不同爭辯。但從實踐上來看,一旦缺乏外交承認,便會影響到主權的正常行使,就好像被排除在國際社會這個俱樂部之外,不得其門而入。因此,保有邦交國,其實是彰顯具有主權的護身符。一旦邦交國歸零,正是投北京所好,將台灣等同於港澳等地方政府。因為,港澳雖然也可以用自己的身分參與一些國際組織或活動,但沒有建交的主權,也就沒有邦交國。因此,這類言論其實是落入北京的認知戰圈套。

第三種迷思是「中華民國無用論」。這種論述牽涉到國家自我認同問題,主張這些國家是跟「中華民國」斷交,並非跟「台灣」斷交。所以認為堅持「中華民國」國名才是導致斷交的禍源,建議改用「台灣」的名稱去建立新的邦交。這類想法可能過於天真浪漫。事實上,以當前的情勢,我們即便要用台灣名稱去建立非官方代表處都有很大困難,大多數要被迫使用城市名稱「台北」代替。務實而言,台灣的外交困境來自兩岸關係,其他國家是否與你維持邦交並不是因為你的國名所致。

在上述似是而非的認知下,台灣社會對喪失邦交國一事愈來愈掉以輕心。沒有察覺到國際空間的日益緊縮,倒是迷戀於「同屬理念相近國家」這一類的虛無大餅中。

不得不提醒,讓台灣的邦交國歸零,正是對岸最樂於見到的矮化策略。

斷交 邦交國 諾魯

延伸閱讀

留言